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地區玉米抗旱減災栽培技術研究

2019-05-22 09:32譚蕓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耕種高原地區田間管理

譚蕓

玉米作為一種適應能力較強、產量較高、營養價值豐富、種植適應能力強、可種植范圍廣闊、增產潛力巨大的農作物,在我國較多地區得以廣泛種植,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玉米加工后可制作成多種類型產品,為農民增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高原地區玉米抗旱減災栽培的重要作用分析

過去在高原地區進行玉米的種植,通常種植面積很大,但玉米的產量卻相對較低,但隨著我國農業發展和進步,各種優質的種植技術和手段也被應用在了高原玉米種植實踐當中,這種情況也逐漸有所好轉,特別是近些年來,通過對玉米進行嚴格選種、建設水利工程和培育玉米優秀品種等相關操作,有效提高了玉米的抗旱能力和抗寒能力,減少了因為自然環境惡劣而導致玉米產量不理想的問題發生,為玉米種植在高原地區的發展和優化提供了有效的科學技術支持。高原地區玉米抗旱減災栽培技術總體來說,主要是通過對科學的管理方式,先進的栽培技術、合理的用藥時間和優質種子選擇等多個方面進行控制,最終實現玉米增產增收的目的。

二、高原地區玉米抗旱減災栽培技術研究

(一)玉米品種的選擇

在高原地區種植玉米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選擇能夠更好使用種植環境的玉米品種。按照種植所在區域具有的氣候特征和規律進行分析,通常在海拔較高地區應選擇耐旱性和耐旱性強的品種進行種植。結合種植區域范圍內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作為依據選擇相關玉米品種,具體操作標準為在不超過兩千米的區域范圍內選擇玉米中熟或者晚熟的品種,例如可以選擇雅玉889或者靖豐8號。如果種植范圍超過參照區域兩千米以外,則應該結合地膜覆蓋技術進行具體種植,品種應選擇中熟或者晚熟型品種,如果種植范圍以及超出2.2千米,及時能夠結合地膜覆蓋技術進行種植,也需要選擇早熟或者中熟的玉米品種,此類品種包括森玉1號和足玉5號等。

(二)春秋整地技術研究

在高原地區進行玉米種植,整地屬于一項必不可少的種植程序,通過科學整地可以有效的解決高原地區春旱問題,從而有效提高玉米幼苗的成活率。在高原地區,受到自然環境影響,通常大部分種植區域的降水量不超過1.2米,并且降雨的分布并不均勻。每當春季到來,土壤增發量更大,所以春旱問題在高原地區尤為嚴重,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非常不利于玉米的保苗和成活。通過使用深耕整地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土壤中含水量,對于高原地區土地水含量匱乏的情況能有明顯的緩解。整地時間主要包括春秋兩個季節,如果在秋季進行整地,需要盡量在十月之前完成深耕,整地的深度應保證在0.22m~0.23m的范圍之內,開春以后,在進行玉米播種之前,需要進行春季整地,春季整地需要注意的是,整地效果需要滿足平、凈、細等要求。

(三)玉米播種育苗技術研究

根據高原地區特有的氣候情況以及耕種狀況,進行玉米播種需要盡量保持在3月30日到4月20日之間,如果播種時間過早,可能會發生玉米爛種的情況,如果播種時間晚于此范圍,玉米收獲季節可能會因為高原地區的氣溫已經非常低,導致玉米沒能完全成熟,產量無法得到保證。在高原地區進行玉米耕種,對于有效緩解春旱災情的辦法有催芽坐水,這項耕種技術在抗旱減災、提高玉米成活率方面能夠起到較的效果。在高原地區,春天土地通常較為干旱,氣溫較低,這種氣候及條件直接導致種子發芽過慢,通過使用該項耕種技術,能夠保證玉米的出苗提前三到五天,同時,玉米的成熟期也會相應提前五到七天左右,經調查發現,玉米增收能達到百分之十以上。在使用這項耕種技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催芽坐水的用水量需要保證在2噸到4噸之間。

(四)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研究

通過使用玉米移栽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玉米的抗旱減災性。通常在玉米苗達到三葉一心之后,既可進行幼苗移栽,在進行移栽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幼苗根部施加肥料,并注意及時進行地膜覆蓋。同時,玉米幼苗的移栽密度和玉米所種植的土壤及玉米品種成熟期有一定的關系,例如一些中晚熟的玉米品種,如果在土質優良的地區種植,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幼苗的移栽距離可以控制在1.3米左右,玉米的株距可以控制在0.25米左右,每畝的玉米株數可以達到4000株以上。

(五)玉米種植搶墑覆膜技術研究

搶墑覆膜技術是解決土地干旱問題的有效辦法,在高原地區,特別是沒有抗旱條件的種植地區,應該選擇在土干、種干、肥干的條件下進行耕種,待雨雨水來臨,土壤水分達到種子發芽要求儲量后,及時進行覆蓋地膜保墑,在每個塘膜上應打1個小孔,再進行細土的覆蓋,從而有效的減少水分蒸發,并且能夠達到有效收集雨水和預防高溫燒苗的效果。如果耕種地區處在高原無雨地區,將可能導致玉米耕種顆粒無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使用開溝等雨抗旱播種法。應用這種耕種技術通常需要按照玉米的耕種行距,使用犁進行開溝,待降水達到15mm左右后,開溝過后的溝邊緣土壤中含水部分將達到2~3cm左右,利用這一階段將玉米播于溝內,再將溝邊的濕土覆蓋在種子之上,能夠有效提高玉米出苗率。

(六)玉米種植田間管理技術研究

在高原栽培的過程中,合理施肥屬于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工作內容。施肥能有效改善土壤養分結構,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氣性,從而提高玉米種子生長環境。另外,田間管理還包含了病蟲害防治和以除草等,通過運用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能有效提高玉米產量。

綜上所述,在高原地區進行玉米種植,應注意玉米品種的抗旱、耐寒能力,采用科學的抗旱建造技術,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產量,提高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使玉米作物的種植為當地農民創造更高的收入。

(作者單位:654100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猜你喜歡
耕種高原地區田間管理
秋夜
無花果田間管理
“誰來耕種”之問真的無解?——集約經營之后,榆陽農民如同“甩手掌柜”
時尚耕種——種植自己服裝的人們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耕種者
AV500系列無人直升機在高原地區完成試飛試驗
高原地區流感病毒培養的條件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