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新課改下的語文素養

2019-04-19 01:26王永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語感語文課程語文課堂

王永勝

摘 要:新課改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命力。語文老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語文素養,促進學生不斷成長: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作為語文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對于一個人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要不斷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為國家的發展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素養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告訴我們:“語文課程必須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課程的基礎,同時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和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豐富語言積累,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求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等。

新課改已經是大勢所趨,不斷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注入新鮮血液。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命力,也迎來了嶄新的春天。但是對于中小學語文的教學,仍然是在探索中前進。在這場新的教學革命中,如何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語文素養,語文老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促進學生不斷成長。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

習慣的養成,是通過長期的訓練慢慢形成的,而好的習慣,卻會使學生受益終身。作為老師,更是要重視學生各種語文習慣的養成。人格和學習方法都要嚴格要求,從點滴的細節做起。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開端,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沒有被激發出來,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

注重以下習慣的養成:端正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愛學習的意識;規范寫字的習慣;說普通話,注意文明用語;善于動手,勤于動腦的習慣;形成互助學習的習慣;勇于提問的習慣。學生這些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教師也應該為學生做好示范,幫助學生養成習慣。

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熱情,是指人參與活動時熱烈積極主動的態度表現。如何做到讓當代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語文課堂成為了學生生命成長的課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我們學校針對課改,在班級里進行了分組式教學,學生們在一起有交流討論的機會,也可以通過自由學習時間互相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起到指導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我看到了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熱情,真正參與到了語文的課堂中,交流中出現的知識的碰撞,有時候讓我一個老師都感到嘆為觀止,我很高興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我和學生共同成長,而這些也有利于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實現。

三、指導掌握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

讀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識字認字是讀書的基本技能。要教會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動情地去讀書;默讀,可以不動聲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理解文章主旨;速讀,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和略讀的技能。教會學生在讀書時候學會思考,能概括能質疑。課程標準專門規定了課外閱讀量,這是一個很好的進步,如果教師能讓學生確實完成課程標準所規定的閱讀量,那么學生一定會掌握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多讀書,多積累,培養出語感來,這會成為以后的寫作的靈感。

就新課程改革而言,學生要想培養出語感,就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標要求的課外閱讀量,因為在課上也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所以就需要學生充分利用課上課下的時間,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國漢語言文字之美,通過閱讀走進作者,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感情,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書籍帶領我們領略大千世界包羅萬象的精彩。而獲取語感的培養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讀,還要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引導,比如對于名著的推薦,或者文章重要情節重要鍛煉的賞析等,在新課改下,多媒體的應用也很突出,比如樂教樂學app,學生可以邊讀邊寫下讀書筆記,寫下你對作者文字的看法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進步。

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

其實,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是為了能夠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只有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真正的懂得學習。

語文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關系。一方面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熏陶和人文關懷,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形成健全的品格;另一方面,還要給學生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積累。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要不斷積累典范性的語文素材,積淀語感經驗。認識漢字,熟讀課文,學會規范性書寫,能積累記憶方法,學會按順序描寫失誤的方法,學會復習與預習。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而作為語文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對于一個人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要不斷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為國家的發展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周彬著.課堂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3]郭思樂著.國家“十五”規劃重點圖書,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歡
語感語文課程語文課堂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程改革深化中的學校擔當
高中語文課程應該更加貼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