?

世界東方花園

2019-04-18 00:44袁榮穗
琴童 2019年3期
關鍵詞:馬來馬來西亞戲劇

袁榮穗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半島國家,其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于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北接泰國,南部與新加坡隔著柔佛海峽;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南接印度尼西亞,文萊國夾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被稱為“世界東方花園”。本期,讓我們一起來探秘這座秘密花園吧!

多樣的馬來西亞舞蹈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其舞蹈和東南亞其他馬來族的舞蹈一樣,具有輕快流暢、婀娜多姿的特點。馬來西亞舞蹈分為4類:分別是宮廷舞蹈、戲劇舞蹈、民間舞蹈和現代馬來舞。

宮廷舞蹈

馬六甲王朝時期是馬來西亞歷史上的繁榮時期。宮廷舞蹈在這一時期得到迅速發展,它在馬來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吸取了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舞蹈藝術的精華而逐漸完善,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宮廷舞蹈藝術家。至今保留下來的有:受泰國宮廷舞影響的阿昔舞;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宮廷舞影響的蠟燭舞;帶著長甲的依奈舞以及佳美蘭朱吉舞等。

如夢如幻的蠟燭舞

蠟燭舞是馬來西亞不可思議,獨特的奇幻表演蕓術。蠟燭舞的舞者手持小燭臺,全身隨著甘美朗的樂音、節奏做優雅擺動,伴隨著蠟燭的微光,觀眾不知不覺進入迷幻情境。

戲劇舞蹈

在宮廷舞蹈發展的同時,戲劇舞蹈也得到了發展。與東南亞許多國家的舞劇相同,它只在戲劇中起增加色彩和調節氣氛的作用,是戲劇藝術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瑪容》《麥娜拉》《麥暮龍》等戲劇中,最精彩的舞蹈大多在戲劇開始時表演,遵守著嚴格的流程。隨著戲劇的發展,它變得越來越短,突出戲劇的開場氣氛。

古老的馬來西亞的戲劇發展過程

馬來古老戲劇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馬來人的原始宗教儀式。公元14世紀,馬來地區開始流傳皮影戲。作為綜合藝術的馬來戲劇產生于19世紀80年代。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馬來戲劇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經歷了邦沙萬劇、初期話劇、現實主義戲劇和當代劇4個發展階段。馬來西亞的戲劇舞蹈集音樂、舞蹈、動作、演唱、說故事等元素于一體,源于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和泰國南部,在20世紀之前僅供國王和貴族欣賞。

民間舞蹈

馬來西亞大多數民間舞蹈來自宗教的祭祀活動和節日里的娛樂活動,也有一部分是由宮廷舞蹈流入民間演變而成,大致可分為3種:

1.祭祀舞。原始馬來人信仰萬物有靈,為了祈禱和祭祀各種神靈而產生了多種祭祀舞。比如為祈祝水稻豐收的哈拉舞、感謝叢林的神靈來到人們的領地的古奴干舞、打獵以前的阿迦波市那舞、捕魚的巴央舞以及班伊人遷移頭蓋骨時跳的娘迦巴拉和尼莽安都舞等。

2.鼓樂團舞蹈。在伊斯蘭教的傳播中,為贊頌真主穆罕默德,建立了鼓樂團,在演奏時要加進舞蹈。比如霹靂州的達布斯舞、吉打州和玻璃市州的哈特拉舞和諾該舞以及丁加奴州的羅達特舞等。

3.社交性的娛樂舞。主要是在節慶或集會時跳。比如薩賓舞、麥伊朗舞、朱吉舞、畢玲舞(即盤子舞)等。

現代馬來舞

為適應現代人民生活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舞蹈。如朱吉舞,是馬來西亞全國性的社交舞蹈,它有基本的舞步,但在非正式場合,每一對舞伴的舞步又可即興變化。經加工后搬上舞臺表演的朱吉舞,則更加規范和優美;另如阿賽舞,其動作緩慢、流暢而端莊;而伊朗舞則是傳統的麥伊朗舞的現代化了的跳法。

馬來西亞的舞蹈情調既歡快熱烈又具有東方舞蹈的細膩含蓄色彩,手臂動作變化多,強調身體造型的曲線美。伴奏以小佳美蘭樂隊和馬來盆鼓為主,也有加上小提琴、風琴等。舞蹈服裝以馬來民族服裝為基礎,增加裝飾性,色彩華麗。

20世紀6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還編創了一些舞劇及代表全國13個州的不同風格的舞蹈。其中較有特色的是反映北部地區吉打州農婦歡快勞動的米魯舞,表現吉蘭丹州男女青年放風箏的瓦鳥布蘭舞,表現南部馬六甲地區男女青年愛情的巴因舞(傘舞)以及表現男子尚武精神的錫拉舞等。

馬來西亞舞蹈非常多樣性且有特色,如果你有機會到馬來西亞去觀光旅游,一定不要忘記欣賞當地的舞蹈哦。

馬來西亞的傳統樂器以印度尼西亞甘美朗為主、乳鑼、銅鼓組、木鐵琴等,阿拉伯的魯特琴、拉巴弦琴,西歐的小提琴也成為馬來家族的一員。

多元的馬來西亞樂器

在馬來山山區的少數民族,有很多就地取材的竹制樂器,笛、笙、口簧、竹弦琴、竹木琴、木鼓及各種弦嗚樂;馬來七弦魯特琴、六弦琴等非常多樣,各有特色;在鼓樂器中有碗鼓、馬來大圓鼓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種來自馬來西亞的傳統樂器—薩佩。

它的長度超過一米,用單根木材雕刻而成,被稱作“東南亞琵琶”。最初的薩佩是一個彈奏相當有限的樂器,后來,它逐漸被運用于舞蹈表演和一些傳統儀式中,有了三弦、五弦的薩佩,彈奏也更豐富。薩佩有令人難以忘懷的音色和神奇的旋律,彈奏它的人一般會穿上有特色的民族服裝,在音樂里與古老的傳統藝術對話。

傳統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后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并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要注意的是,馬來人忌諱摸頭,認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犯和侮辱。

馬來西亞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節日和慶典約有上百個,這些節日反映了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

其中,開齋節是馬來人的春節,是全國最重要的節日。齋月過后的第一天即為開齋節。節日前夕,穆斯林都要進行捐贈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等。同時,在外地的人都紛紛趕回家鄉和親人團聚。開齋節的早晨要進行隆重的儀式,人們互相祝賀,表示把過去的恩恩怨怨全都忘記,一切從頭做起。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豐富的糕點招待來訪的客人。好客的馬來人還特別喜歡其他民族人士前來拜訪,把他們的來訪看作是十分榮幸的事情。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馬來人用餐時習慣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須把手洗干凈。進餐時必須用右手,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應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時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圍坐而食。你記住了嗎?

馬來西亞可以說是一個美食天堂,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干咖喱牛肉、馬來糕點、竹筒飯、沙律啰惹、咖喱雞、印度拋餅、黃姜飯、叻沙、海南雞飯、肉骨茶等。你想嘗嘗嗎?

猜你喜歡
馬來馬來西亞戲劇
有趣的戲劇課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馬來犀鳥 巨大的盔突
戲劇類
英雄不開寶馬來
新馬來西亞十大必買
閨蜜之旅 游走馬來西亞
感受馬來西亞的高效急救
郎騎竹馬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