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變革對策

2019-05-03 13:55甲拉干落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年12期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

甲拉干落

摘要:小學數學新課改中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主要以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因而數學教師要了解當下小學生的成長訴求,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探索出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措施,樹立創新教學的理念,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變革對策

一、創設出多種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活躍度,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中,教師列舉出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小明寫完一篇作文用了四分之三小時,小蘭用了0.6小時。請問他們兩個誰寫得快呢?是怎么比較的?”部分學生很快想到了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的方法,之后組織學生共同探究分數與小數正確的互化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下分數化成小數的過程,教師檢查學生的轉化過程,再列出幾組數據讓學生進行轉化練習,給學生一點自由提問的時間,有的學生提出質疑:“有的分數可以化成無限小數,要怎么計算?”有的學生則問:“遇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情況時怎么辦?”教師一一解答他們的問題,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這節課的內容。

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合作探究的模式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之間產生思維上的碰撞,有助于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全面性,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教學難點進行合作探究,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快速突破學習難點,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比如六年級《比的基本性質》教學中,這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掌握化簡筆的基本方法。課堂導入部分先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思考:“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比與除法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讓學生猜想比的性質,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提醒所有學生都要驗證所在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猜想,記錄下驗證的結果,共同總結出比的性質,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合作探究的結果,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說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比的錢箱和后項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這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質。這樣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和概括,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趙辰.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變革[J].當代教研論叢,2015(08).

猜你喜歡
新課改小學數學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