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二孩、延遲退休對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以生育保險和職工醫保合并實施為背景

2019-05-11 07:47薛惠元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19年5期
關鍵詞:城鎮職工赤字增量

殷 俊,田 勇,薛惠元

(武漢大學 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一、引言

自1998年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職工醫療保險在解決城鎮職工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職工醫療保險覆蓋人群的不斷擴大,醫療保險基金結余也日益增多,截至2017年,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群達29 532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12 971.7億元(統籌基金累計結余7 772億元),職工醫保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民生安全最為重要的“防護墻”之一,如何實現職工醫療保險的可持續發展,保障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安全運行,成為解決我國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

由于我國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采用現收現付制的籌資模式,其更容易受到人口老齡化的沖擊。雖然當前我國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達7 772億元,職工醫療保險財務狀況較為樂觀,但在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將面臨嚴重的支付危機。為了緩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未雨綢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組合。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并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做了明確規定,2017年《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方案》(國辦發〔2017〕6號文件)決定實施生育保險基金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合并。那么這一系列的政策組合能有效緩解我國職工醫療保險的支付危機嗎?這些政策的作用效果又將有什么差異?政策效果將在什么時候顯現并持續多長時間?本文將通過建立人口預測模型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精算模型對這些問題進行回應,同時進行政策效果評估也能為我國后續的政策安排提供有益建議,這對于保障我國的民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采用人口預測模型和醫療保險精算模型來評估生育政策調整、生育保險政策調整、延遲退休政策對我國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文中所有的生育保險政策調整均指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測算政策調整對我國職工醫療保險赤字出現的時間以及規模的影響,并估算各個政策在減小統籌基金赤字規模中的貢獻度以及政策發揮的時間跨度。本文以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獻回顧;第三部分是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影響的機制分析;第四部分是醫療保險精算平衡模型的建立;第五部分是模擬測算結果與分析;第六部分是結論與建議。

二、文獻回顧

人口是影響養老保險基金和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最為重要的參數,生育政策調整和延遲退休都會對人口結構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目前國內關于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影響,在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后,部分學者及時跟進研究,探討了“單獨二孩”政策和延遲退休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影響。曾益、于洪等研究認為,“單獨二孩”和延遲退休政策組合有助于緩解職工養老保險的支付壓力,能有效改善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1-2]。在2015年國家正式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后,唐運舒等及時跟進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對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3]。

除了探討政策變化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外,一些學者也嘗試探討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變化對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的影響。曾益等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分析了“單獨二孩”政策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影響,認為“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不能提高城鎮職工醫療統籌基金的支付能力,但是能夠改善基金的財務狀況[4]。在“全面二孩”政策推出后,曾益等進一步探討了“全面二孩”政策對城鎮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的影響,研究認為“全面二孩”能有效降低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赤字[5]。張心潔等則探討了生育政策調整對我國新農合基金可持續運營能力的影響,研究發現,從長期看生育政策調整能夠改善新農合基金的財務狀況,但是短期的效果并不顯著[6]。在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并后,張心潔等進一步探討了“全面二孩”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負擔的影響,再次證實“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7]。同時曾益等人也研究了延遲退休政策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狀況的影響,認為延遲退休能夠極大改善我國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困境[8]。國外學者關于醫療保險的研究主要側重于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險基金的沖擊,特別是人口老齡化推升了醫療費用的增長。Lubitz、Bohn等人認為人口老齡數的增加會推升醫療費用的增長,導致醫療保險出現支付困難[9-10]。Buchner等認為老人醫療花費在數量和增長速度上都快于年輕人,醫療費用隨年齡的增長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11]。人口老齡化推升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在國外學術界已經形成共識。

在2017年我國實施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以后,相關學者及時跟進了研究,從兩險合并的視角來探討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黃國武等探討了兩險合并后的籌資機制以及發展路徑問題,但是并沒有探討兩險合并后的整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12]。

由當前已有研究可以看出,關于生育政策調整和延遲退休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影響的研究已經比較完善,同時曾益、張心潔等學者也對生育政策、延遲退休對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但這些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處:第一未考慮生育政策與退休政策組合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而僅僅分析了單個政策的影響,第二未考慮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背景。而目前黃國武等人雖然研究了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路徑以及潛在風險,但是仍未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進行預測,更沒有考慮“全面二孩”和延遲退休的影響,這為本文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發展空間。因而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創新性:第一,綜合考慮生育政策調整、延遲退休的政策組合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影響;第二,分別測算生育政策調整、生育保險政策調整、退休政策調整在緩解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缺口中的貢獻度;第三,在生育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背景下測算生育保險的支出情況以及合并實施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

三、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影響的機制分析

(一)生育政策、退休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決定》(國發1998(44)號文件)的規定,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作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劃定各自的支付范圍,分別核算,不得相互擠占,個人賬戶主要用于支付門診費用,也用于支付起付線以下封頂線以上的住院費用,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和繼承,個人賬戶資金一旦用完,就需要患者自負,因而不會處于赤字狀態,討論個人賬戶的精算平衡也就沒有意義,因而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精算平衡。按照我國醫療保險的繳費規定,退休職工不用繳納醫療保險費,而人口結構又是影響我國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最為重要的因素,要實現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就必須增加繳費人口,對生育政策進行調整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未來勞動力人口(也即潛在繳費人口)。由于我國退休職工不用繳納醫療保險費,則延遲退休也能夠增加繳費人口,減少不用繳費就享受職工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口數目,從而改善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

(二)生育保險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除了通過增加繳費人口來改善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以外,還可以通過制度整合、實現不同制度間的資源調劑的方式來實現基金的收支平衡。我國的生育保險目前存在較大結余,把生育保險基金與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合并一方面可以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面,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制度間的調劑余缺,通過生育保險基金與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互濟來實現基金的收支平衡。因而要平衡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可以通過增加繳費人口和實現不同制度間的基金共濟兩種方式來實現。第一種方式即增加繳費人口的方式是當前學界研究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而第二種方式即通過基金共濟的方式當前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則試圖通過增加繳費人口和基金共濟兩種方式來研究政策變化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圖1 政策調整對職工醫?;鹗罩胶庥绊懙臋C制分析

四、醫療保險精算平衡模型

(一)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模型

i年的醫療保險基金收入=i年在職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i年職工在崗社會平均工資×固定繳費率×劃入統籌基金的比例,Pi表示第i年在職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Ii表示i年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g表示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C1表示醫療保險的繳費率,C2表示生育保險的繳費率,p表示劃入統籌基金的比例,則i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入Ai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Ai=Pi×Ii-1(1+g)×C1×p+

Pi×Ii-1(1+g)×C2

(1)

i年的醫療保險基金支出=i年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在職職工+退休職工)×i年職工人均住院費用×i年職工住院費用報銷比例+i年生育保險享受人數×i年生育保險人均補償額度,Pi表示i年在職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人數,Ri表示i年退休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人數,Ei表示i年職工人均住院費用,u表示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f表示職工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Fi表示i年生育保險享受人數,Hi表示i年生育保險人均補償額,h表示生育保險人均補償額增長率,則i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支出Bi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Bi=(Pi+Ri)×Ei-1(1+u)×f+

Fi×Hi-1(1+h)

(2)

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當期余額Ti的計算公式為:

Ti=Ai-Bi

(3)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決定》(國發1998(44)號文件)的規定,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計息辦法如下:當年基金籌集的部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上年結轉的基金本息,按照3個月整存整取的利率計息,設當年籌集基金的利息為r1,結轉基金的利息為r2,則第i年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滾存余額Gi的計算公式為:

(4)

Ti表示第i年的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短期收支余額,當T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不抵支,出現赤字;當T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相抵,實現短期平衡;當T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大于支,實現短期盈余。Gi表示第i年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長期累積余額,當G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長期收不抵支,出現缺口;當G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實現了長期的收支平衡;當Gi>0時,表示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實現了長期收支盈余。

(二)參數設置

1.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本文以“六普”數據為基礎采用隊列組元法對我國2010—2060年的城鎮人口進行預測,并設置當前我國的城鎮失業率為5%[注]根據我國首次披露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的數據,2014年為5.1%,2015年為5.1%,2016年為5%,2017年的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根據魏謹瑞的研究,本文設定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每下降1%,失業率將上升0.5%[13]。關于經濟增速的預測本文采用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的預測并根據當前情況進行修正,2017—2020年經濟增速年均為6.5%,2021—2030年為5.5%,2031—2040年為4.3%,2041—2050年為3.5%,2051—2060年為2%,因而可以根據失業率計算出2017—2060年我國的城鎮就業人口。本文假定參保者20歲開始參加工作,則20歲至退休年齡階段的就業人口均視為潛在參保人口,2016年我國在職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率為52.4%,結合往年參保率的增長情況,本文設定我國在職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率每年增長2%直至達到100%的全覆蓋,退休職工參保率采用同樣的設定。

退休年齡是影響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參數,“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堅持的原則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以及“區分對待,分步實施”[14]。本文依據人社部延遲退休原則以及參考于洪等人關于延遲退休方案的設計設定了如下延遲退休方案:自2022年起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女性每2年延遲1歲,直至男性與女性在2041年實現同齡退休;從2042年起,男性和女性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56年達到65歲退休。

2.總和生育率。生育率的變化是體現生育政策變化最為重要的特征,本文主要采用學術界當前普遍采用的總和生育率指標來表現生育率的變化。對我國未來總和生育率的預測需要首先確定我國當前總和生育率水平,當前我國真實的生育水平在學術界存在很大爭議,學界普遍對六普數據公布的婦女TFR低至1.18的數據表示質疑,認為存在較為嚴重的漏報情況,楊凡、崔紅艷等普遍估計2010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5以上[15-16],郭志剛估算出的總和生育率也接近1.5[17],另外各省計生委自估的總和生育率19個省份的生育水平在1.5以上,因而本文依據當前學術界的主流結論把我國當前真實的生育水平定為1.5,在確定當前總和生育率的基礎上采用“四二一”家庭微觀仿真模型對未來的總和生育率進行預測。

圖2 不同退休、生育政策下勞動年齡人口和退休人口規模估計

3.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率以及劃入統籌基金的比例。本文假定我國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持平,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仍然采用吉姆·奧尼爾的預測并根據當前情況做出修正(同上)。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決定》(國發1998(44)號文件)的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由職工與用人單位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的繳費率應該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因而本文設定繳費率C1為6%,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方案的通知》(國發(2017)6號文件)的規定,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一征繳。試點期間,可按照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之和確定新的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率,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由于生育保險繳費全部由用人單位繳納且不需要劃入個人賬戶,本文仍然將生育保險繳費單獨列出,根據“十三五”規劃建議,我國需要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其中生育保險繳費率下調0.5%,下調前我國的生育保險繳費率一般在1%左右,因而本文將生育保險的繳費率C2設置為0.5%。根據國發1998(44)號文件的規定,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30%劃入個人賬戶,則其余的70%進入統籌賬戶,本文設定劃入統籌基金比例p為70%。

4.人均住院費用以及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由2013年全國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數據可知2013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次均住院費用為12 467元(次均報銷費用+次均自付費用),對比2008年第四次衛生服務調查次均住院費用年均增長3%左右,因而本文按照年均3%的增長率計算獲得2016城鎮職工參保人員的次均住院費用為13 663元,2016年參保人口的平均住院率為16.7%,人均住院費用等于次均住院費用乘以平均住院率[18],從而計算獲得2016參保職工的人均住院費用為2 254元。根據何文炯等的研究,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一般比實際平均工資增長率高1%[19],則本文假定未來我國人均住院費用增長率比社平工資增長率高1%。根據第五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的數據可知,2013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職工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為68.8%,當前我國職工醫保在起付線以上的報銷比例一般在80%左右,由于本文不考慮起付線且我國醫療保險報銷制度日趨成熟穩定,本文設定未來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為68.8%。

5.生育保險享受人數、生育保險人均補償額以及生育保險人均補償額增長率。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生育保險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所需資金從職工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生育醫療費用的報銷以及生育津貼的領取主要發生在生育前后,因而本文以當年城鎮新生人口數量來表示生育保險的享受人次,由于2016年生育保險享受人次占新生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82.99%,且年均增長率達22.31%,因而本文假定2017年新出生人口即為當年生育保險的享受人次。生育保險的次均補償額等于當年的生育保險基金支出除以生育保險的享受人次,通過計算過去8年次均生育保險支出可以得出年均增長率為2.7%,因而本文假定未來我國城鎮職工次均生育保險支出的增長率為2.7%。

6.銀行利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歷年存款利率數據,選取2008年以來的數據并進行加權處理,從而獲得我國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8%,三個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為2.38%。

五、模擬測算結果與分析

根據精算模型和相關參數假設,本文對2017—2060年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狀況進行了模擬測算。從表1中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調整和退休政策調整均會對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短期收支平衡和長期收支平衡狀況產生影響,政策調整可以有效遲滯基金赤字出現的時間,但不會從根本上扭轉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在未來出現收不抵支的狀況。

表1 生育政策、退休政策對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

注:測算結果包含生育保險基金并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部分。

(一)生育政策調整的模擬分析

從圖3中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調整對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短期和長期收支平衡都會產生影響,但是對結余規模的影響并不大。在不進行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調整的情況下,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將在2035年出現年內收不抵支的狀況,當年的年內赤字規模將達到142億元,且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累積余額將在2045年出現赤字,赤字規模達到8 898億元。在對生育政策進行調整,實施“全面二孩”的情況下,本文測算得出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短期赤字和累積余額赤字仍然將在2035年和2045年出現,只是赤字規模有所下降,年內赤字規模下降4億元達到138億元,長期累積余額赤字規模下降5 369億元達到3 529億元。以下測算結果包含生育保險基金并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部分。

圖3 生育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短期和長期收支平衡的影響

從政策調整所產生的基金增量效果來看,對比政策不變時,生育政策調整會導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短期結余增量和累積結余增量均呈現上升趨勢,短期結余增量上升幅度較小,累積結余增量上升幅度較大,但是政策效果需要在2035年才開始顯現。到2060年,由于進行生育政策調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短期結余將會增加1 524億元,基金的累積結余將會增加26 061億元。

圖4 生育政策調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積增量

(二)退休政策的模擬分析

從圖5中可以看出退休政策調整會對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短期和長期收支平衡產生影響。從基金的短期結余來看,在不推行延遲退休的情況下,基金將會在2035年出現收不抵支的狀況,當年赤字規模達到142億元,如果延遲退休,短期赤字出現的時間將會延遲到2044年,當年赤字規模達到867億元;從基金的累積結余來看,在不推行延遲退休的情況下,長期赤字將會在2045年出現,赤字規模將達到8 898億元,如果延長退休年齡,長期赤字出現的時間將會遲滯到2059年,赤字規模將達到15 372億元。

圖5 退休政策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短期和長期收支平衡的影響

從政策調整導致的基金增量來看,短期增量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到2060年,由于推行延遲退休導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增量達到21 661億元,而累積余額的增量規模則相對較大,2060年累計余額的增量由于延遲退休將達到478 556億元,從增量規模來看,無論是短期增量還是累積余額增量,退休政策調整所導致的基金結余規模的增加都要大于生育政策調整所導致的基金結余規模的增加。

圖6 退休政策調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積增量

(三)生育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影響

如果控制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變量,只考察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從圖7中可以看出,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醫?;饡β毠めt?;鸬亩唐诤烷L期收支平衡產生重大影響。在不進行政策調整的情況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將會在2032年出現年內收不抵支,赤字規模達614億元,累計余額也將在2040年出現赤字,赤字規模達1 190億元;如果將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不變),基金的短期赤字將在2035年出現,赤字規模達142億元,基金的長期赤字將在2045年出現,赤字規模達8 898億元。

圖7 生育保險調整對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短期和長期收支平衡的影響

從生育保險基金并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基金增量來看,無論是短期增量還是長期增量,基金增量規模都在逐步擴大,長期增量的增長幅度更大。到2060年,由于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將導致基金的短期增量達到5 973億元,長期增量將達到159 178億元。

圖8 生育保險調整的短期增量和累積增量

(四)政策調整對醫療保險基金平衡的貢獻度

本文通過計算生育政策貢獻度、退休政策貢獻度以及生育保險政策貢獻度來分別反映生育政策、退休政策變動以及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對職工醫?;鹗罩胶獾挠绊?。生育政策貢獻度是指退休政策和生育保險政策不變的情況下,生育政策調整所產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變動(即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生育保險政策均變動)的基金增量的比例;退休政策貢獻度是指在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險政策不變的情況下,退休政策變動所產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變動的基金增量的比例;生育保險貢獻度是指在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不變的情況下,由于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所產生的基金增量占所有政策變動的基金增量的比例,本文在這里所計算的基金增量均是累計余額的基金增量。

從圖9中可以看出,2017—2060年生育政策的貢獻度和退休政策的貢獻度均逐步增加,但是生育政策的貢獻度一直較低,退休政策的貢獻度所占的比例較大,而生育保險的貢獻度則逐年降低,但是所占比重仍然較大。在2017—2038年,生育保險的貢獻度最大,退休政策的貢獻度次之,生育政策的貢獻度最??;2039—2060年退休政策的貢獻度逐步占據主要地位,生育保險的貢獻度則逐步降低,但是仍然占有較大份額,生育政策的貢獻度一直較小。由此可知,退休政策的調整和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將會有效緩解我國職工醫?;鸬氖罩笨?,而生育政策調整的作用則比較微弱。

圖9 生育政策、退休政策、生育保險政策調整對于減小統籌基金赤字規模貢獻度的變化

(五)政策調整對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影響

當前我國已經對生育政策做出了調整,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生育保險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已經進入試點階段,延遲退休政策尚處于論證階段。通過前面的論證,本文發現當前已經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對于緩解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缺口效果有限,如果只進行生育政策調整,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出現缺口的時間并不會改變,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基金赤字的規模,截止2060年,由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會將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的年內赤字規模和累計余額赤字規模分別降低1.48%和2.42%。假設單獨推行延遲退休政策,退休年齡的推遲會將基金年內赤字和累計余額赤字出現的時間分別推遲5年和9年,至2060年由于延遲退休會導致基金年內赤字規模和累計余額赤字規模分別下降35.69%和60.20%。假設單獨實施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政策,本文發現政策推行會將基金年內赤字和累計余額赤字出現的時間分別遲滯3年和5年,年內赤字規模和累積余額赤字規模則分別降低11.01%和23.42%。

由于現在已經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且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已經開始試點,本文設計了“全面二孩”政策與生育保險政策調整組合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延遲退休政策和生育保險政策調整組合這兩種政策組合方式,研究發現“全面二孩”政策與生育保險政策調整組合可以有效遲滯年內赤字和累計余額赤字出現的時間為3年和5年,基金的年內赤字規模和累計余額赤字規模分別降低13.82%和27.25%;如果對生育政策、退休政策以及生育保險政策均作出調整,則可以有效遲滯年內赤字和累計余額赤字出現的時間為14年和20年,年內赤字規模和累計余額赤字規模分別下降54.08%和98.94%。由此可知,單獨推行某一項政策對于緩解職工醫?;鹑笨诘淖饔煤苡邢?,特別是當前已經推行的“全面二孩”政策對于緩解基金缺口的影響極其微弱,鑒于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已經開始試點,要盡快推動兩險合并實施在全國的開展,同時盡快推進延遲退休政策的推行,且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時間要盡可能的拉長。

表2 不同政策及政策組合的效果

六、結論和建議

通過前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生育政策調整、退休政策調整以及生育保險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能夠有效緩解基金收支缺口,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未來基金的收支不平衡問題,只能遲滯未來基金缺口出現的時間以及降低基金赤字規模。

2.在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將會在2032年出現短期赤字,并在2040年出現長期赤字,當前已經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只能在預測期內使短期赤字和累積赤字額度降低1.48%和2.42%。如果把生育保險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則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短期赤字規模和累積赤字規模在預測期內將降低13.82%和27.25%。如果在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險政策變革的基礎上,實施延遲退休政策,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短期赤字規模和累積赤字規模在預測期內將降低54.08%和98.95%,將極大緩解我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支付壓力。

3.當前已經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對于減小統籌基金赤字規模的貢獻度只有2.44%,已經開始試點的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政策對于減小統籌基金赤字規模的貢獻度達到23.67%,而處于論證階段的延遲退休政策對于降低統籌基金赤字規模的貢獻度高達60.85%。

4.2039年前減小醫保統籌基金赤字規模的主要手段是生育保險政策變革,但其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減弱,2039年后減少統籌基金赤字規模的主要手段是延遲退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作用逐步增強。由此可以看出,盡管這些政策變革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醫保統籌基金的支付危機,但是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統籌基金的財務狀況,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盡快推行這些政策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在“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明顯,作用及其有限的情況下,一方面要盡快推動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政策在全國推廣,另一方面國家層面要盡早拿出延遲退休方案,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下盡快實施延遲退休??梢灶A見的是,政策推行的越晚,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未來面臨的支付壓力越大。

猜你喜歡
城鎮職工赤字增量
導彈增量式自適應容錯控制系統設計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全現款操作,年增量1千萬!這家GMP漁藥廠為何這么牛?
“價增量減”型應用題點撥
彌勒市總工會:抓緊抓實城鎮職工解困脫困工作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互信赤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