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內針的優勢病種及運用前景分析

2019-06-09 08:40唐亞林思睿吳巧鳳
醫學信息 2019年6期
關鍵詞:皮內針針具針灸

唐亞 林思睿 吳巧鳳

摘要:皮內針是一種特殊針具,將這種針具淺刺腧穴皮膚下并留置一定時間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國古代就有皮內針的使用,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皮內針因其方便有效等獨特優勢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特別是日本等國家對其工藝的改進和使用推廣等有了極大發展。本文對皮內針的起源、優勢病種、操作標準、發展現狀及運用前景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其對這一領域的概況進行總結綜述,促進皮內針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皮內針;適宜病癥;針灸;針具

中圖分類號:R24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6.01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6-0032-03

Abstract:The intradermal needle is a kind of special needle.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diseases by placing the needle under the skin of a shallow acupuncture point and leaving it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the use of intradermal needles.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modern life, the intradermal needles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such as convenience and effectiveness, especially in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to improve their processes and use them. Great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s, dominant diseases, operating standard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intradermal needles a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is field is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radermal needles.

Key words:Intradermal needle;Suitable disease;Acupuncture;Needle

皮內針是皮內針針法的專用針具,是近現代根據淺刺法及留針法新興的一種針灸針具。但目前對其所適宜使用的病癥類型并無明確的描述,本文對近年來國內關于使用皮內針進行的的臨床試驗等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從皮內針的起源、優勢病種、操作標準、發展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及對這一領域的概況進行總結綜述,初步展示現代醫家對皮內針使用的認識規律,粗略得分析了皮內針的運用前景,以求更為有效地促進皮內針的推廣與應用。

1皮內針的起源

皮內針針刺法主要由淺刺法和針灸留針方法發展而來?!秲冉洝肥菧\刺法和針灸留針法最早見于《內經·素問·皮部》記載的起源[1],其中十二皮部及衛氣理論奠定了是內經中淺刺法的理論基礎。皮內針通過皮膚刺激皮膚調動增強皮部與經絡臟腑氣血的聯系,調節激發衛氣抗邪固表的激發功能,從而達到抗病防病治病的目的。魏晉時期以《針灸甲乙經》為代表,將《內經》中對淺刺法的散在理論論述整理歸納轉變為系統化的理論體系。明清時期以《針灸大成》為代表,將淺刺法與針刺補瀉理論結合,認為淺刺也是一種補瀉方法。如《針灸大成·南豐李氏補瀉》云:“但凡針入皮膚間,當陽氣舒發之分,謂之開”“補者,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

《素問·離合真邪論》說:“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針灸刺留針的目的在于候氣或調氣,以最終達到陰陽平衡。唐宋朝代(前后邏輯矛盾)以前,針刺留針的時間一般都很較短。如《針灸甲乙經》中所錄349個腧穴都是以“留幾呼”來作為留針時間長短的衡量標準。唐宋時期留針法開始逐步發展,及其之后的留針時間與其所處不同時期、各個流派有所所用留針時間各有不同,如《針灸大成》記載:“下關: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與而《武威漢代醫簡》中記載“留針如飲一升米頃出針”就有時間的不同[2]。新中國成立后,以將淺刺和留針結合的皮內針為代表的創新淺刺工具得到很大發展。如承淡安受日本赤羽幸兵衛皮內針療法啟發,仿制了皮內針,以及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使用更為方便的撳針等,此外還有梅花針、腕踝針等相關針具。

2皮內針的優勢病種

2.1疼痛類疾病? 漢語中“疼”是指余痛;“痛”是指患者機體內部的傷害性感覺?,F代醫學所謂的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它包括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痛感覺,以及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痛反應。鎮痛對醫務工作者來說不僅是在臨床工作中所需承擔的重要任務亦是面臨的各種挑戰。皮內針對于疼痛類疾病所占優勢包括緩解神經性疼痛,肌肉結締組織疼痛和功能性疼痛三個方面[3]。

2.1.1神經性疼痛? 神經性疼痛是指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稱為自發痛。按病變部位可分為周圍神經性痛和中樞神經性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常以病變所涉及的周圍神經來命名。皮內針療法主要治療周圍神經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經痛[5]、帶狀皰疹后神經痛[6]、皮神經炎[7]、頸椎病痛[8]等合計18個病種[4]。其選穴多選用阿是穴。研究提出,皮內針對于此類周圍神經性疼痛的的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加強大腦皮質對肌皮神經組織的興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間接地緩解或解除神經受到的異常的狀態,從而消除患處的疼痛感覺。

2.1.2肌肉結締組織疼痛? 皮內針治療肌肉結締組織疼痛主要包括膝骨性關節炎[9]、跟腱疼痛[10]、腰肌勞損[11]等33個病種[4]。其選穴多以阿是穴為主。研究表明,通過痛點局部皮內針刺激,或針刺聯合皮內針,對肌肉結締組織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2.1.3功能性疼痛? 皮內針治療功能性疼痛主要在偏頭痛有所研究。其采用體針或耳穴埋針治療偏頭痛,選穴主要選擇雙側風池、太陽,耳穴選用心、神門、腦干,對偏頭痛癥狀的改善具有一定療效[13,14]。

2.2慢性疾病? 皮內針對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精神和行為障礙等[4]出現的慢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包括哮喘、慢性咽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胃炎、腸功能紊亂、失眠、肥胖等。其治療方法呈多種方式:可單用耳穴[15],或單用經穴[16,17],也可聯合針刺或艾灸治療[18,19],都具有一定療效。其選穴多以百會、神門、心俞等調節情志的穴位為主。研究提出,皮內針對于此類慢性疾病的作用機理可能是皮內針淺刺以行衛氣、通孫絡,久留針而養衛陽,因中醫整體觀,由表及里,能促進臟腑恢復功能,使得陰陽平衡,達到治療慢性疾病的目的。

3皮內針操作

3.1皮內針操作規范? 皮內針主要分顆粒型和撳釘型兩種類型。顆粒型針尾呈環狀,長7 mm或9 mm,常用直徑0.26 mm的不銹鋼絲制成,其埋針方法是用鑷子夾住針身,沿皮橫刺入皮內,針身埋入皮內0.5~1 cm,然后用膠布將留在皮外的針柄固定。撳釘型又稱撳針,形似撳釘,長2 mm或3 mm,用直徑為0.26 mm的不銹鋼絲制成,其埋針方法是用鑷子夾住針圈,將針尖對準穴位刺入,使環狀針柄平整地留在皮膚上,用膠布固定。皮內針使用時,皮膚平坦、屈伸度不大的部位,如背部,可用顆粒型皮內針,進針的方向與經脈形成十字交叉,在特殊情況下,可向心性或離心性進針;皮膚屈伸度較大的部位可用撳釘型皮內針[20]。

國家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醫藥行業器械標準《撳針》(YY0105-1993)于1993年5月1日起實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8部分·皮內針》《GB/T21709.8-2008》并于2008年7月1日實施。其內容包括了皮內針術語,操作步驟與要求,注意事項和禁忌。這2部標準不僅對皮內針針具進行了規范,同時對規范其臨床應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從皮內針國家標準編制過程來看[21],對于皮內針采用的體位和補瀉手法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固定材料選用脫敏膠布為佳,埋針時間建議為:夏天宜1~2 d,冬天宜1~5 d,春天和秋天宜2~3 d;四季氣候差別不明顯的地區可在此基礎上適當變化。但之后關于皮內針的操作規范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22],其原因可能包括多個方面:針具方面,國內皮內針制作廠家眾多,針具規格和質量不統一;從業人員方面,其教育程度、職業素養等存在差別,缺乏操作專業性和嚴謹性;社會方面,對皮內針的相關宣傳程度較低,患者對皮內針的接受程度也較差。

3.2皮內針選穴規律? 研究表明[23],皮內針療法可選用的腧穴范圍很廣,幾乎所有常用的腧穴均可以作為埋針的選穴。在選穴方面,以耳穴選用最多,其次則為膀胱經、胃經、任脈的穴位。其選穴規律大致為耳穴埋針,病變局部埋針,辨證取穴埋針3種[24]。其中耳穴中使用最多分別有神門,內分泌,交感等與調節情志有關的穴位。體穴中使用最多的有阿是穴和背俞穴。

4皮內針運用前景分析

4.1皮內針的優勢? 皮內針的特點是: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刺法安全,易于接受;動態留針,效應積累;起效迅速,安全無痛[20]?,F在臨床使用的皮內針以日本清鈴撳針為主,其質量及患者接受度都較高。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生產工藝的改進,以及由于時代發展和生活節奏加快導致的患者使用率暴增等原因,國內企業生產的皮內針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4.2皮內針與社區醫療? 在醫療資源逐漸短缺的當今社會,對快速有效簡單的醫療方法逐漸產生的需求日益擴大,而因皮內針所具備的上述特點,可以被廣泛應用在社區醫療和家庭醫療中。在大多數國家,社區醫療是患者首先求醫之處,是以人群為基礎的醫療服務,也是提供連續醫療服務之處,包括治療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也即需家庭護理和姑息療法的患者。皮內針因其特點節省了大量的就醫時間和醫療空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只要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就能給許多病癥提供一種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皮內針療法還可以推廣到家庭使用,其針身極短,針感輕微,可以用于怕針刺的人群,特別是兒童,也避免了采用針灸針治療帶來的暈針、斷針等不良反應。

5總結

皮內針療法臨床應用范圍很廣,可遍及內、外、婦、兒各科,按病變部位可分為臟腑病癥、頭面部五官科疾病、經絡病3類。其穴位選擇也很多樣,目前主要的選穴集中在耳穴和阿是穴。其作用機制可能為:①調整經絡臟腑功能:皮內埋針給皮部以弱而長久的刺激,刺激信息通過穴位經絡傳入人體內,從而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皮內針療法適用于治療失眠、痛經等;②疏經通絡、活血除瘀:皮內針療法是根據《素問·離合真邪論》中“靜以久留”的原則,在病氣聚結處,即阿是穴,給予持續刺激,以增疏通經絡,活血祛瘀之力,可起到局部止痛作用,所以皮內針也可治療腰肌勞損、關節炎等痛癥;③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皮內針刺入皮內是一種微弱而持久的刺激,這種刺激可經過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傳入中樞,調解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抑制病理興奮性,適合疼痛性疾病、慢性病和情緒類疾病,可達到持續刺激,鞏固療效或防止復發的目的。但皮內針的作用機制尚未明確闡釋,有待于日后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猜你喜歡
皮內針針具針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皮內針研究熱點及趨勢:文獻計量學及知識圖譜分析
云南省清潔針具交換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及經濟成本分析
皮內針聯合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臨床隨機對照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頭皮針配合埋皮內針治療失眠癥60例療效觀察
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4例
淺談針具交換干預模式對預防HIV在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傳播的影響
國內外清潔針具交換現狀
云南省瑞麗市清潔針具干預措施政策倡導做法及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