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景名勝區鄉村振興思路與方法探索*
——以青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例

2019-04-22 12:32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城鄉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任思遠
城市建筑空間 2019年3期
關鍵詞:景區規劃社區

文/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城鄉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 任思遠 閻 晶 歷 珂 魏 娟 田 禹

1 項目概況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東南部,是國務院審批的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譽,作為青島市13個重要功能區之一,是中心城區內面積最大的生態斑塊,是城市安全格局的核心生態敏感區,也是青島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旅游經濟增長點(見圖1)。

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景區內社區由僅承擔單一農副產品輸出的城邊村,逐步發展為承接景區服務功能的“城邊景、景中村”,隨著城市空間擴張,演變為目前的“城中景、景中村”,既包括鄉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功能,又承接城市與景區的功能外溢,是景區內重要的服務集散地和旅游資源載體。

本規劃包括位于嶗山風景名勝區二級景區內的7 0個行政村,總面積181.57km2,涉及沙子口、北宅、王哥莊等3個街道的管轄范圍,2018年末總人口為64610人(見圖2)。

圖1 項目區位

圖2 規劃范圍

2 核心問題

分析現狀發現,景區與居民社區存在相互促進與制約的發展關系。社區為景區積聚了深厚的人文底蘊,也占據了大量發展建設空間,目前村莊粗放的發展模式極易破壞環境,景區生態保護與社區擴張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態、產業、空間、風貌等多方面存在發展問題(見圖3)。

圖3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內鄉村現狀

2.1 生態制約限制嚴格,景區保護優先下的社區發展處于被動地位

風景名勝區范圍與自然保護區、省級生態紅線邊界交錯重疊,規劃范圍內超過三分之二的社區涉及景區核心保護區域,北宅街道社區幾乎全處于水源保護區,受多重生態要素制約,景區內部發展空間嚴格受限,社區人口正增長與允許建設量零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加重,敏感脆弱的生態環境被日漸侵蝕,“景中村”夾縫求生存。

2.2 社區產業瓶頸明顯,同質化嚴重,競爭力不足,景村孤立缺乏聯動

因景區、社區管理體制分離,社區產業發展缺乏合理引導與資金支持,業態低端,各街道產業結構趨同,同質化經營造成惡性競爭,缺乏特色產業,現有業態無法滿足景區與城市居民的旅游休閑需求,隨著區域定位和自身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社區亟需借力景區發展,以促進產業模式轉型升級。

2.3 上位規劃保護管控有余,發展引導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社區發展

景區規劃、城鄉規劃、美麗鄉村建設三大規劃體系交叉,現有上位規劃過于強調景區的剛性保護,缺乏對居民社區合理的發展引導,長達10余年的規劃編制過程導致規劃時效性不足,下層規劃長期缺位,規劃與現實情況背離,分級保護“一刀切”的減量調控要求難以實施(核心區人口減少50%,水源保護區人口減少40%),居民社區發展缺乏有效統籌,激化自發性擴張建設,加劇了景村矛盾。

2.4 新型社區建設方興未艾,設施保證不足,人居環境欠佳,有損整體形象

社區環境存在配套基礎設施滯后、交通荷載不足、本土文化流失、風貌雜亂無序等諸多問題,社區建設方興未艾,人居環境欠佳,無法滿足居民現代化生活需求,景區環保壓力大,有損整體形象,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多重容量限制使嶗山景區內鄉村發展面臨獨一無二的特殊性,社區發展何去何從?如何雙向協調景村發展訴求,耦合二者內在發展聯系,實現產、城、人文多方協調共融與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本次規劃的核心任務。

3 總體規劃構思

3.1 規劃思路

堅持政策、區域、市場三大導向,在綠色發展前提下,規劃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通過“內調產業、外顯特色”,因地施策為社區居民制定個性化產業發展路徑,以發展促保護,景區建設與民生改善雙管齊下,探索適合嶗山風景區的社區發展之道, 實現景村互惠互利、聯動發展的共同目標。

3.2 規劃目標

打造具有“嶗山氣質”的美麗鄉村新典范,實現“生態環境美、基礎設施好、文化韻味足、產業后勁強、百姓生活富、機制保障優”,爭創國家級省域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區。

4 “保護-發展-保障”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戰略

4.1 生態保護:生態分區,科學引導,景村兼顧,引領綠色發展新路徑

4.1.1 構建系統、科學的綠色生態安全格局,計算人口容量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平臺(GIS),規劃選取與區域內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的水域徑流、林地、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土地利用類型等影響因子,疊加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灘涂、湖泊、濕地、陡坡、公益林等生態管控區劃,利用上述影響因子,選取高、中、低3級評定指數,綜合分析區域環境敏感度,以進行用地建設適宜性評價(見圖4,5)。區域內適宜建設用地面積為128.7hm2,較適宜建設用地面積為856.9hm2,同時將不適宜建設區(生態高敏感區域)連片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環境保護與發展建設的剛性約束與發展底線,最終將適宜建設用地與水資源總量作為區域生態承載力上限,通過“以地定人、以水定人”,科學計算區域人口容量為5.5萬人,需向外疏解0.9萬人。

圖4 生態承載力限制下的人口容量研究技術路線

圖5 用地建設適宜性評價

4.1.2 進一步細化、量化規??刂浦笜?/p>

規劃范圍內農村居民點眾多,區位、規模、特色、設施、產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上位規劃的“一刀切”減量缺乏與社區發展的關聯,且減量規模過大,可操作性差。結合各社區的實際發展需求,規劃基于AHP層次分析法,定性與定量結合,科學系統地對農村居民點進行發展條件評價。

參考影響農村居民點發展的主要因素,選取居民點用地條件、區位條件、社區規模、公共服務設施、旅游資源5個一級指標及18個二級指標,對70個社區的每項指標進行賦值權重,數值越高發展條件越好,經過標準化處理與修正,最終得到區域各社區的綜合得分。根據得分結果,優先減量存在生態安全隱患、發展動能不足的社區,建設具有良好建設條件與發展基礎的社區。在此評分標準下,結合生態保護紅線與居民滿意度問卷,將居民社區調控類型劃分為搬遷改造型、嚴格控制型、生態恢復型、控制引導性、聚居發展型5種,將超載人口作為近期調控目標,上位規劃要求作為遠期減量任務,進一步細化落實到每個社區。

從發展建設角度,將村莊分為特色發展型、示范引領型、改造提升型:①特色發展型 以村莊核心資源為導向,選取位于景區門戶、節點等重要區位且能代表特色的社區,作為未來建設重點,自創引擎發展鄉村旅游,打造景區旅游新極核;②示范引領型 作為各社區組團的中心村,是社區的服務節點,為周邊村莊提供全面配套保障,也為景區提供補充;③改造提升型 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發展方向,突出鄉土風情,整體維持自然、鄉土的風貌特色(見表1)。

4.1.3 建立科學的居民調控路徑,劃定剛性的社區建設管控邊界

在滿足生態保護與減量要求的前提下,構建“減、控、調、優”調控路徑:①“減” 基于居民點用地適宜性綜合評價,與生態紅線沖突的居民點應優先減量,搬遷位于紅線以內的社區,并修復其生態;②“控” 對生態紅線以外的社區嚴格進行總量控制,劃定村莊增長邊界,不允許新的用地和人口增長;③“調” 在滿足生態紅線要求基礎上,基于上位規劃人口的調控分區(核心景區、二級景區、水源保護區),對居民點綜合評分進行排序,篩選各分區綜合條件成熟的居民點,細化減量調控指標,作為近期調控目標;④“優” 在近期分類調控基礎上,結合人口超載量,對居民點人口與用地進行優化減量,作為遠期調控目標,通過近遠期調控結合,“以疏代堵”,滾動式更新,積極推動人口與土地流轉,為村莊與景區謀求發展空間,實現景區保護和村莊發展平衡。

4.2 綠色發展:全域統籌,景村一體,產旅互融,構建綠色發展新體系

依據3種發展類型,統籌景區發展需求,圍繞產業、文化、風貌、設施建設等對社區發展進行科學引導。

4.2.1 社區產業:協同聯動、景村共榮

以區域產業結構協同為目標,引導景區、社區產業聯動發展,依托三大產業發展策略,構建景村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精準定位各社區的產業發展方向。

1)三區聯動、差異定位 結合區域資源優勢,連片發展資源相似社區,打造“山、海、田”產業格局,實現“山水+、農業+、旅游+”多元產業融合,形成濱海休閑區、田園健康區、山水體驗區三大特色產業片區。

2)七產融合、統籌發展 以農業為本底,以旅游為導向,滿足多元化、多層次、復合型的旅游需求,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和發展;挖掘一產資源,延長產業鏈條,作為旅游發展的基礎,引導傳統農業向高附加值的精致一產、休閑一產、旅游一產轉型,形成以一產為本底的可持續產業鏈;調整二產產業結構,植入有市場潛力的新型二產,為片區產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以提高產業效益;塑造三產產業品牌,提升品質,創新業態,豐富產業結構,構建一個完善的業態聚集形式和載體;拓展六產產業維度,開啟“第六產業+互聯網經濟”的創新發展模式;植入互聯經濟,拓展產業維度,推進互聯網與農業、旅游整體形成“一二三產+互聯網”的社區發展體系。

表1 村莊發展建設分類

3)因勢利導、分類提升 在滿足三大分區定位前提下,遵循七產融合發展要求,針對不同發展類型的社區,提出產業分類引導重點。通過對特色發展型鄉村旅游產業進行升級改造,提出差異化的主題功能定位,合理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為社區植入造血功能,扭轉社區過度依賴景區的發展現狀,使區域由單一核心向“1+N”多核心產業空間結構轉變,以點帶面,引領全域產業升級(見圖6)。

4.2.2 社區文化:傳承記憶、創新活力

秉承“傳承+創新”的設計理念與手法,規劃對歷史沿革、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資源進行梳理,加大對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力度,引入系統化、產業化、體驗化、視覺化、創意化的創新理念,形成“有歷史、有鄉愁、有創新”的文化發展格局,展現嶗山文化積淀與時代文化活力。結合3種社區發展類型提出分類提升策略:①改造提升型 注重鄉土文化傳承;②示范引領型 重點凸顯新時代農村社區文化風尚;③特色發展型 融合創新要素并通過文化活化,展現嶗山獨特的文化內涵,讓社區成為新舊文化融合、古今記憶傳承的載體及“展現嶗山氣質、感懷青島鄉愁”的形象界面。

4.2.3 社區風貌:分類改善、彰顯特色

針對不同發展類型的社區,提出“潔凈美、和諧美、特色美”3步走的分類建設標準,優先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再逐步對公共建筑與景觀空間進行品質提升,形成特色社區風貌。提升過程充分結合嶗山區鄉村特有的山地、平原、濱海等鄉土特色風貌,順應山形地勢形成“山海相融、群島相依”的濱海鄉村特色風貌,圍繞“村、路、山、水、田”,運用本土化的材料與色彩,延續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整體風貌,積極培育地域文化鮮明、宜居宜業的美麗村居建設示范村。

1)建筑風貌 針對民居、公建、商業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制定分類提升引導策略,改善村民居住條件,滿足全新的產業業態功能需求(見圖7)。

圖6 由單一核心向多核心產業空間結構轉變

圖7 民居、公共建筑及商業建筑改造效果

2)景觀風貌 對社區整體環境、道路廣場、綠化水系及重要節點空間提出具體整治提升措施,全面改善人居環境。

3)鄉村風貌 結合功能定位,打造“一村一景”的特色主題景觀,營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高品質鄉村風貌(見圖8)。

4.2.4 基礎設施:共享共建、高效集約

連通區域性交通廊道,構建完整的綠道慢行系統,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加強社區對外交通聯系及與景區的互動;針對現有道路增加服務設施和形象標識,提升道路兩側景觀品質,結合特色發展型社區策劃多條特色游線,構建多元游覽體驗;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創新融入海綿城市、清潔能源利用等理念,實現設施的共建共享、高效利用,從民生出發,加強保護景區環境,為美麗鄉村建設保駕護航,讓社區成為風景區重要的服務驛站。

1)特色發展型社區 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位于核心風景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交界,毗鄰景區旅游專用路,處于大河東游客服務中心和流清檢查站之間,地理位置優越,是南線進入景區門戶的第1站,社區產業方向與景區發展有著緊密聯系。規劃以“仙居嶗山,古韻墨窯”為主題,立足當地文化,挖掘生態、空間、產業及文化特色,從“景觀提升”“完善業態”入手,促進社區產業向旅游職能型轉換。一方面融入海洋、墨窯、石匠、茶、漁等文化元素,突出社區原生魅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與“仙居嶗山”風格相協調的美麗鄉村景觀(見圖9);另一方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引領性酒店帶動整個社區產業發展,結合區域的特色農產品,適當引入果醬、花果茶制作、香薰SPA等新興體驗項目,在全域旅游系統下,豐富景區旅游業態,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打造精品、高端的山居旅游度假示范村(見圖10)。

圖8 入口、廣場及濱水空間景觀效果

圖9 東麥窯社區的特色空間分布

圖10 東麥窯社區建設效果

2)示范引領型社區 沙子口街道周哥莊社區位于濱海公路S293兩側,靠近城區與海信創智谷產業園,有良好的配套基礎設施。未來應優先配備公共服務資源,產業方向以景區、社區配套服務為主,承接城市產業功能外溢;以“和諧美”風貌為目標,滿足經濟性和實用性,統一建筑風格,打造特色商業街,提升公共景觀空間,展現新時代農村社區風貌。

3)改造提升型社區 北宅街道五龍村社區位于山區,產業與配套設施相對薄弱。規劃堅持以原有農業為產業發展方向,做優“嶗山茶葉”特色品牌,同時依山就勢發展生態觀光、茶葉制作等體驗業態,借力景區,引導游客分流;以“潔凈美”為風貌標準,優先對舊房、危房進行修繕提升,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完善基礎設施,整治村容村貌,綠化、美化生活空間。

4.3 政策保障:明確權責,精細管理,長效智慧,創新綠色發展新機制

1)創新管理體制,通過構建公共政策框架、明確管理職責,建立“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全面保障美麗鄉村建設,使嶗山區的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精細化、標準化、常態化。

2)針對居民點調控等核心問題,提出科學的實施路徑,細化工作行動,多部門協同,確保建設順利開展;同時制定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包括1份穩定收入、1個好的配套設施環境、1份股權、1個培訓崗位、1份社會保障,構建5個“1”保障機制,有效促進農民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轉變與提升。

3)建立長效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政府與市場”聯動、“資金與政策”結合的方式,建立“利益相關者補償”“生態保護成就與資金分配掛鉤”等約束與激勵政策,推進生態保護補償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5 結語

在統籌協調多個規劃體系的前提下,規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遵循景區保護發展優先的原則,以人為本,充分結合居民自身發展意愿,創新提出“以生態為綱,在空間總量和人口總量合理的基礎上,實現六大升級創新、自我更新”的嶗山建設模式,為風景名勝區內的社區發展探索新路徑。

猜你喜歡
景區規劃社區
社區大作戰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3D打印社區
『摘牌』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摘牌”
某景區留念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