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制會計理論在電網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2019-06-11 07:50劉繼源
今日財富 2019年4期
關鍵詞:輸配電管制會計制度

劉繼源

隨著國家進一步推動輸配電價改革,管制會計理論正由探索走向逐步確立。管制會計的建立將深刻影響電網企業經營管理,因此本文對管制會計理論在電網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

新電改(“電改9號文”)的重點是建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推進“三放開”(放開電價、放開配售電、放開發電計劃)、“一獨立”(建立相對獨立電力交易結構)、“三加強”(進一步強化政府對壟斷領域的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及可靠供應)。由于電網企業盈利模式不再依賴購售電差價和傳輸電量,真正考驗的是經營管理水平。根據《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第六條規定,“電網企業應對各電壓等級的資產、費用、供輸售電量、負荷、用戶報裝容量、線變損率等實行單獨計量、合理歸集,并按要求報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這實際上是要求電網企業在當前財會管理基礎上增加管制會計工作,由此對電網企業經營管理產生深刻影響,國家對輸配電價的監管將促使電網企業采取“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盈利模式。

一、管制會計理論概述

(一)管制會計概念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管制”即強制管理,而其在英文中對應regulation一詞,意為管制、監管、規制。換言之,管制是管制機構對被管制者采取的一種強制行為,目的是對被管制者進行法律法規要求的監督和管理。管制會計是管制機構對被管制者會計工作的一種干預,以確保被管制者的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會計報告等符合管制機構的監管需要。

(二)管制會計目標

目標是確定行事規則的邏輯起點,只有確定管制會計目標才能進一步確定管制會計的架構、計量方法、核算方法、會計要素、會計科目等內容。就一般會計而言,會計是為服務對象服務的,例如管理會計是為管理者服務的,而管制會計顯然是為管制機構實施有效監管而服務的。因而不難理解,管制會計目標是為管制機構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定價相關的會計信息,確保管制機構可以獲得被管制者真實的會計信息,以便管制機構正確評估被管制者的經營業績。

(三)管制會計假設

管制會計假設是管制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推理的起點,要建立管制會計理論體系必須先做出一些假設。對于管制會計理論來說,必須設定管制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管制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受管制資產界定清晰的假設。管制會計主體是管制機構要求會計信息反映的特定單位,電網企業即是管制會計主體。被管制對象在可預見未來不會面臨停業或破產清算,只有保證持續經營才能正常開展管制會計處理。輸配電價核定涉及監管周期,上一個監管周期形成的資產和成本自動成為下一個監管周期核價的存量,這就是管制會計分期的意義。電網企業是資本密集企業,主要以貨幣進行計量。管制會計對受管制資產邊界清晰有明確的要求,盡管明晰電網企業資產并不容易,但若不具備這個條件將無法準確核價。

(四)管制會計要素

管制會計要素是管制會計設定報表和內容的根據,也是對被管制會計對象的確認和具體描述。雖然管制會計與普通會計有相似之處,但因服務對象高度專一性,故而管制會計要素與普通會計要素存在明顯差別。對于壟斷企業的管制會計來說,管制會計要素包括有效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準許收入、準許費用、準許收益6個要素,對應普通會計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6個要素。雖然有些要素名稱完全相同,但意義卻不相同,例如普通會計的負債是指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利益流出的現時義務;而管制會計的負債是指反映被管制者所承擔的債務。依照當前電網企業成本監審與定價方法要求,輸配電價總水平=(準許收入/電量),準許收入=(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稅金),所以設計會計要素和科目時可按照管制會計要素定價參數的層級結構來確定,也就是可以設定準許成本、準許收益、有效資產、稅金和準許收入5個要素。在這5個要素中,準許成本要素包含定價折舊費、運維費這兩個一級科目,準許收益要素包含有效資產、準許收益率這兩個一級科目(因為準許收益=可計提收益的有效資產×準許收益率),有效資產要素包含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營運成本3個一級科目,稅金要素包含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幾個一級。鑒于輸配電有分離、分壓之類的需求,所以在一級科目基礎上還可以對本次監管期內的存量和增量再行細分,設置二級到三級科目,這種做法體現了定價成本歸類與分壓要求。

(五)管制會計報告

管制會計提供的信息最終將以管制會計報告形式呈現給管制機構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根據報告對象的差別,報告內容亦有所不同。向管制機構提供的是全面、專業的管制會計報告,而向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的是簡化的管制會計信息。

二、管制會計理論在電網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一)利于經營成本控制

在推行管制會計制度以前,電網企業通過購銷差價模式贏得利潤,企業獲得的收入與成本沒有直接關系,但確立管制會計制度以后,準許成本成為準許收入的一部分,這就迫使電網企業必須重視成本控制和管理。準許成本由折舊費、運行維護費構成,而折舊費由價格監管部門制定的定價折舊率核定,運行維護費由電網企業社會平均成本核定,并且不同用戶、電壓等級的成本核定基準不一樣,這就要求電網企業成本管理要算細賬,不能像過去那樣籠統核算。

(二)優化有效資產投資

管制會計制度的確立,使會計科目設置過渡到準許成本、有效資產、準許收益方面。有效資產是與電網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且影響產品定價的資產,也就是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資產,不包括無效的、過剩的、閑置的資產。因為有效資產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電網企業收益,并且受到管制機構的高度關注,電網企業必須提高存量有效資產規模,才能爭取輸配電價定價的發言權,因而驅動電網企業優化有效資產投資。

(三)轉變企業盈利模式

建立管制會計制度的目的是避免傳統會計模式下,電網企業向管制機構呈報輸配電價有關報告時,需要經過大量的信息轉換和調整。電網企業過去的盈利模式是賺取購銷差價,實施管制會計制度以后將變成成本加收益的模式。購銷差價模式使電網企業的盈利增長嚴重依賴售電量的增長,而成本加收益模式使電網企業更加重視成本的控制。由于新電改放開售電側,電網企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必須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從而對電網企業優化業務布局、強化需求側管理產生推動作用。

(四)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隨著管制會計制度即將建立,相應地管制會計信息系統也將出現,并融入電網企業日常財務活動中。在建設管制會計核算體系過程中,將促使電網企業優化業務流程,健全企業各項管理標準,提升工作效率和整體素質,由此將彌補企業薄弱環節,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通過增收節支擴大經濟效益。同時重整企業價值鏈,使企業管理更加規范,有利于提升科學管理水平,防范各類經營風險,創造更加可觀的社會效益,引導企業未來更加健康地發展。

三、結語

發達國家已建立相對成熟完整的管制會計理論體系,并制定了具有法律效應的管制會計準則。我國在管制會計的理論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但隨著新一輪電改的推進,建立有別于傳統會計體系的管制會計制度日漸迫切,因此本文結合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應用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以便電網企業早做準備,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作者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

猜你喜歡
輸配電管制會計制度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政府會計制度與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銜接的若干思考
環境管制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環境管制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財政部發布四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分析
換個視角研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