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語地名字“源”“洞”詞義新探

2019-04-23 00:55洪琳
現代語文 2019年2期
關鍵詞:義項平原山洞

洪琳

摘? 要:從歷史典籍記載與當代地名用語可知,徽州地名所使用的“源”、“洞”均為徽語方言詞,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并轉指坐落其中的村落。但二者在出現早晚、存在長短及分布區域等方面又有不同。

關鍵詞: 徽語;地名;“源”;“洞”

東晉文人陶淵明的著名散文《桃花源記》膾炙人口,流傳千載。故老相傳,該文所描寫的桃花源就在今天的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境內。語文教材及一些工具書中往往把“桃花源”中的“源”字解釋為“水流的源頭”,這一直令我們困惑不解,難道文中所描寫的廣闊空間竟然只是一個水源所在地嗎?同時,據黃山市各區縣地名錄記載,黃山市境內存在著很多以“源”命名的村落。此外,以“洞”命名的村落也不在少數。那么,“源”和“洞”與徽州方言及徽州地名有什么關系,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原”與“源”

(一)“原、源”的源與流

解釋“原”與“源”,首先不能繞開“泉”字?!叭笔恰霸钡谋咀?,“原”是“泉”的后起字,又是“源”的本字?!叭痹诩坠俏闹袑懽鳌啊被颉啊?,金文寫作“”。外面表示巖洞,里面的“”或“”表示涓涓細流;合成一個字即表示“流水的巖洞”,即水源、源泉。后來,“泉”字有了引申義,用來表示貨幣,金文就在“”的上面加了“(廠hǎn)”,構成一個新字“”(原),來表示“泉”的本義“流水的巖洞”。東漢許慎固然沒見過甲骨文,卻見過金文,精通篆文,所以他在《說文解字》中,根據小篆字形對“原”字作出了準確的解釋:“原,從廠,從泉,水泉本也?!币簿褪钦f,“原”在“六書”中屬于會意字,小篆字形像泉水從山崖中涌出來,本義是水源、源泉。后來,“原”又引申出新的常用義,篆文就在“原”的左邊加上一個“水”字,新造出一個“源”字,來代替“原”表示其本義。

“泉”“原”雖不表本義,卻另有用處?!叭庇脕肀硎尽板X”?!吨芏Y·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编嵭⒃唬骸安?,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遍也?!薄吨芏Y·地官·泉府》鄭玄注曰:“泉,或作錢?!比纭叭?、泉幣、泉刀”中的“泉”都是“錢”的意思?!霸眲t用來表示“廣而平的大片土地”?!稜栄拧め尩亍吩唬骸按笠霸黄?,廣平曰原?!比纭案咴?、平原、草原、荒原、莽原、川原、原野”以及專名“太原(即大原)、五丈原、神禾原、白鹿原”中的“原”,都表示“廣而平的大片土地”。

根據以上分析,“泉、錢、原、源”四字之間的歷史演變關系可簡示如下:

①水源—→源:水源

水源—→原

泉? ? ? ? ? ? ? ? ? ?②廣而平的土地

(二)徽語地名中的“源”

前面雖然對“原”與“源”的字形、字義的淵源流變進行了梳理與辨析,但似乎還不能用來圓滿地解釋徽語中的常見地名用字“源”。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句話是“林盡水源”,這個“源”字通常解釋為“水流的源頭”,這應該沒有異議。但如果將“桃花源”的“源”也釋為“水流的源頭”,則大謬不然了。因為,陶文明確交待桃花源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薄巴恋仄綍?,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憋@然,桃花源是一個擁有數量可觀的居民之所,這決不可能是一個水流的源頭所能容納得下的。那么“,桃花源”中的“源”究竟應該如何解釋呢?

方言學家曹志耘先生在浙江遂安、安徽黔縣發現了許多類似桃花源的“源”。他解釋說,遂安多為褶皺型山區,兩邊高山陡立,山谷狹窄曲折,高低不平,一般長達幾十公里。谷中必有一條小溪,大部分村莊就建在小溪兩邊。當地人把山谷中的一條溪流所流經的整個區域叫做“源”,遂安主要就是由這些“源”組成的[1]。他由此得出結論,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就是“山谷中狹長的平地、小型或微型平原”。這一結論是根據實地勘察得出的,可謂信而有征的確切之論。其實,不僅遂安、黔縣如此,古徽州其他地區,除了個別大型盆地之外,都廣泛分布著曹氏所說的“源”,亦即“山谷中的一條溪流所流經的整個區域”。直到現在,黃山市境內三區四縣仍然有很多村莊用“源”作為自己的通名或專名。

黃山市地名中的“源”大都作為通名而轉指坐落于其中的村落,如:畢家源、王山源、羅家源、黃潭源、莊源、桃源、蛇源(又名“賢源”)、梧竺源、黃金源、學士源、石坑源、佑源(又名“漏源”)、桐坑源、北龍源、溪河源、大溪源、滄山源(又名“昌山源”)、中坑源、蜀源、平坦源、深富源等。這些村名中的“源”大都是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義項而轉指村落的。偶爾也有充當專名的,如:竹源坑、桃源塢等。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村名中的“源”的確是指“水流的源頭”,這有待于進一步的考察。毋庸置疑的是,黃山市境內確實存在著很多“山谷中狹長型平原”的“源”(只是有些不再稱為“源”),而且至今很多村莊仍然以“源”命名。因此,徽語中的“源”字應該有以下三個義項:

1.水流的源頭;

2.山谷中的狹長型平原;

3.坐落于山谷中狹長型平原的村落。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個義項先后出現且彼此相關,而且現在還都程度不等地參與構成徽語地名。其中第三種情況最多,第二種情況次之,第一種情況最少。因此,可以進一步認為,義項1是徽語與普通話的共有義項,后兩個義項是徽語的專有義項,義項3可能僅為徽語中心區域所專有。

二、“洞”與“峒”

(一)“洞、峒”的源與流

“洞”金文寫作“”;籀文作“”,外面是“”(同),里面是“”(水);小篆作“”,為左右結構?!巴痹诩坠俏淖鳌啊?金文作“”;小篆作“”,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一齊發聲、有回音。本義是“有水流、會發出回音的巨大巖穴”;后來演化出“幽深”(洞房)、“明了”(洞見、洞悉、洞若觀火)等義項。

“峒”為“洞”的后起異體字,不見于東漢的《說文解字》,直到南朝梁顧野王《玉篇》才收錄該字,而后北宋官修《廣韻》、《集韻》陸續收錄,義項有“山”、“山洞”、“山谷深邃”、“山峰參差不齊”等。后來逐漸分化,“峒”逐漸獨自承擔了“山谷深邃”、“山峰參差不齊”的義項,并成為對南方、西南等邊遠山區的專用指稱之一。

(二)古代徽語地名中的“洞”

1.黟、歙諸洞

《隋書·郭衍傳》記載,隋朝開皇十年(590),郭衍跟隨晉王楊廣出鎮揚州,擔任總管,領精銳萬人,先破江南逆賊,大獲舟楫糧儲,“乃討東陽、永嘉、宣城、黟、歙諸洞,盡平之”。從浙東的東陽、永嘉(今溫州)到安徽宣城、黟縣、歙縣約兩千里,“逆賊”應不可能僅僅居住或活動在“諸洞”中,這些“洞”有可能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山洞。

2.歙州新安洞

《舊唐書·王雄誕傳》記載:“歙州首領汪華,隋末據本郡,稱王十余年,雄誕回軍擊之。華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誕,甲兵甚銳。雄誕伏精兵于山谷間,率羸弱數千人當之。戰才合,偽退歸本營。華攻之不能克,會日暮欲還,雄誕伏兵已據其洞口,華不得入,窘急面縛而降?!毙掳捕吹刂窇谟烧憬胄掳驳囊乐?,“其洞口”當是關卡所在。從文中記載來看,汪華“甲兵甚銳”,王雄誕僅羸弱就已經數千人,精兵應更多,如此規模的兩軍交戰不可能選擇一個山洞的洞口作為廝殺的戰場。由此可知,“新安洞”也不一定是山洞。

3.宣、饒山洞

《舊唐書·李芃傳》記載:“時宣、饒二州人方清、陳莊聚眾據山洞,西絕江路,劫商旅以為亂。芃乃請于秋浦置州,守其要地,以破其謀?!奔热皇恰熬郾姟倍堋拔鹘^江路”,以致驚動官府鎮壓,估計其眾當不再少數,占據一個或數個山洞,應難以居住如此眾多的人馬。

4.睦州幫源洞

宋楊仲良《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四一記載:“睦州青溪縣(注:今浙江淳安縣)有洞曰幫源,廣深約四十余里?!绷頁俣劝倏平榻B:“方臘洞深22米,內分上中下三層,可容五、六十人?!碑敃r的“幫源洞之戰”,方臘率領20余萬眾,宋朝軍隊的數目也應不相上下。因此,方臘洞即使再擴大百倍,40萬大軍連站也站不下,更不用說兩軍對壘大動干戈了。方臘洞至多也只能是臨時指揮所,而必須像《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所說的“廣深約四十余里”,才有可能供40萬大軍一決雌雄。而“廣深約四十余里”的山洞則是世所罕見的。

5.徽州石臺洞、威平洞

馬步蟾《徽州府志》卷四記載:“后唐石臺洞賊破陷州城,次年始平。至大宋宣和庚子,威平洞賊方臘竊發,攻陷徽州,燒劫殆盡……”。

6.歙縣漢洞

許承堯《歙縣志》記載:“漢洞,在仁愛鄉,初入甚隘,中即夷廣,上有屯聚遺跡?!瘪R步蟾《徽州府志》卷四又說:“漢洞院,在仁愛鄉富資里,大中二年建。此地初入險狹,其中夷廣,傍連簸箕山,山上有昔人屯聚遺跡,壞垣廢瓦,可數百家?!边@是兩部當地鄉賢編著的當地方志,許承堯說漢洞“初入甚隘,中即夷廣”,馬步蟾說“壞垣廢瓦,可數百家”,這顯然也不是一個山洞的規模所能容納得下的。

(三)當代徽語地名中的“洞”

我們從黃山市各區縣政府1986年編纂的地名錄中,查到9個以“洞”為通名的村名,歙縣有古洞村、長洞村、源頭洞村(源頭村的俗稱)、向坑洞村(向坑村的俗稱)、彎洞坑村、長洞村(又名“長聯”)、漢洞村,祁門縣有仙洞源村、仙源洞張家村。這9個村莊的居民并不住在山洞里。而且據方光祿調查,村中及附近根本沒有山洞[2]。所以這些村名中的“洞”也不能解釋為山洞。由此可知,徽州及其周邊地區,從古至今都有一些以“洞”作為通名的地名。那么,這個“洞”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眾所周知,世界各地、自古及今都有將天然或人工山洞作為居所的現象。但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無論是古代的徽州(包括周邊地區)還是現在的黃山市,凡是以“洞”命名的地方,基本上都不是天然或人工山洞,而是《歙縣志》和《徽州府志》所說的“初入險狹,其中夷廣”的山谷中狹長型平原。不過,這一義項現在已經成為歷史陳跡,而轉指“坐落于其中的村落”,在歙縣一帶的村名中仍然保留著這一用法。合而觀之,徽語“洞”應該有以下五個義項:

1.山洞、巖洞;

2.幽深;

3.(觀察或理解)清楚,透徹;

4.山谷中狹長型平原;

5.坐落于山谷中狹長型平原上的村落。

這五個義項也是先后出現且彼此相關。其中,義項4顯然是由義項2經過轉指而來,義項5又是由義項4經由轉指而來。而且,最后兩個義項都是普通話所無、而徽語獨有的方言義項。遺憾的是,歷代辭書都不曾將這兩個義項列為“洞”的方言義項,原因可能是過去對徽語關注不夠,宣傳不夠,因而影響不大。

此外,還要補充如下幾點。第一,在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以及“南方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這兩個義項上,與“洞”音同義通的漢字還不止一個“峒”字,歷史上先后出現過“峝”“僮”“獞”“侗”等。如“侗族”歷史上就先后出現過“洞人”“侗人”“侗家”“峒人”“洞蠻”“峒苗”“溪洞”等多種寫法,直到1949年以后才正式定名為“侗族”。第二,這種狹長型山間平原可大可小,小者僅寬約百米,大者如瑤族圣地千家峒,是一個約14公里長、23公里寬的葫蘆形盆地。第三,“洞、峒”舊時還指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如蠻峒、溪峒、苗峒、侗/洞/峒/獞族、壯族的黃峒(保留在諸如“峒丁、峒人、峒兵、峒戶、峒官、峒賊”等詞語中)。第四,宋代以后羈縻(半自治)州的下轄行政單位,大者稱州,小者稱縣,最小者稱峒[3]。

三、“洞”與“源”的關系

方光祿指出,“洞”的“四周高山圍護、中間寬闊平整,只有小路通入的小盆地”這一義項,“或與‘源有一定的相似性”[2]。這一觀點可與曹志耘所說的“源”相互驗證,可見方文的結論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也就是說,“源”與“洞、峒”都可以表示狹長的山間平原。這樣一來,它們就成了所指完全相同的一對同義詞。同義詞可能會有所不同或發生分化,要么是時代早晚不同,要么是地域分布不同,要么是附加色彩不同,再不就是語種或方言來源不同。如“爹”是方言,“父”是古語,“父親”是當代普通話,“爸、爸爸”是口語?!霸础迸c“洞、峒”究竟是哪種情況呢?曹、方兩位學者均不曾提及,不過我們可以從古代文獻中去尋找“源”與“洞、峒”的歷史蹤跡。

(一)作為漢字:“洞”早于“源”

由前文論述可知,如果僅就作為漢字出現的時間看,“洞”最早見于商周金文,“源”最早見于秦漢小篆,兩字均收入《說文解字》中。據此可以認為,“洞”字在歷史年代上可能早于“源”字出現。此外,“洞”還可以寫作“峒”,“峒”是“洞”的后起字,最早見于南朝顧野王編纂的《玉篇》一書,而后陸續收入《廣韻》等官修韻書。因此,可以將這三個字的出現先后排列如下:“洞”最早,“源”次之,“峒”最為晚出。

(二)指稱“山谷間狹長平原”:“源”早于“洞”

如果僅就指稱“山谷間狹長平原”這一義項而言,“源”可能最早見于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約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桃花源記》作于他歸隱之后。由此可知,“源”的“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方言義項,最晚在東晉年間就已經被用于書面作品中,可以推知它在口語中出現的時間還應該更早一些。

“洞”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的用法,可能最早見于《陳書》,該書編纂于初唐貞觀年間。據此可以初步推斷,在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的用法上,“源”的出現年代要早于“洞”。因此,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用法而言,“源”早于“洞”,“洞”又早于“峒”,這與它們作為漢字出現的時間早晚順序有所不同。

(三)“源”“洞”分布地域不同

宋代《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一書記載“有洞曰幫源”,雖然僅有寥寥五字,卻提供了有關“源”與“洞”興廢交替的有力證據。首先,“有洞曰幫源”說明當時該洞的全名叫“幫源洞”,而且當地這種“洞”還不止一個,所以作者使用了“有X曰Y”結構,以示有別于“有X曰Z”。其次,“幫源洞”顯然是一個歷史疊加式偏正結構,即“幫”與“源”先構成一個偏正結構,“幫”是專名,“源”為通名;而后“幫源”與“洞”再構成一個復雜的偏正結構,這樣一來“幫源”就變成了專名。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洞”是北宋時流行的通名。同時也說明,該地名最早是雙音節的“X源”,后來才改成三音節的“X源洞”。在“X源洞”中,“源”在先,是舊有通名;“洞”在后,是后加的當時流行的通名。這種地名歷史疊加現象,在漢語地名形成史上屢見不鮮。如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就是一個典型的個案。其中“石”是專名,后面三個詞都是不同歷史時期加上去的通名,其中“家”最早,“莊”次之,“市”最晚。由此,透漏出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至晚在北宋時,徽語淳安方言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個義項,已經不再用“源”而改用更新的通名“洞”了。換言之,“源”的“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義項,至遲從東晉年間開始出現,到北宋年間在徽語核心區域和雅言系統中已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而由“洞”取而代之。至于“洞”指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義項,在古代典籍中也是幾乎不見記載。雖然如此,但是“源”和“洞”都頑強地保留在徽州方言和徽州地名中。不過,二者的分布區域卻有所不同:“源”主要保留在遂安方言地名中,“洞”主要保留在徽語核心區域的地名中,如歙縣漢洞就是廣為人知的一例。

據上所述,就“山谷中狹長型平原”這一義項而言,“源”與“洞”雖然是一對同義詞,但二者之間也有細微的區別。其間關系可表示如下:

出現早晚:源早于洞。

存在長短:“源”東晉——當代,“洞”南北朝——當代。

分布區域:“源”分布于遂安地域,“洞”分布于徽語核心區域。

由以上分析可知,“源、洞”均為徽語方言詞,都表示“山谷中狹長型平原”并由該義項轉指坐落于其中的村落,而在指稱這一義項時,其出現早晚、存在長短及分布地域又略有不同。

參考文獻:

[1]曹志耘.漢語方言聲調演變的兩種類型[J].語言研究.1998,(1).

[2]方光祿.“漢洞”考[J].黃山學院學報.2008,(4).

[3]趙全鵬.海南黎峒與相關社會組織的關系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7,(5).

猜你喜歡
義項平原山洞
平原的草
給春天的信
浪起山走
地下暗河
山洞治妖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高考英語短語分類展播
畫假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