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探索與實踐

2019-04-25 00:09李偉花
關鍵詞:探索與實踐現狀分析有效教學

李偉花

【摘要】? 本文以校本“優質輕負,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為指引,著重分析校本的閱讀教學現狀。闡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頭腦風暴、文本重構,同主題多文本閱讀協同,以讀促寫、情感滲透等教學方法與策略。通過行動研究探索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方法并在教學中實踐,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達成高效課堂的目的。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素養。

【關鍵詞】? 現狀分析 有效教學 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39-02

2016年《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提出了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目標包含“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要素。閱讀能力由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構成。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王薔,陳則航,2016)

一、閱讀現狀與分析

常言道“得閱讀者,得英語天下”。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舉足輕重,而且無論是在中、高考都占據了英語教學的半壁江山??墒俏覀兘洺T谡n堂上看到的有些閱讀課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閱讀教學,因為這些閱讀課程的教學內容仍局限于語言、詞匯、語法知識等,并沒有很好地依托學科內容,教授語篇背后所要傳達給學生的寓意,這使許多“育人”的想法只停留在口號層面。大多數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局限于以應試為目的的閱讀訓練并不是以養成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為最終目標進行。

筆者任教于一所優質民辦初中,學生普遍英語理解水平不低,他們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普遍不差?;谡n本閱讀材料的教學使很多學生感到“吃不飽”——他們認為課本內容較為簡單,缺乏挑戰性和趣味性,也限制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換句話說就是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潛能沒有得到較好的發揮,課堂上相當部分學生處于饑餓的狀態。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閱讀材料選擇單一化局限于教材;教師訓練方法簡單化應試,基本上是解答考試閱讀理解題,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思考的動力;或者教師把閱讀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語言知識點進行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應有功能;學生閱讀技巧誤區化,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總是逐詞逐句、反反復復地閱讀,只重視獲取細節信息,而忽略了宏觀閱讀技能的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被動化,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交給的閱讀任務,不會自覺地定時閱讀一些課外資料,以此來擴大知識面;專門的閱讀訓練,尤其是以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品格為核心的閱讀素養訓練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2017年初,我校提出了“優質輕負,高效課堂”的教育理念。倡導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優質課堂,提出兩個強調一個推行,即強調“三個優化”(即優化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方法,優化因材施教)和有效作業(即內容的全面性,結構的合理性,價值的發展性,安排的靈活性,使用的實用性);推行導學案教學模式(即:學案、導學、探究、點撥、練習);

二、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有效教學已經成為很多教師思考和教學行動的方向。鮑里奇在《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時提到,教師進行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五種教學行為是:“清晰授課、多樣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學習的成功率”。乘校本“優質輕負,高效課堂”理念的這股“東風”。如何在閱讀課上利用“優質高效”這把金鑰匙,為孩子開啟閱讀之門,養成良好的閱讀素養,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能力并鍛煉其思維品質,讓孩子閱讀且“悅讀”呢?筆者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思考并嘗試了以下的閱讀策略與方法。

1.開展腦風暴,激發求知欲

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法是美國創造學家奧斯本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考,通過集思廣益,激活學生頭腦中各種相關的圖式,學生回憶已學知識或相關經驗,互相啟迪暢所欲言。有了合適的閱讀材料還不足以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把開展閱讀前活動做得更細致,就如英國著名的語言教育家Brian所言: to help the students prepare for learning. (幫助學生做好學習的準備)。例如在教授八下unit3 的閱讀課時,由于本單元以“傳統技藝”為話題,以各種中國傳統技藝的歷史和特點為主線。在讀前活動,筆者嘗試設計腦風暴環節。老師把 “Do you know of any traditional skills or crafts?“”這一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小組開展腦風暴討論,同時剪裁并播放了一段關于皮影戲和鸕鶿捕魚的視頻,激活原材料的背景知識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在腦風暴的洗禮下,學生不僅列舉了課文中出現的如剪紙,捏面人,鸕鶿捕魚,皮影戲,中國結等,還提及到了變臉(face changing),刺繡 (embroidery), 雕刻(sculpture)等。結果看似枯燥的兩篇主閱讀文章,學生竟然非常感興趣,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減少了障礙,激發了動機,提升了興趣;與此同時,學生在這過程中還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又提升了自我的傳統文化品質。

2.善挖掘,巧建構,提思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具有整合教材內容和挖掘教學資源的能力,使教材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程曉堂2011)。而建構文本是指在未正式接觸閱讀文本前,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提示積極預測文本,自主建構,生成“我的文本”的過程。例如,筆者在教授牛津上海版八上unit4 Great Inventions Reading 時,把課本重構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再通過一小段視頻延伸到一帶一路新的四大發明,讓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提出讓他們思考對比并討論: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ncient four great inventions?? What is the new four great inventions? How do the modern new four great inventions change our life?

奧蘇伯爾提出的“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呈現材料的一種引導性材料,把新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結構有關方面建立聯系,一方面幫助學習者建立有意義的學習心向,另一方面為學習者學習后面的材料提供觀念架構或者支架(丁家永,2004)。由于在本節課中筆者重視閱讀背景的滲透,引入先行式閱讀,善于挖掘原材料,同時重組的閱讀材料增加了他們學習的新鮮感,用設問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激活并提升了閱讀思維。閱讀不僅是解碼和理解,更應該是“悅讀”,語言思維被激活的過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教育部,2012)。閱讀是學習語言和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語言思維能力的重要過程。

但是在語言材料的選擇和重組時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知識性、信息性以及難度的控制。

3.協同同主題多文本,實現教學正遷移

同主題多文本閱讀,以教材中的模塊話題為依托,單元主題為主線,精選或精編數篇主題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與賞析同一主題下不同題材,不同體裁和不同角度的文章。選材的原則要依據學情,緊扣文本主題,精挑細選,難易適中,思想積極上進, 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通常來說,材料之間相似性越強,遷移的效果越好;指導下的練習量越大,就越可能產生積極遷移效果;在許多情境中給與學習者指導得越多,遷移效果越大(丁家永,2004)。如果選擇的文本與教材在知識內容上互相協同,在閱讀策略上相互強化,在閱讀技能上就越容易發生正向遷移,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例如筆者在教授牛津上海版unit4 Great Inventions Reading的同時讓學生當堂限時訓練并完成一篇同一主題但是不同題材的有關發明介紹的文章。選材通常來自于《初中英語學習目標與評價手冊》、BookB、《陽光學業評價》、魔方格、或者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英語百科閱讀》等。通過相關主題不同體裁的文章使學生實現閱讀學習的正遷移。

4.滲情感,引共鳴,促參與

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教書、育人、關注學生的情感同等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尊嚴、價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等,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創造意識等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更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例如:在教授八下unit3時,學生讀完了相關的篇章閱讀后,給他們設計一個動手的環節,讓他們利用簡單易上手的剪紙工具小組合作剪一個圖案并用英語談談體會與過程。在閱讀“Shadow puppet plays”一文融合物理學科光的折射常識,讓學生嘗試用英語表述“How is the Shadow puppet plays put on?”教師在授課中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引發學生的共鳴,通過動手活動促進他們參與,同時也拓展了教學活動的寬度與高度。讓孩子在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得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喚醒心靈深處高尚的情操和自我意識,從而在閱讀過程中體驗人生,獲得心靈的成長。這樣的閱讀更有意義,對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

5.以讀促寫,升華讀

近年來,王初明所提出的“續理論”逐漸成為語言習得領域的熱點之一。其最典型的操作方式是:向學習者提供一篇結尾缺失的外語閱讀材料,讓學習者精讀材料后,發揮想象力,按照原文的思路續寫,補全故事。他提出語言是通過“續”學會的,正如幼兒與成人對話的實質是在“續”中交流——在理解對方話語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意思,而當幼兒遇到語言困難時,可借助“續”模仿成人話語或語言結構,以自然省力的方式推進交流。他所援引的一系列關于讀后續寫、讀后續譯的實證研究,亦表明“語言學習任務只要含‘續,促學效應均十分顯著”(王初明 2016)。筆者在教授牛津上海版八上unit6 Ancient stories 的reading時,也嘗試了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在閱讀最后設計一環節設計了這樣一個續寫活動:Imagine: If you were the Trojan captain, what could you do to stop losing this war?讓學生各抒己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故事寫上一段80字左右的結尾。在教授八上unit4reading時,由于文中介紹的三種發明都是用同一種方式,師生在完成了the wheel &the telephone閱讀理解后,讓學生自我學習the light bulb,并結合當堂所學,模仿課文創造性地向讀者介紹一項發明“The mobile phone”。Webb(1987)在談及讀寫關系時認為,閱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寫作的“彩排”,閱讀材料提供了“彩排”的道具。以讀促寫,寫的同時又是對讀的升華。

結束語

英語閱讀有效教學不僅要完成傳授語言、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更要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外的外延。閱讀素養的培養是通過沉浸在語言氛圍中大量的接觸語言,感知語言,才能運用語言。老師也通過各種評價活動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得到一定的反饋信息并補充調整自己的閱讀教學。課外尤其是利用假期我們可以給學生補充拓展式閱讀指導學生閱讀適合的英文經典名著延伸閱讀活動,提高閱讀的數量、頻率、質量。讓我們的閱讀教學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最終養成良好的閱讀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邵利群.初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教學設計. 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J].2008/12.

[2]鄒響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拓展性文本的實踐與思考.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J].2017/10 .

[3]何開朗,曾紅敏.同主題多文本英語閱讀與寫作協同訓練模式探究.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J].2017/3.

[4]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Diane Larsen-FreemanMind your language ——A practical guide to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Remo L. Nannetti.

猜你喜歡
探索與實踐現狀分析有效教學
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管理模式在職業技能培訓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
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土建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芻議*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