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的路徑分析

2019-05-27 10:36王利敏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5期

摘 要:機關部門作為高校發展進程中的中樞組織,其作風建設關乎高校未來。雖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機關作風建設進程取得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由于傳統思想等因素的限制,部分高校作風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加強與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路徑是符合高校辦學、教學、管理需求的有效措施,文章通過對高校機關工作存在不足與作風問題的分析,提出當前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的具體解決路徑,期為高校機關作風可持續良好發展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機關作風;有效建設;作風管理機制

自黨的十八大報告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作風建設不斷推進,在中國共產黨的引導下由上到下深化改革路徑,積極開展黨和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在活動開展的實際過程中,為避免作風問題反復出現,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作風建設的有效性、長期性和針對性,改進作風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深層次矛盾。

一、當前形勢下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高等院校機關作風作為關乎機關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和管理中樞,是學校管理環節的核心要素,是決定高校機關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發展潛力以及工作效率的集中體現,其中涉及機關部門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體制和流程、績效考核、崗位配置等環節,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實際過程具有難度大、范圍廣等特點。

(一)高校領導干部對機關作風建設重視度較低

高校部分領導干部階層與工作人員對作風問題重視度低,無法合理解決工作作風建設與業務間的關系,過于重視業務工作內容而忽略作風建設,甚至部分人員毫無作風建設意識,將二者視為毫無關系、單獨存在的工作環節,從根本上阻斷了領導干部本職工作與機關作風建設的內外聯系。

(二)高校機關領導實際工作不符合基層員工需求

由于我國高校辦學質量和教學質量整體上的不斷提高,機關領導干部與工作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導致實際工作難以深入基層,與學校教師、后勤等職工當面交流頻率較低,無法從教師人員、后勤人員等學?;鶎訂T工的角度考慮問題,致使機關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簡單化現象嚴重,服務態度、理念、方式、內容、意識等方面不符合基層需求。同時,部分高校機關受官僚主義思想影響嚴重,無法實現具有實質意義的從管理到服務的根本改變。

(三)高校機關部分人員受本位主義思想影響嚴重

由于高校機關管理人員能力有限,實際工作中本位主義思想現象尤為嚴重。在我國當前形勢下,科技水平與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大局觀成為各領域長久可持續發展前提。然而,在部分高校機關工作中,普遍存在以部門利益為中心、以獨立部分發展為根本現象,不顧及高校整體利益,無視學??沙掷m性長遠發展,難以端正自身位置,并且對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處理不得當,缺乏科學性解決問題能力。

(四)高校機關工作人員受傳統思想理念束縛嚴重

在我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作用下,機關部門工作人員思想開放度較低,陳舊觀念向先進理念轉變速度緩慢,無法有效對新型問題、突發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受傳統方法條框制約,考慮問題層次深度、范圍、角度均存在一定不足。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其問題主要表現于機關工作人員統籌與規劃無從下手,考慮基層問題不全面。部分高校機關領導雖然對新方法、新理念具備一定實踐基礎,但是缺因怕犯錯、怕失誤不敢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進而形成高校機關工作的“不惹事、不成事”的無作為現象。此外,高校機關工作深入不夠細致,具體工作有計劃無落實、有要求無監督,對于學校和相關部門上層領導指示性文件與會議精神存在應付現象,缺乏認真學習的積極性,深層調研工作較少,在開拓進取的道路上滿足于現狀,不結合實際情況抓落實,會議精神與上級要求僅體現在精神層面,缺乏具體措施,形式主義嚴重。

二、當前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的路徑

(一)以健全制度為主導,加強高校機關作風建設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作用下,我國高校大幅增加招生范圍,高等教育發展形式樂觀,大量高校從基本規模上發生巨大變化。在上述背景下,高校機關工作內容不斷增加、任務量日減增多,隨之為滿足工作需求,高校機關人員不斷整合與擴充,但在受市場人才輸出限制,人才緊缺、人才能力不足等成為高校機關工作重大難題。同時,高校機關內部人員職權界限模糊、管理內容不清晰,管理工作細化度、層次性不足,部分工作環節繁瑣復雜且流程缺乏系統性。從平面角度審視此現象,部門與部門間缺少工作上的交流與溝通,部門內部缺少有效規劃,甚至存在機關人員面對邊緣管理范圍不清晰的工作難題時相互推脫、逃避責任。因此,高校應構建科學合理的機關作風制度規范。一方面,制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與客觀性,是有效建設進程中重要組成因素,也是有效建設的核心與基本,以制度主導機關作風具有極高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從根本上改變機關作風,就必須凸顯制度的主導性作用和地位,將傳統的教育主導向制度主導轉型,以完善、科學的制度為主導要求改進高校機關作風有效建設主體。

(二)以機關行為為主體,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問題

在高校傳統式辦學過程中,校方辦學工作受政府制約嚴重,以高校為主體的自主辦學權限難以實質性發揮,高校機關職責與功能設定帶有官僚色彩,在此種問題的長期作用下,高校行政化、官僚化所導致的相關問題隨之激發。因此,避免官僚主義現象,以實際行動為有效建設動力來源,依托于機關自身推動、實施、監督和履行是轉變作風問題的有效方式。制度主體思想理念對制度行為產生決定性作用。加強與改進高校機關作風有效建設的行為主體包括機關黨組織、機關成員與機關內部組織,只有以上主體具備高度的思想覺悟與行為自覺性,以法治思維方式展開工作內容,嚴格履行制度標準落實工作原則,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官僚主義現象,形成高質量、高效率、實質性的高校機關作風建設。具體實施措施如下,首先,在高校機關部門方面,應加強自身對作風建設工作的重視度,立足于教師、學生和學校的發展,積極參加作風教育培訓。其次,在高校管理部門方面,應為機關部門構建良好的作風環境,組織開展相關會議、活動,從思想上轉變機關工作人員作風意識,從行為上轉變機關工作人員的能力與水平。

(三)發揮高校領導職能,保障作風管理制度長久運行

為實現高校機關作風優良化,首先,校方應發揮組織領導地位,優化組織構架,落實分層管理領導措施,構建專門的工作部門,落實權責范圍明細化要求,將機關最高領導為作風建設首要責任主體,形成領導與基層聯動、縱向層級間責任體系。其次,應放眼于未來、立足于根本、統籌大局和實際,加強對高校機關作風建設的研究力度,以學校整體發展為前提,優化可持續作風建設機制總體設計。在具體設計工作中,不僅要結合事物前中后期每個階段對機關作風養成所產生的作用,還應考慮機制內主體間關系協調性,確保各層面要素互補共進關系。與此同時,高校應改進傳統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加強對機關作風建設可持續管理機制的維護與完善,不斷找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方法、新思路,充實自身新知識、新理念,進而保障高校機關作風建設制度得以長久運行。最后,制度功能性的保障是良好監督管理體系,高校應發揮自身監管職能,先進、科學、可操作的對機關部門作風問題加以監督和管理,包括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內部治理、服務形式、群眾滿意度等多方面內容,將科學管理、廉政辦公具體要求落實于實際監管工作中,根據機關人員履行效果的不同進行合理評分,并將評分信息資料作為績效考核、干部選舉、職稱晉級的重要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機關作風作為關乎機關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和管理中樞,是學校管理環節的核心要素,是決定高校機關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發展潛力以及工作效率的集中體現,在傳統思想理念的制約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和有效建設工作開展難度大、落實要求高。因此,高校應結合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以健全制度為主導,加強高校機關作風建設;以機關行為為主體,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問題;發揮高校領導職能,保障作風管理制度長久運行。進而,為高校教學質量、效率的提高提供堅實的支持和保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姜素蘭,宋杰.以項目管理為載體的高校機關作風建設路徑探究——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105-107.

[2] 劉臻,祝德顯,王志華.淺談加強高?;鶎狱h組織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務處黨支部為例[J].才智,2017(25):88-89.

[3] 王立明.高校機關作風建設要對癥下藥、標本兼治——高校機關建設的現狀、原因及對策的思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5,34(01):85-88.

[4] 張凱,吳隆禮.踐行群眾路線 提升服務水平——對新形勢下高校機關干部工作作風轉變途徑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21):32.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科基金課題《河北省高校加強政治建設的實踐路經研究》(HB18DD002)。

作者簡介:王利敏(1972- ),女,河北石家莊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黨建黨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