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探討

2019-04-29 03:54李革時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治理措施新時期

李革時

摘 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林區管理面臨新的壓力與挑戰。如何基于時代發展趨勢,做好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需要我們持續深入的探討分析。林區治安穩定,管理高效是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文主要就新時期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進行專項探討,從產業結構調整、應急設施建設完善、群眾需求滿足等多個方面探討林區管理與維護的有效舉措,以期帶動林區的創新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林區管理;林區維護;治理措施

一、我國林區管理及維護中的既存問題

1.缺乏持續發展的管理理念。當前我國林區管理重經濟效益輕生態效益的問題較為嚴重,管理及維護人員對林區生態化建設關注不足,缺乏正確的認識。部分管理人員雖然具備生態化管理維護理念,但是在實際的林區管理與維護中卻無法滲透生態理念,沿襲傳統的管理模式,林區管理及維護重點不明確,缺乏對工作主次的正確認識,制約了林區的持續性發展。

2.林區的經營發展較為粗放。我國林區生產有著明顯的周期性特征,以往的林區生產方式較為單一,以開采為主,林區資源開采過度。營林生產與市場脫節,管理不夠精細與集約,出現增產而不增收的情況,林業產出效率低,群眾收益少,其他產業發展緩慢,林區資源的附加值低。新時期林區的創新管理與維護必須走出粗放管理模式的誤區,堅持精細化運作理念,實現林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性發展,建立林區綜合經營和發展模式。

3.忽視林區群眾的多元需求。隨著林區改革的深入,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必須關注林區群眾的需求和利益。群眾滿意才能保證林區管理實效。當前林區管理對群眾需求關注不足,林區管理以政策,工作人員為主導,缺乏對地方發展實際的考慮。這也導致我國各地區林區管理與維護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與管理新意,群眾被動地聽從安排,服從管理。這是林區管理與維護中的根本弊病。

4.林區管理中應急準備不足。林區管理與維護必須有完善的應急機制,必須加大對突發情況的演練與培訓指導。當前林區管理應急處置能力明顯不足。林區群眾及林區管理人員對林區應急培訓,應急疏導重視不足,忽視預防,以事后處置為主。在突發情況時,林區往往不能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威脅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二、新時期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的有效舉措

1.轉變林區管理思想,強化管理培訓。受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我國林區管理中犯了“重發展速度,輕發展質量”的錯誤。粗放的發展及管理模式使得林區消耗高,環境破壞嚴重。隨著生態發展理念的提出,我們在林區管理中必須轉變思路和模式,契合時代發展趨勢,積極轉變林區管理理念,基于現代化生態化的管理思想,帶動林區生態文化建設,也提升林區群眾對生態發展理念的關注,積極尋求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額平衡點。在林區內部形成生態與經濟效益均衡化的發展風潮。同時加強對林區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在林區管理與維護中選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帶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綜合運用科學人工育人方法,提高林業資源的再生能力。加強對基層林區管理人員的技術指導,經驗傳授,提升林區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奠定林區管理與維護的人才基礎。

2.調整林區產業機構,堅持生態發展。新時期林區的創新管理建立在林區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基礎之上,讓林區群眾滿意是林區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诋斍傲謽I改革的大趨勢,必須積極調整林區產業機構,做好林區生產系統的生態及科學性規劃。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從傳統單一的林業開采增收模式中擺脫出來,發展綜合性系統性林業產業,著眼于林木資源附加值的提升。調整林區結構必須作為林區創新管理的重點工作,在優化林區生產系統的同時關注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提升林區資源的觀賞價值,提升林區的社會影響力,也增強林區綜合發展能力,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林區經營管理中堅持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核心,合理運用林區資源確保生態平衡。我國林業相關部門必須在林區資源開發及林區規劃建設時自覺滲透生態性理念。林區生態平衡與林區經濟效益產值的增加是相互影響的,兩者的協同實現林區管理的優化,林區的可持續發展。

3.關注林區群眾需求,加強林區監管。新時期林區管理和維護的創新必須堅持人本理念,群眾需求的合理滿足是第一位的。適應群眾的意愿需求,積極維護林業改革成果,也確保林區創新管理實效的持久性。在具體的實施中要多管齊下,多方兼顧。其一預防為主。加強林區警力配備,從源頭上保障林區的安全與穩定。實現事后處置到事前預防的轉變。重視民生和社會制度建設,及時發現林區管理中的矛盾,問題,積極解決,降低損失。如針對林區中存在的濫伐與偷采行為,必須加強教育宣傳,激發群眾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群眾林區保護意識的強化帶動林區資源的保護。其二必須創新林區管理手段,創新思路,讓林區管理更多元,更靈活。從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轉為綜合性手段,法律的約束,經濟的調節,道德的約束,輿論的引導等,帶動林區的自我管理,部門集體發力。其三要加強林區的動態監管。妥善安排林區監管工作,消除林區環境破壞行為,巡檢人員巡檢中責任心強,及時發現林區管理中的異常情況,關注森林安全隱患等。林區對應的區域政府部門必須加大林區建設與管理投入,引入信息化林區監管系統和防火預警系統,做好林區動態性的監管。多管齊下,林區管理才能取得實效。

4.完善林區應急管理,加強演練宣傳。林區創新管理與維護必須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林區應急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推動建立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實現林區所在區域公安、民政、安監、藥監等部門的聯合,以信息化平臺,發動指令,一呼百應。要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在突發情況時,確保林區內常見應急物資如棉被、雨衣、帳篷等物資充足,可以滿足搶險救災的應急需要。必須以社區為單位,加強與駐地單位的聯合,確保各類救援物資的緊急調撥與支援。必須做好社會力量的動員。與當地的應急救援點取得聯系,確保應急救援設施及時到位,滿足林區群眾自救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強日常的應急演練。針對建筑施工安全,化學危險品,內澇,火災等突發事件必須加強日常應急演練,特別是重點林區,林區重點區域等,組織林區群眾開展應急演練,掌握基礎的逃生自救技術,也在不斷的應急演練中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開展安全巡講活動,針對地震防震減災,火災應急處理等開展專題安全培訓,分批次對各單位應急管理人員,林區治安人員等進行專題培訓。讓林區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三、結語

時代的不斷發展,林區管理與維護也存在諸多問題,只有順應時代趨勢,創新林區管理維護的思路和模式,林區管理才能取得實效,才能贏得群眾認可。本文基于我國林區管理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林區創新管理及維護的有效舉措,為林區的創新優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導與參考,也奠定林區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及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樹叢.國有林區改革要把保護生態放在首位[J].林業資源管理,2015(02):1-3.

[2]楊新華,張敏新.國有林區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生態經濟,2014,30(03):126-130+143.

[3]雷加富.關于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幾點思考[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6(05):143-146.

[4]王毅昌,蔣敏元.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管理體制改革構想[J].綠色中國,2005(08):41-44.

[5]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國有林區管理體制改革培訓考察團,蘇祖云.美國國有林管理體制對我國國有林區改革的啟示[J].林業資源管理,2012(03):1-5.

猜你喜歡
治理措施新時期
淺談城市交通擁堵困境的道路稅費治理措施
關于大氣污染形成分析及治理探析
反洗錢法規體系問題及建議
紫色土水土流失區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與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1980—1983年電影中的審美體驗
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新思路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