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氣復元膏方改善氣虛質病人整體機能的療效觀察

2019-05-05 09:24郭麗雯張曉天
安徽醫藥 2019年5期
關鍵詞:復元偏頗膏方

郭麗雯,張曉天

作者單位:1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32;2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上海 201203

由機體元氣不足導致的氣息低弱、機體與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的體質狀態被稱為氣虛質。馮娟等[1]對福建、浙江、湖南、山西、廣西5省市一般人群進行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平和質最多,約占34.64%;8種偏頗體質共占65.36%,其中陽虛質(14.80%)、濕熱質(13.09%)和氣虛質(11.98%)分居前3位。張珂等[2]對1 073例健康體檢人員的中醫體質分布規律進行調查分析,發現以氣虛質(26.18%)為多,其次為陽虛質(20.41%)、平和質(19.94%)。劉淼等[3]對亞健康體檢病人進行中醫體質分布調查,以平和質(22.55%)、陽虛質(22.45%)、氣虛質(17.94%)多見。辛海等[4]對社區慢性病人群的中醫體質分布進行調查分析,1 350例居民中平和質575例,偏頗體質中氣虛質人數最多(497例),其次為陰虛質(492例)和陽虛質(491例)。危凌云等[5]對7 882份中醫健康體檢報告中的中醫體質辨識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體質類型的兼雜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在單一體質類型中偏頗體質以陽虛質、氣虛質、濕熱質較為常見;在兼雜體質類型中氣虛質可能是除特稟質以外的6種偏頗體質的基礎體質。由此可見,在王琦教授的9種體質分型中,氣虛質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體質狀態。

氣虛質與疾病、健康均有密切的聯系。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多數人群的亞健康癥狀和疾病均與氣虛質有密切的關聯。例如,疲勞、反復感冒、慢性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同時,氣虛質人群多存在免疫系統功能紊亂的癥狀,機體的細胞因子與疲勞癥狀之間的關系密切,因而,氣虛質人群可出現疲勞狀態、免疫功能下降等[6]。辨體施藥是體質調養不可或缺一部分,中醫體質學中的“治未病”,就是講求通過調整偏頗體質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7-8]。膏方是我國防病祛病的一種傳統方法。臨床實踐證明膏方在調治偏頗體質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本次研究對氣虛質人群采用益氣復元膏方調節機體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門診的體檢者當中,選取1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80例氣虛質受試者分成兩組,對照組與治療組,各90例。納入標準:年齡范圍為20~60歲;按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9]中9種體質分型標準,確認為氣虛質;可伴有慢性疾病且研究期間服用固定治療藥物。排除標準:血液系統疾病病人、精神疾病病人、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病人、嚴重心腦疾病病人、同期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未能全程參與本次研究者、未按規定服用益氣復元膏者。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病人或其近親屬對研究方案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具有可比性(P>0.05)。

1.2 氣虛判斷指標[9]總體特征為元氣不足,主要表現為疲乏、氣短、自汗等;心理特征為內向不喜冒險;發病傾向為易發感冒、內臟下垂等;形體特征主要為肌肉松軟不實;病后病情易遷延,康復緩慢;臨床常見表現為語音低弱,氣短懶言,易疲乏出汗,精神不振,舌淡紅邊有齒痕,脈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不耐受風寒、濕邪。

表1 180例氣虛質病人一般資料的兩組比較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未服用任何藥物進行機體調整;治療組服用益氣復元膏方調理身體機能。益氣復元膏方基本組成:生甘草90 g、廣郁金90 g、枸杞子90 g、白人參90 g、西洋參90 g、醋柴胡90 g、廣陳皮90 g、黑芝麻100 g、大紅棗100 g、龍眼肉100 g、核桃肉100 g、蓮子肉100 g、桑寄生150 g、潞黨參150 g、全當歸150 g、淮山藥150 g、生炙黃芪各150 g、炒白術150 g、白茯苓200 g、生苡仁200 g、熟苡仁200 g。濃煎去渣后加入阿膠、鹿角膠各300 g,黃酒、白蜜各500 g(其中,糖尿病病人需用木糖醇400 g代替白蜜),融化后收膏。針對受試者的具體癥狀,可適當在此方的基礎上加入其它中藥材進行對癥調理。例如,化熱者加黃芩、黃連;津不足者加南沙參、北沙參、麥冬、石斛;兼瘀者加川芎、桃仁、紅花;易感冒者加白術、防風;失眠病人加磁石、洛神花、合歡花皮、玫瑰花、夜交藤、龍齒;便秘者加入麻仁、枳實;腰酸者加入寄生、杜仲、牛膝;久病需疏風通絡的病人可加入蜈蚣、全蝎。本次研究所用膏方均在冬至前后開始用開水沖服,早晚各1次,每次25 g,連服50~60 d。

1.4 觀察指標根據病人的疲乏、心慌氣短、自汗、精神不振,舌邊齒痕,喜靜懶言、易感冒、不耐受風寒、濕邪等癥狀,判斷病人的氣虛質改變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各指標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mcnemar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組的氣虛質癥狀改善情況經2個月的治療,發現治療組受試者的疲乏、自汗、精神不振、不耐風寒、易感冒方面的改善效果顯著,而在心慌氣短、喜靜懶言方面的改善效果一般,見表2。

表2 治療組90例氣虛質病人癥狀改善情況

2.2 服用益氣復元膏方前后治療組體質分型情況治療組服用益氣復元膏方后,病人的體質分類發生了改變,其中有26例從偏頗體質轉變成平和質或傾向于平和質;原來共90例氣虛質人群(包括單純氣虛質人群,以及以氣虛質為主、同時兼雜其他體質的人群)現變為15例,氣虛質受試者顯著減少(P<0.05);而其他兼雜體質中,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和特稟質受試者數量減少(P<0.05),而陰虛質、陽虛質和氣郁質受試者數量雖也有不同數量的減少,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服用膏方前后兩組體質癥狀評分對照組在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組在經過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治療組在服用膏方后整體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治療前兩組癥狀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月后,治療組癥狀評分明顯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治療組服用膏方后與對照組相比整體癥狀得到改善,見表4。

表4180例氣虛質病人的體質癥狀評分兩組比較/(分,±s)

表4180例氣虛質病人的體質癥狀評分兩組比較/(分,±s)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t值 P值例數90 90治療前142.63±25.45 143.58±25.27 0.251 3 0.801 6治療后143.15±25.87 131.28±22.65 3.275 0 0.001 1 t值0.135 9 3.438 6 P值0.892 0 0.000 7

3 討論

中醫體質學認為,體質是個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表現為結構、功能、代謝以及對外界刺激反應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性,對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傳變轉歸中的某種傾向性。它具有個體差異性、群類趨同性、相對穩定性和動態可變性等特點[10]。

中醫體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內容。我國有關中醫體質的論述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出現,但內容分布散亂,未形成專門的學科體系。上世紀70年代王琦教授在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研究的基礎上,在中醫體質理論體系中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理論?!巴蹒嗅t體質九分法”中,人的體質被分成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9種,并對每一種類型的形體、心理以及生理特征做出描述,同時詳細介紹了每種分型的病理反應和發病傾向。當前,王琦中醫體質九分法被廣泛應用于中醫的辨體、辨病、辨證診療模式當中。通過改善體質、調整功能狀態,實現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10]。疾病能否發生,主要取決于正氣的盛衰,而正氣的強弱和個體體質狀況密切相關。氣虛體質是許多疾病形成的內在基礎[11]。除特稟質以外的偏頗體質都可以由氣虛質衍生出來。因此在兼雜體質的辨體調理中不能忽視對氣虛質的早期干預,尤其是對于以氣虛質為主,兼雜其他偏頗體質的病人,更應以改善氣虛質為先。

表3 服用益氣復元膏方前后治療組90例氣虛質病人體質分型情況比較/例(%)

氣虛質的機體調理以補元氣、補氣健脾為主。本研究中所用的益氣復元膏方的的根源在于我國傳統醫學提出的補中益氣湯,另外,還借鑒了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的相關治療思想。在汲取我國傳統醫學精髓的基礎上實現了益氣固本、燮理陰陽、健脾復原的目的。膏方中以3參(白人參、西洋參、潞黨參)、1術(炒白術)、1芪(黃芪)為君,補中益氣之效顯著,并具有良好的健脾、養胃、祛濕的功效。以白茯苓、薏苡仁、淮山藥、蓮子肉共為臣藥,茯苓、薏苡仁雖為利水滲濕藥,但本方取其健脾理氣的功效;淮山藥平補肺、脾、腎,助君藥補虛益氣力;蓮子肉雖為固澀藥,在此取其補脾益腎之效,既能扶正治本,又能固攝治標。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使諸藥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當歸養血活血,協君藥中的3參、1芪以調益榮衛,滋養氣血;因現代人精神壓力大、易疲勞,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故佐以醋柴胡、廣郁金疏肝解郁,枸杞、桑寄生補益肝腎,補虛益精;并加入黑芝麻、紅棗、龍眼肉、核桃肉等食材調味,同時可以補脾益腎,共為佐藥。使以生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F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健脾益氣甘味藥能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可增加白細胞吞噬力,提高血凝素、T細胞比值和淋巴細胞轉化率[8];人參具有增強免疫、調節內分泌、抗氧化應激等多種藥理作用[12];西洋參具有延緩疲勞產生、加速疲勞消除和增強人體運動耐力的作用[13-14];黨參具有強壯、補血和降壓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還能健胃祛痰,增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促進乳糜吸收[15];白術能調節胃腸功能及運動,還能調節免疫、抗衰老[16];黃芪具有強心、抗氧化、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作用[17]。因此,益氣復元膏方中3參、1術、1芪的聯合使用具有調節免疫、抗疲勞的補益作用,能改善氣虛體制狀態、提高氣虛病人機體功能,從而達到“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起源于《黃帝內經》,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后防復”三種境界。中藥膏方具有良好的滋補作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膏方因其藥理緩和持久的特點,尤其適用于慢性病,諸如體力不支、精力不夠、術后康復的人群服用。它不單純是滋補強壯之品,同樣也是針對性強的一種中藥劑型[18]。本次研究中,通過對90例服用益氣復元膏方與90例未服用膏方的人群進行觀察,顯示益氣復元膏方能改善氣虛質病人的組疲乏、自汗、精神不振、不耐風寒、易感冒癥狀,對于心慌氣短、喜靜懶言癥狀也有一定改善效果,能有效促進氣虛質病人向平和質轉變。在氣虛質病人整體機能的改善方面,益氣復元膏方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導下,結合辨體施治,膏方對于改善偏頗體質,增強整體機能,提高人們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另外本次研究中,益氣復元膏方對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和特稟質也有一定改善,考慮益氣復元膏方中3參、1術、1芪益氣健脾,茯苓、薏苡仁利水滲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對痰濕質和濕熱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益氣復元膏方中3參、1芪能補中益氣,當歸養血活血,與參、芪聯用可滋養氣血,對血瘀質中氣虛血瘀的病人能起到改善作用;益氣復元膏方中多味健脾益氣甘味藥能調節免疫,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能幫助特稟質病人提高適應能力,減少過敏的發生。不過鑒于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兼雜體質病人的數量尚不多,今后可進一步觀察益氣復元膏方對其他兼雜體質的改善效果,為更大范圍內膏方養生對體質干預的研究提供更為客觀、更為科學的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復元偏頗膏方
溫脾散穴位敷貼聯合理中復元方對脾虛痰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
“效力”盲區VS尺度偏頗——淺析多元情緒下輿情處置的能力困境
名醫膏方補氣血
冬令進補有膏方
淺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與“接地氣”類節目的融合
理中復元方結合針刺法治療脾虛痰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
有一種膏方叫“量身定制”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蘇聯對華政策的偏頗
“復元與精神康復服務”研究專題
復元醒腦湯治療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