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國家級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2019-05-04 13:51談維王碩郭冬梅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創新驅動

談維 王碩 郭冬梅

[摘要] 本文通過梳理火炬中心發布的相關政策及《中國火炬統計年鑒》(2015~2017年)的相關數據,著重分析了試點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發現政府正逐漸加大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的力度,大多數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定位比較明確,定位生物醫藥領域較多。集群總體上規模擴大,聚集效應顯現。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和大專及以上人才比重持續提高,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增強。專利授權率總體提升,創新產出質量提高。為今后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的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促進完善產業集群培育體系。

[關鍵詞] 創新型產業集群;創新驅動;醫藥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建設

[中圖分類號] F426.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3(c)-0176-05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relevant policy documents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issued by the website of 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elevant data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Torch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5-2017), analyzes the total quantity, field distribution, economic situation and innovation resource agglomeration of the pilot pharmaceutical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study finds tha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ilot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luster has expanded in scal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is obvious, the propor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the overall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a situation that the scale of individual industrial clusters is reduced, the profitability is reduc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is weakened.

[Key words]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Innovation drive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Industrial cluster construction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我國繼續大力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創新型產業集群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區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關于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而我國目前正處于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試點階段,因此對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現狀的研究恰逢其時、十分必要。

1 相關概念

1.1 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地緣現象。按照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中的定義,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1]。

產業集群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區產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產業集群化是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我國現有產業集群雖然整體相對集中,但個體規模較小、缺乏相互協作,產業發展尚未形成合力,集群效應不明顯。亟待打破彼此之間的行政壁壘,將現有分散的產業集群打造成有機統一的整體[2]。

醫藥產業作為融合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特殊性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醫藥大國,2020年有望躍居世界第一醫藥大國,但我國醫藥產業大而不強的矛盾日益凸顯,產業轉型需求倍增,升級形勢更加緊迫。在國家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下,醫藥行業發展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來加快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

1.2 創新型產業集群

我國科技部2011年起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制訂發展規劃、優化市場配置和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等措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以期提升區域和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根據科技部相關政策中的定義,創新型產業集群是指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以科技資源帶動各種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人才為主體,以知識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要內容,以創新組織網絡、商業模式和創新文化為依托的產業集群。是產業鏈相關聯企業、研發和服務機構在特定區域集聚,通過分工合作和協同創新,形成具有跨行業跨區域帶動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組織形態[3-4]。

2 我國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2.1 政策情況

為了促進“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的建設,科技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政策經歷了3個階段的遞進,最開始是政策的提出,初步落實之后又出臺相關政策進行了進一步完善。見表1。

2.2 建設情況

2.2.1 總體數量情況? 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截至到2017年底,科技部已分三批先后遴選出了61個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和91家培育單位[5-10]。見表2。

前兩批試點單位均是從培育單位里發展而來,先進行培育,培育至條件成熟符合試點要求了再進行試點。而2017年第三批29家試點單位中有9家是來自之前的培育單位,有20家則是未經過培育直接進行試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政府正逐漸加大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的力度,我國產業集群的綜合能力越來越強,無需進行培育,本身就能夠達到創新型產業集群的試點要求。也預示著未來政策導向有可能是條件成熟的集群無需先培育直接試點,也有可能是試點和培育同時進行。

2.2.2 試點單位的地區分布情況? 試點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相對比較成熟,其地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創新型產業集群地區分布情況,本文對試點單位的地區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61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及自治區。其中,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數量最多。各省平均3.21家。超過平均值的共有5個省份,涵蓋了35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占到總量的57.38%。見表3。從總體上看,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的地區分布表現出與經濟發展水平類似的地區分布特征[11]。

3 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

3.1 總體數量情況

截至2017年底,61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中,醫藥產業集群共有14家。

3.2 領域分布情況

本研究將醫藥產業劃分為化學制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和中藥四個領域。14家醫藥產業集群中,只專注于一個領域的有9家,涉及3個領域的有2家,涉及4個領域的有3家。綜合來看,大多數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定位都比較明確,符合創新型產業集群的構建意圖。定位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有9家,占全部試點醫藥產業集群的64.28%?,F階段,生物醫藥確實是未來的發展趨勢[12-13],廣泛引發了各個園區和企業的關注,但是在醫藥行業整個背景之下,強調特色優勢也是尤為重要的。尤其是在創新型產業集群這樣針對特色、優勢產業進行定位的產業集群建設工程中,應更加注重產業集群特色。

3.3 經濟狀況

根據研究目的和數據的可獲得性,本研究的數據來源是火炬中心發布的《中國火炬統計年鑒》(2015-2017)其中,2017年年鑒暫未收入2017年12月份公布的第三批29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的相關數據,以下研究只對年鑒中公布數據的7家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進行研究。

3.3.1 經濟情況? 2014~2016年,試點醫藥產業集群的營業收入總體穩步提升,集聚經濟效益明顯。部分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在增加之后有所降低[14-16]。集群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銷售利潤率呈穩步提升的態勢,銷售利稅率波動較大。見表6。

3.4 創新資源集聚情況

3.4.1 人員集聚? 2014~2016年,試點醫藥產業集群的從業人員數增長明顯,年均增長率略低于全部產業集群從業人員年均增長率。大專及以上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之比整體呈上升趨勢,略低于全部產業集群大專及以上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之比。見表7。

3.4.2 企業集聚? 2014~2016年,產業集群的企業總數增長明顯,試點醫藥產業集群企業總數的年均增長率為8.43%,高出全部產業集群企業總數年均增長率的3.94%。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明顯,高新技術企業占比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見表8。

可以看出,試點以來,大部分醫藥產業集群的總體規模變大,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大專及以上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之比和高新技術企業占比總體均成上升趨勢,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增強了創新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度[17-18]。個別產業集群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不明顯。

3.4.3 機構集聚? 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單個產業集群的內部協同方面,試點產業集群已有17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27家研究院所[14]。產業集群加強與科研院所等的創新合作,較大程度地匯聚了國內外創新要素。

多個產業集群的外部協同機制方面,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已有13個產業聯盟[14]。產業聯盟,是指推進集群內企業間的協同創新,圍繞產業鏈,制訂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協同相關創新企業共同發展。促使減少科研資源浪費,避免無序競爭[19]。

產業集群內部和外部協同機構共同發展,促進了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內的知識共享。不同產業集群之間的學習和網絡能力建設使得集群有效技術溢出,協同創新促使集群始終保持產業集群創新動力[20-21]。

3.5 創新產出

發明專利數量是體現產業集群創新產出水平的重要指標[22]。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以來,7家醫藥產業集群中,除通化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外,其他6家產業集群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總體呈上升趨勢。7家醫藥產業集群的專利申請量在2016年達到1176件[14-15],年均增長率為17.7%;同年專利授權量為588件,年均增長率為21.3%。兩項指標分別占71家產業集群比重達2.2%和3.3%。見表9。

創新產出的創新質量可以用專利授權率指標來衡量[23]。專利授權率指標由同一年的專利授權量/專利申請量得到。授權率主要衡量發明申請中授權的比例,能夠代表發明專利質量。根據我們的指標計算,從單個產業集群看,除本溪制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外,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專利授權率呈波動式增長。從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合計看,2014年試點醫藥產業集群專利授權率高達47%,2015年降至63%,后上升至2016年的50%,專利申請質量總體提升,創新產出的創新質量總體提高。

4 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政府正逐漸加大實施“創新型產業集群”工程的力度,未來建設導向有可能無需先培育直接進行試點,也有可能是試點和培育同時進行,條件成熟的產業集群直接進行試點。

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實施以來,總體上試點的醫藥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集群的經濟效益明顯,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持續提高,整體創新能力增強。產業集群內部和外部協同機制共同發展,促進了知識共享和有效技術溢出,促使集群始終保持持續創新動力[24-25]。且創新產出的創新質量總體提高。個別產業集群如本溪制藥創新型產業集群總體規模有所降低,通化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高新技術企業數有所降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不明顯。

強調品牌特色,發展差異化的產業集群才是真正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醫藥產業集群中,如昆山小核酸創新型產業集群,專注小核酸產業,是國內特色產業集群領域的領先者。在創新型產業集群這樣針對特色、優勢產業進行定位的產業集群建設工程中,應更加注重產業集群特色[26]。

[參考文獻]

[1]? 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 郭永海,從海燕,王春霞.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J].群眾,2018(14):28-29.

[3]? 關于印發《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并組織開展集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EB/OL].(2011-07-19).http://www.most.gov.cn/tztg/201107/t20110719_88353.htm.

[4]? 科技部關于印發《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2013-02).http://www.chinatorch.gov.cn/cyjq/tzgg/201302/2504dff950344925993b0fd667d6ae15.shtml.

[5]? “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J].中國高新區,2011(12):13.

[6]? 科技部關于認定第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的通知[EB/OL].(2013-07-02).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3/201307/t20130702_106869.htm.

[7]? 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發布2013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名單的通知[EB/OL].(2013-11)http://www.chinatorch.gov.cn/cyjq/tzgg/201311/0a6cde61595c405283b b406622dac7f4.shtml.

[8]? 科技部關于認定第二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的通知[EB/OL].(2014-12-22).http://www.most.gov.cn/tztg/201412/t20141222_117049.htm.

[9]? 科技部關于開展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的通知[EB/OL].(2017-12-13).http://www.most.gov.cn/tztg/201712/t20171213_136771.htm.

[10]? 關于開展2017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的通知[EB/OL].(2017-12).http://www.chinatorch.gov.cn/kjb/tzgg/201712/cf7b6fec61f9462fab486253937990bd.shtml.

[11]? 李橋興,李妍.我國醫藥產業的布局特征研究綜述[J].中國集體經濟,2017(36):71-73.

[12]? 陳遠鵬.生物產業加快集聚式發展[J].小康,2018(23):42-43.

[13]? 楊子潞,張光慧.產業價值鏈視角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研究——以大湘西地區為例[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34(3):24-27.

[14]?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火炬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

[15]?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火炬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16]?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火炬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鑒,2015.

[17]? 王明友.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與產業集群協同機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343.

[18]? 歐光軍,楊青,雷霖.國家高新區產業集群創新生態能力評價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8):63-71.

[19]? 柴珺芳,施海燕,孫國君,等.國內外醫藥產業聯盟研究綜述[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2,11(9):113-116.

[20]? 雷俊霞.創意產業集群知識共享的創新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5(5):180-181.

[21]? 李宇,王俊倩.產業集群技術溢出的正向利用機制與創新績效—兼論如何減小技術模仿等負效應[J].經濟管理,2015(3):23-31.

[22]? 朱巍,陳慧慧,張景,等.基于專利角度的創新投入產出績效比較研究——以北京、上海、深圳、青島、杭州等九城市為樣本[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5):77-86.

[23]? 范丹.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創新力分析——基于國內外專利分析的視角[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8,15(7):29-33.

[24]? 陳松洲.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形成機理及政府作用探析[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5,22(6):46-52.

[25]? 白素霞,陳井安.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演化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5(3):114-117.

[26]? 苗葳.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醫藥產業集群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17(8):12-13.

(收稿日期:2018-09-20? 本文編輯:蘇? ?暢)

猜你喜歡
創新驅動
信息生態平衡視角下創新驅動河北省制造業轉型升級研究
市政建材行業創新驅動戰略的研究
創新形勢驅動下高職院??蒲薪ㄔO探索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探析
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的SWOT分析與戰略選擇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創新驅動”打造山東經濟新格局
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的理論思考
創新驅動與我國創新生態研究
新常態下以創新驅動升級轉型的制度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