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周夢蝶的悲劇意蘊

2019-05-09 00:49靳文娟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1期
關鍵詞:莊周夢蝶意蘊

摘? 要:“莊周夢蝶”是《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則寓言,體現了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具有十分深邃的內涵。莊子追求美好的理想境界,可在“寡廉鮮恥”的時代是不被允許的,其“夢蝶”體現出了“人生如夢”之悲,“迷失自我”之悲,當莊周面對悲劇發現現實只是空夢一場時又是一悲。

關鍵詞:莊周夢蝶;悲劇意蘊

作者簡介:靳文娟(1993.4-),女,漢,山西省晉城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1-0-01

引言:

莊周夢蝶的寓言出自《莊子·齊物論》,在莊周夢蝶的故事中,莊周的思維跳躍于現實與虛幻之間,借夢抒發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詩意精神家園的希冀。同時這則故事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在莊周夢蝶的虛實之變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有待之悲”、在虛幻世界中的“無待之美”,以及夢醒之后的徹悟之真,給予我們深刻的人生啟迪與人生意義。

一、“莊周夢蝶”的悲劇意蘊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這是“莊周夢蝶”的故事,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悲劇意蘊。

(一)現實反差之悲

如果現實是美好的,莊周為何要做夢呢?是否現實對于莊周來說是壓抑的,那么夢就可能是莊周為了逃避現實而做的。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稟賦各異,將最終決定自己的眼界、命運。歷史建構心理,經驗積淀為先驗。任何理性化的東西都是源自于經驗性的社會生活。每個人都能做夢,為什么莊周夢到蝴蝶呢?莊子“玄之又玄”的“道”及其寓言內涵都絕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飽含情感經驗的心理意向。莊子所生活的現實是列國紛爭,“竊鉤著誅,竊國者為諸侯”。各種人物在社會尤其是政治舞臺上粉墨登場,竟相角逐。爭名于朝逐利于市,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以至于形成六親不認,寡廉鮮恥的社會情景。莊子父祖輩是為避“夷宗”之禍而背井離鄉遷居宋國蒙地的。據推測,莊周在楚國公族作亂十二年后,即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國。一個養尊處優的貴族家庭一下子淪為平民,流亡異國他鄉自食其力,必然是一個相當難適應的艱難過程。由此可見,幼年莊周生活在一種動蕩憂患的環境氣氛中。物質上的匱乏暫且不論,莊周那幼小的心靈過早承受過重的壓力,即是毋庸質疑的。莊周在抑郁寡歡中長大,這也說明了莊周為何夢蝶,為何逃避現實。面對社會規范,人類存在,自然奧秘這些人類面對的亙古困境,莊子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這是哲人的憂思,是一種對真理的探索的渴望??涩F實是殘酷的,更是逃避不了的。任莊周的深刻反駁,對混亂世道的智慧抗爭,也都無濟于事。他借夢蝶逃避現實的戰亂,“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他只愿沉溺于夢蝶的美好夢境中不愿醒來??涩F實終究是實際存在的,逃避現實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于是悲劇發生在莊周身上,夢可以做,但絕對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夢醒了,殘酷的現實仍然要面對。

(二)人生如夢之悲

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莊子卻以為不然,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莊周看來,他們都只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簡單的一個故事即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在夢醒時便覺人生的短暫與生命的易逝,很自然便有了一種失落的哀愁。這種想法想必只有莊周才能從中體悟,此外蝴蝶是一個象征,其超脫而浪漫的精神氣質,充滿自由而不受約束的情調,是莊子人格精神的映射??上Ц瘧K的它只是一個“夢”,理想如夢,人生更如夢。人醒了,夢碎了,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若人生都如夢,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

(三)迷失自我之悲

“莊周夢蝶”是莊子通過自身的體驗意在指出:夢境與現實容易混淆,最終迷失自我。物質的喪失可以再次創造,可是心靈的迷失呢,只能讓我們不禁發出悲劇的感嘆。莊子以“莊周夢蝶”的方式來思考存在時,當其在“人生如夢”的虛幻中迷失自我時,莊周便產生一種失落的哀愁。流露出“無家可歸”的感受:“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不隙,而不知其所終。熏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似是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1]。人在無限時空感中面臨的更深刻的矛盾是:他在領悟這個莫大無言的無限整體時,同時領悟到了自我生命的可悲與短暫。不辨蝶夢莊夢,不識夢境與真實,不正反映出莊子感覺個體渺小和類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無知而不自由的悲觀嗎?莊子認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2]。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認識事物是無窮,以有限的人生追求無窮的認識,必然會陷入困境。人永遠無法與無限相比,否則就會在夢境與現實邊緣迷失自我。

綜上所述:“莊周夢蝶”是莊子以執著追求自由,“以自然為宗”的理想境界而夢蝶,繼而產生種種悲劇因素。但莊周豁達的生死觀使他從迷失自我的悲劇中走出,看清了世俗的“有待”與人生如夢,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超越了有限的悲劇人生。

注釋:

[1]莊子.《莊子·田子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莊子.《莊子·養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參考文獻: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王先謙.莊子集解[M].上海 :上海書店 ,1987.

[3]李澤厚.歷史本體論[M].北京 :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2.

[4]劉方.生命 的詩性之思[M].北京 :當代 中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莊周夢蝶意蘊
Long-time evolution of charged grains in plasma under harmonic external force and after being withdrawn
圍觀莊周
莊周夢碟
荷塘美
歷史課點評的意蘊
史樟《莊周夢》與元初政治
論秦觀詞的感傷意蘊
十月
意蘊難求
《馬嵬》(其二)頷聯意蘊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