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中學2018級高一語文選修課程的操作和困惑

2019-04-25 00:09李春梅
關鍵詞:陸小曼備課組徐志摩

李春梅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079-02

一、開設語文選修課程是滿足新高考新課標新語文時代的需要

(一)現行課程標準將語文框架設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讓學生實現“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的發展,新課程標準設計語文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以達成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v觀新舊課程標準,選修都是語文課程安排的一部分,而不管是五個方面的發展還是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都離不開閱讀與應用。達成這些目標都需要教學模式的變革。

(二)省教育廳今年發布的關于做好普通高中課程教材實施工作的通知有提到:各地要積極探索適應選課走班需要的教學組織管理制度。2018級新生可能是廣東新高考的第一屆學生,為探索“選課走班教學”模式,有必要在高一第一學期開展選修課。

(三)為在課程實施中將課程教學改革新理念融入其中,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我校高一備課組嘗試改變觀念,開展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在充分用好必修課程做好單篇課文教學的基礎上,用選修課程補充、拓展、關聯,逐步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的開展。在7月初參加廣州市新課程標準培訓時,顧之川教授給了很大的改革信心,他說語文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大量閱讀熏陶出來的。他還建議我們可以把語文課“讓”出來一些,全班同讀一本書,專門供學生閱讀、研究、探討、展示。我們就想即便學生探討不到什么東西,最起碼先引導他們讀吧,于是我們就忐忑地開始了。

二、選修課設計的方向

(一)據03版舊課標關于選修課的設計:“開設選修課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對必修課的內容有所延伸、補充、拓展或提高?!倍抡n標對必修和選修設計的依據:“必修的學習任務群構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目標、內容的基本框架,體現高中階段對每個學生基本、共同的語文素養要求;選修的學習任務群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滿足學生對不同發展方向、不同發展水平語文素養的追求?!睂Ρ刃屡f課標,都強調了選修課的設計初衷,我們確定選修課學習內容上和必修課內容相互補充,逐步建立語文學習方面個性發展的金字塔。

如:必修學習《再別康橋》,選修課《見字如面》有幾封剛好契合的家書,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信,徐志摩和陸小曼給彼此的信,甚至梁啟超寫給徐志摩和陸小曼婚禮的證婚詞,上完這選修課,同學們對徐志摩的感情生活了解之余,對其人產生興趣,自然第二階段的整本書閱讀就很好推進了?!缎熘灸υ娂?、《你是人間四月天》都上了當月圖書館的熱門借書榜。

(二)據舊課標關于選修課的課程資源開發談到應當注意發現潛在的資源,如利用電視、網絡等手段和當地的人文、自然資源,為選修課的建設創造條件。而新課標課程安排的學習任務群3: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引導學生學習跨媒介的信息獲取、呈現與表達,觀察、思考不同媒介語言文字運用的現象,梳理、探究其特點和規律,提高跨媒介分享與交流的能力。再結合我校學生不愛看書,多數是碎片化閱讀,極少整本閱讀體驗的客觀實際。我們確定選修上課形式上主要借助品牌節目拓寬、加深學生認知,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張力。

現在有很多做得非常好的綜藝節目,比如:《我是超級演說家》、《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圓桌派》等品牌節目,老師進行選擇、分類,截取片段,把精華部分呈現給學生,這是很好的教材,彌補了備課組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的缺陷。

(三)舊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持久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了解自己,了解學習的對象,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新課標關于課程機構設計依據談到“學習任務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凸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途徑”。我們確定學習方法上注重研究性學習,突出選擇性和個性化,由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選修課有很強的靈活性,它的自主性特點正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必備基礎,在設計課程時可靈活設計,為探究提供廣闊的空間,學生可從中獲得豐富的研究主題。除課程主題設計靈活多樣外,選修課在學習過程和方法上也是可選擇的,允許個性化的,集中學習、小組學習、個別學習、專題研究、主題辯論、演講等都可以。

(四)由于初步嘗試,備課組在摸索中探究,期望選修課讓更多學生首先喜歡語文,在語文學習中得到滿足感、成就感,樂于花時間閱讀,勇于嘗試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逐步發展到善于辯證看待問題,敢于質疑,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所以我們確定在評價方式方面著眼差異性和多樣性,滿足學生不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語文的特點是上課都聽,下課不用做,學生課外大部分時間都拿來刷題了,極少進行語文的學習和積累。選修課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是: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即可,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看到學習的顯性成果之余,注重了隱形部分,如思路的拓寬、知識的增加、方法的掌握、探究的體驗、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等。這些都為學生在學習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選修活動課具體的實踐過程

(一)根據學校每周兩節的選修課程編排,基于以上選修課設計的方向考慮,備課組學期初作了選修課的課程規劃,確定主題后,備課組多次集體研討,明確每一模塊的設計目的。然后由負責老師結合必修課進度完善具體操作方法,凸顯課內的關聯內容,拓展閱讀的內容,還有課程的活動形式。

(二)課堂實踐過程

現在就第一模塊具體談課堂實踐過程。

第一次開課是第三周,當時剛好學習粵教版的傳記單元,在這之前第一周學習的是人教版的現代詩單元,結合這一實際,確定第一個模塊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從而樹立遠大理想.這個目標的設定非常符合高一新生。

在第一單元有一篇文章是白巖松的:《我的故事以及我背后的中國夢》,加上備課組計劃啟動全員閱讀的活動,我們的第一節選修課借用的媒介是魯豫主持的《豫薦悅讀》,選取了一期讀書日特別節目的片段,其中白巖松作為嘉賓發表了一篇演講《18歲的饑餓,詩和遠方》,十分鐘的演講非常打動人心。演講內容讓同學們對白巖松有了更多認識,同時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他讀書時代對閱讀的渴望。白巖松談到的朦朧詩,顧城,舒婷,還有崔健的音樂,句句敲打我的心弦,但對2000年后出生的學生來說,他講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并沒有引起學生們太多的共鳴,所以我還截取了視頻最后幾分鐘,就是嘉賓們給讀書日的一句話,當鏡頭切換到江南、唐家三少的時候,同學們歡呼起來,找到了他們的偶像。于是關于《龍族》、《斗羅大陸》等作品的讀書交流就水到渠成了。整節課用于視頻播放20分鐘,對應文章《18歲的饑餓,詩和遠方》的自主閱讀5分鐘,同學們分組交流自己閱讀的體驗5分鐘,比如,由幻想小說《龍族》談到白巖松講到的《多情劍客無情劍》,談到武俠小說。最后每組產生一個代表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講自己看過的書,喜歡的作家,看書的影響)10分鐘,老師順勢作了一個閱讀的動員和引導,由古龍談到金庸(那時金庸還沒離開人世,就在后來好像是第9周金庸大師離去,我們的選修課還嘗試開展了一次永中論劍,緬懷大師的寫墓志銘的活動。)由武俠到小說到其他小說。個別武俠迷非常激動,就在非常熱烈的氣氛下結束了第一節選修課。

第二節選課馬上改變上課地點到閱覽室去,教同學們如何選擇書籍閱讀10分鐘,如何做閱讀筆記5分鐘,剩下的25分鐘,發現同學們都在安靜地閱讀,并且關于白巖松本人的傳記,還有他在《18歲的饑餓,詩和遠方》里談到的顧城、舒婷、三毛的書都成了受歡迎的書。

第二次選修課結合了之前學過的《再別康橋》,給同學們播放20分鐘書信閱讀《見字如面》,一封是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另兩封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給彼此的信,還有一封是梁啟超寫給徐志摩和陸小曼的證婚詞。同學們非常感興趣,20分鐘的書信閱讀讓同學們不僅更多認識徐志摩,也由此想要了解林徽因,了解張幼儀,了解陸小曼。安排10分鐘讓同學們分享自己對其人其事的了解。有閱讀體驗的同學們侃侃而談,甚至就陸小曼是不是一個值得徐志摩追求的女人產生了一場辯論。課堂的唇槍舌戰再次讓同學們感受到讀書的好處??上攵?,在這節課之后,《徐志摩詩集》、《林徽因傳》、《你是人間四月天》自然上了熱門借書榜。

兩次選修課結束,同學們的閱讀熱情被激發,當時在我們年級有一種氛圍就是同學們愛聚在一起聊天,聊讀的書。就有一種炫耀就是我讀了書。達到了預期目標的,馬上發布全級閱讀活動:兩周之后,以個人或宿舍為單位進行一次傳記閱讀手抄報比賽。據后來閱覽室數據統計,那兩周的書籍借閱量大增。雖然同學們做出來的手抄報內容很多都是摘抄,或只有一點點的讀后感,但最起碼他們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了。

第三次選修課是結合《北大是我美麗而羞澀的夢》的必修課程,先用20分鐘給同學們看《超級演說家》,節選超演中講個人奮斗史的三個演講,一是崔萬志,一個是劉媛媛,一個是陳銘。然后自主閱讀三份演講材料,小組整理并探討如何敘述自己的故事更引人入勝,用時10分鐘。最后用10分鐘總結敘事技巧。最后布置寫自傳,不規定字數,要寫出特點。很多同學一節課都沒辦法完成,就放到課外時間完成,下次選修課用一節課擇優安排同學讀自傳,評出寫得最好的自傳之星。

這一模塊的學習原計劃是用時1個月,三次選修課(6節課)。結果實際推進時要用到第4次選修課(共7節課)來完成活動成果的檢測——優秀自傳文的閱讀。這一模塊的選修最終基本達到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的教學目的。

在剛剛完成的第二模塊實踐活動中,也有很讓我們欣喜的地方。比如有了《見字如面》趙立新讀的《報任安書》,同學們即使沒有學過這一課,但很觸動,自由讀史記的人多了;比如看了《中國詩詞大會》,同學們誦讀古詩詞更加帶勁了,把《無衣》的同仇敵愾表現得淋漓極致;甚至就《涉江采芙蓉》里到底采芙蓉的是游子還是思婦也引發了同學們激烈的辯論。且不說語文素養提升與否,最起碼現在他們相對愛閱讀,愛發表看法,有一點點積累。

四、選修課實踐活動帶來的困惑

(一)選課的是部分同學,沒有選課的同學往往在閱讀交流上的參與度較低,但新課標中把“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和“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這三個必修課程的學習任務群同時安排在了選修課程中。舊課標也同樣在選修課程的教學上凸顯了大量閱讀、甚至是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如何把選修的部分內容放到必修課中,讓全體學生產生語文學習共鳴?

(二)即使2018級不實施新課標,但在舊課標舊教材的實施進程中,不斷要推進新理念,甚至兼顧選課走班的新高考,不得不出現需整合教材的情況。要實現我們選修內容安排和必修的同步、補充,需要全面通盤的考慮。但當前情況下,整合必修上課教材已經占據很多時間,常常比較難實現兩類課程內容的同步。

(三)備課組力量薄弱,僅限于自己淺顯的認識,在資源的整合、優化上需要更多支持。

(四)嘗試到現在也只是實現了部分閱讀興趣的激發、在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上給予了淺顯的引導,很難實現思辨性閱讀和表達,更談不上運用的能力。

猜你喜歡
陸小曼備課組徐志摩
完全詩意的向往
備課組長的定位
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建設與提升實踐研究
坐著也很忙
徐志摩自帶鋪蓋陪蔣百里坐牢
陳毅義助陸小曼
陳毅義助陸小曼
胡適與陸小曼的情緣
以教育規律指導備課組建設
男人娶了陸小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