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惡搞莫踩法律紅線

2019-04-27 06:16彭伶
環球時報 2019-04-27
關鍵詞:肖像權名譽權人格權

彭伶

近日,某流量明星發律師函給嗶哩嗶哩網站(簡稱B站),譴責B站放任其被UP主(上傳視頻音頻視頻文件的人)惡搞,讓“鬼畜”視頻現象又一次走入大眾視線。什么是鬼畜視頻?鬼畜文化最初起源于日本,鬼畜就是素材+音樂,以惡搞的形式,傳達娛樂性的同時,表達某種情感,比如“顛覆經典、解構傳統、張揚個性、強化焦點和諷刺社會”等等。一段時間以來,鬼畜文化下衍生的鬼畜視頻成為Acfun、嗶哩嗶哩站相關視頻網站中常見的一類視頻。

有人認為鬼畜“代表著一種自由創作的精神,也是公民言論自由擴寬的表現,間接地對公眾人物形成監督”。但是,無論怎樣,鬼畜的惡搞必須是有邊界的。如果放任鬼畜視頻隨意惡搞,也會對公民的權利造成嚴重的損害。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而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都屬于人格權保護的內容。就在4月20日,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將人格權獨立成編顯示出我國立法對于人格權保護的高度重視。為了加強對肖像權等人格權的保護,二審稿專門作了有針對性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這意味著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語音合成、人像識別、模仿等技術)進行的惡搞他人的行為,包括制作鬼畜視頻,均有可能被視為侵害他人人格權。這些規定體現出立法對于社會發展中產生的新問題的及時回應,對于公眾而言,一旦發現自己的肖像被偽造就可以進行維權。

而這一規定也為掌握現代科技技術的企業和個人敲響了警鐘。隨意變造他人的肖像,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涉嫌侵害他人的人格權。是否追究,取決于被侵害人?;氐竭@起事件本身,顯然,上傳明星視頻的UP主和平臺都涉嫌侵權,事主有權決定是否追究責任。

隨著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的光速化,對以惡搞個人為樂的網絡狂歡有時也應嚴肅以待。很簡單,現實中朋友之間的惡搞是短期的,多善意的,即使是惡意,也可以隨時叫停,傷害程度可控。而網絡上,陌生人群中,惡搞他人的鬼畜視頻,影響大、參與者眾,很難馬上叫停,這種傷害往往會延續,傷害的結果很難把控。雖然對名人的忍耐要求比一般人高,但也應當有限度,名人與普通人一樣享有法律的保護。此外,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并強調文化寬容,用包容的心態,看待文化的多樣性。對于不符合我們審美心意的名人,應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當然,批評的方式也應當有節制。

同時我們也看到,時代的發展不斷對法治提出新要求,科技進步對公民人格權保護不斷提出新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匯聚各方力量,加大在立法中廣泛征求相關產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意見的力度?!?/p>

(作者是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副主任)

猜你喜歡
肖像權名譽權人格權
民法典人格權編的重要社會價值
人文街拍馬上就要違法了!
網絡名譽權的法律保護
人格權是民法典分則編纂的重中之重
影視劇照中肖像權的界限
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罵人,是否侵犯他人名譽權?
關于肖像權商業利用法律問題探討
人格權的商業價值怎樣體現
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保護初探
關于死者名譽權保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