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點學琴記

2019-04-18 00:44ida
琴童 2019年3期
關鍵詞:彈棉花穆特琴童

ida

點點4歲多的時候,我們帶她去了琴行。小人兒看到小提琴,高興得眼睛都亮了。畢竟,從一歲多開始,我們鼓勵她吃蔬菜時畫的餅就是:“吃蔬菜,長高高,拉小提琴?!?/p>

捧著的幼兒琴,我們一家三口彈跳著回了家。點點興奮地逢人就宣布,我們呢,暢想著網上的那些音樂神童的表現——多乖、多靈巧、多好聽!啊,我們的孩子也要開始學琴了!老公暢想著索菲婭·穆特這種女神,我把目光只放到國內:“我們吶,不要郎朗那么變態地訓練,我們學琴為了陶冶情操,能在親友聚會中演奏就行了!”

上第一節課,點點學會了撥弦?;丶乙院?,雀躍著秀給我們聽?!班脏脏浴蹦钦媸?,不如村口的張木匠彈棉花,我一臉慈愛地微笑,心想:要不是親閨女,真忍不了!

學琴必須練習。很快,我們夫婦的第一次沖突開始了。老公覺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每天不練夠半小時無法掌握音樂的精髓。小提琴只有4根弦,每天從E嘣到G,再從G嘣到E,無聊,點點很快就不樂意了。老公覺得不可退縮,“女不教父之過”,所以買了一個充氣大錘。每當點點不想彈棉花的時候,他就拿著大錘敲黑板,發出巨響。爸爸太猙獰,點點被嚇哭了。我暴跳如雷,我倆干了一仗?!斑_爾文主義”PK “愛與自由”,兩敗俱傷。據說“誰的決定對孩子成長有利”是歐美夫婦吵架理由前三,我感覺我們中國人在這點上與世界同步。

此后,點點練琴的時候,常在“嘣嘣嘣”和“嗚嗚嗚”中度過。老公自小練琴,內行相殘起來分外給力。一會說拿琴姿勢不對,一會說手腕方向不對,一會又說手肘方向不對。幾個月時間,把點點當初對琴的憧憬和熱望毀掉了大半。慢慢地,彈琴之前,點點發明出日漸復雜的啟動程序: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有一次,居然還以5歲的智商,企圖和我討論“宇宙如何誕生”這種宏大命題,總之就是不要練琴。忍無可忍,我也爆發出獅子吼,有一次還把她摁倒打了屁股。打完之后,點點哇哇大哭:“媽媽!我練琴,是為了讓你高興!”我陷入深刻的自我懷疑: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么,我是不是一個變態的虎媽?又關了門吵架。

“我又不是要她成名成家,沒打算把她逼成郎朗!”

“想成郎朗?你想太多了!就是不能花錢搗漿糊!”

最后,我們達成了初步停戰協定:學琴,固然是藝術感的訓練,更是意志力的鍛煉,必須堅持。因為基礎練習沒有太多樂趣可言,必須加強正反饋。一句話,不能過度打擊,必須多表揚。

教子如戲,全憑演技。點點彈棉花,我咬著牙表揚:“好聽!”點點得了鼓勵繼續彈,我繼續咬牙堅持。以前,格萊美獲獎歌手唱得不好我都不稀得聽的,現在呢,一遍遍地聽:“嘣嘣嘣——嘣,嘣!”一邊聽還得一邊鼓掌。我感覺我們母女倆相互攙扶著,在音樂的荊棘之道上曲折前行。

為了跟上課,我開始和點點一起學習五線譜——真沒想到自己奔四了還得學這個!我忍不住跟朋友吐槽。朋友A說:“琴童家哪有消停的,我兒子鋼琴彈到10級,我都修成音樂理論家了?!迸笥袯說:“別看我點現在是學校樂團的,我當初為逼她練,砸過琴!”什么,人人稱羨的琴童是這樣練成的?每一個琴童都是天鵝啊,水面上優雅萬分,水底下父母在狂亂地撲騰……你們早怎么沒告訴我呢?

天可憐見,點點終于可以拉弦了。上了第一課,高高興興地回家,叫齊爹媽坐著,昂首挺胸拉了一句:“GGGG——GG!”然后仰著臉看我。這一句啊,用詩來形容,那真是,“嘔啞嘲哳難為聽”,而且不是一般的難聽,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鞍职?!我拉得好不好?”老公表情復雜地說:“好!”

拉了一年琴,點點終于可以拉一點小調了。在老師的建議下,為了鼓勵點,我也買了一個成人的琴??簇i跑也看了一年,我對自己頗有一點信心?!翱茨憔毜媚莻€困難勁兒,我給你演一個!”我擺好姿勢,一弓鋸下去,“吱——”,比點點拉得還難聽些。我振作精神,又鋸了一道,“嘎——”哎,張木匠·穆特也不容易??!同樣的“嘔啞嘲哳”,同樣的姿勢不對,同樣的節奏不穩,同樣的荒腔走板……孩子,我錯怪你了。自己上陣才知道,學琴這事兒,真不容易!

猜你喜歡
彈棉花穆特琴童
蔣曉棟:海歸碩士“彈棉花”傳統手藝變“文創”
364.4斯穆特加減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減一耳朵
364.4斯穆特加減一耳朵
“彈棉花”的槍架子
石頭湯
東郊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