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平谷搭起“生態橋”

2019-06-11 05:44郭煦
小康 2019年16期
關鍵詞:平谷平谷區污水

郭煦

湖光山色 平谷區是生態涵養區,肩負著建設首都生態屏障的重要任務。圖為平谷區張家臺村山水相宜。

“這里有令人流連的湖光山色、蒼翠欲滴的水系河谷、縱貫百里的生態環廊、嘆為觀止的花海桃園……”平谷區是生態涵養區,肩負著建設首都生態屏障的重要任務。

近年來,平谷區以“生態立區”為主線,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與國家森林城市,現已成為首都東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和特色休閑及綠色創新發展區。

走進“彩林畫卷”

五一期間,平谷區羅營鎮玻璃臺村的游客比肩接踵,這里桃花嫩紅、梨花皓白、蒼松翠綠的“彩林畫卷”,其實是一片人工林。

很難想象,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卻難覓樹林,山泉也變成濁水。大量村民開始外遷,全村一度只有20戶人居住。為了改善玻璃臺村生態環境,當地干部發動村民往山上背土,栽種樹苗。如今,平谷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斑@背后,是平谷人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點點干出來的!”平谷區園林綠化局森林公安處處長任達偉說。

67.9%的森林覆蓋率,林果面積2.7萬公頃,全區道路林木綠化率100%……為實施惠民工程,打造優美森林城市環境,平谷區編制了《平谷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5—2025)》等方案,致力于打造北京市首個森林城市。

據了解,平谷區自創森以來,東、南、西、北、中均建有大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極大地拓展了平谷區綠色發展空間,提升了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城鄉居民提供了優美的環境、潔凈的空氣以及休閑游憩的場所。沿泃河、洳河和小辛寨石河建設京東休閑綠道25.35公里,配套景觀綠化帶10萬平方米;在京平高速路、密三路、新平薊路打造“紫色、桃花、金色”三條景觀大道,全區道路林木綠化率達100%。

截至目前,平谷區新造林面積1745.33公頃,公園綠地面積增加了127.85公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2.09%,新建了4個富有平谷特色的公園,對10個城區原有公園綠地進行改造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77平方米。在創建森林城市的基礎上,還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全區經濟林果面積達2.7萬公頃,累計完成果品產量10億公斤,實現產值45.6億元,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03.44公頃,林下經濟面積857.33公頃,三年林業產業產值達9.45億元。

40年前的平谷,是一個農業大縣,人均勞動所得僅為114.67元。平谷區如今擁有22萬畝世界最大的桃園,“平谷大桃”“北寨紅杏”“茅山后佛見喜梨”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四座樓麻核桃生產系統納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良種繁育體系領域具有領先優勢,聚集了峪口禽業、正大蛋雞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型農業企業。

對平谷而言“生態即農業,農業即生態”,良好的生態和農業資源,給平谷探索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充分可能,也為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了基本條件和先天優勢。

平谷區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以核心園區1394畝產業用地為基礎,打造國際化、市場化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發揮主導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展示示范、創新創業服務等功能。

重塑碧水藍天

為了能夠徹底改變污染狀況,還平谷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近兩年來,平谷區堅持問題導向,溯源溯責、精準施策、系統治污,以河長制為統領系統推進治污工程、水系大循環和水生態修復,全面打響碧水攻堅戰。

圍繞“截、堵、改、禁、控、限、改、優、查、罰、關、抓、拆”十三字方針制定了“平谷治水方案”。通過現場調研、拉練檢查等方式,及時推進工作,確保取得實效。建立項目管理責任制和重點任務臺賬,層層簽訂責任書,逐一落實到人。實施鄉鎮(街道)間水環境區域補償辦法,調動鄉鎮治水積極性。創建區域水質考核、排名、問責機制,排名靠后、水質連續變差的鄉鎮將被問責。

此外,追根溯源、清查入河排水口287個,聚焦生活污水、養殖污水、企業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問題,及時截流各類污水,臨河村莊生活污水直接建設污水收集池,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同步實施農村治污、鄉鎮污水處理廠等工程建設。136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2%;泃、洳河中下游涉及企業污水已全部并入市政管網或建成防滲收集池,入河排污口得到了有效整治。

據了解,平谷區設立區、鄉鎮(街道)、村三級河長314名,并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村兩委班子干部擔任河段長,基本形成了網格化河長組織體系,實現了河長全覆蓋。此外,汛期增加力度,做到水質監測全覆蓋。按照“三查、三清、三治、三管”河長制工作要求,各鄉鎮(街道)積極開展河湖日常管護工作。近兩年,累計清理垃圾、渣土15.76萬m3,河底淤泥5.12萬m3,水面漂浮物1.68萬m3。通過清河行動,已將全區69處上賬問題點位全部清零,河湖周邊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違法排污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同時,平谷區不斷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有效落實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大力開展“一微克”攻堅行動,著力加強重點區域精細化管理,強化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深入,環境監管執法持續趨嚴,空氣質量加快改善。2018年,平谷區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3%。

啟動“生態橋”轉廢為寶

平谷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戶種植的蔬菜等農作物的植株殘體、秸稈每年能產生17萬余噸的廢棄物,養殖禽畜產生的糞便污水60余萬噸,加上廢棄樹枝,農業生產的廢棄料污染著土壤,也危及到水環境,如果不及時創新治理,這些農業垃圾將產生“煙、污、堵、毒”,導致環境“臟、亂、差、險”等問題。由于政府、企業、農民三個主體在廢棄物資源利用方面無法獨立完成,這就需要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共治模式,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解決桃樹枝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最后一公里”問題。

為此,平谷此前提出實施“生態橋”治理工程。該工程以果樹園林枝條、畜禽糞污、蔬菜植株殘體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切入點,創新探索生態政策、生態制度、生態模式,并將生態治理與基層管理、生產安全、美麗鄉村與美好田園建設、人民群眾生態觀念提升等有機結合,最終解決“最后一公里”,開啟了農民生態意識的“最初一公里”提升基層自治水平。

2017年年初開始,平谷區在劉家店、大華山、南獨樂河等8個鄉鎮,嘗試企業將農戶的農業廢棄物加工成復合肥,再給農戶使用,這樣就增強了農戶的積極性。

一位果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種了25年果樹,有8畝果園,每一畝地平均能產0.5噸左右的樹枝,算下來一年總共有5噸左右的廢棄樹枝,這就能換回夠5畝地施肥量的有機肥,化肥開銷就能節省近兩千元。

截至目前,全區已粉碎農民自發上繳農業“九廢”15.9萬余噸,生產優質有機肥8.73余噸,檢測指標全部合格,有機質含量75%以上,并已將2.61萬余噸有機肥全部發放回農戶。

“‘生態橋治理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利國利民的系統工程,‘生態橋立足于生態,著眼于架設橋梁,其目的是通過生態這個紐帶,連接行政、經濟、生態、社會等存在的多種‘斷橋現象,最終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標?!逼焦葏^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猜你喜歡
平谷平谷區污水
平谷區總工會扎實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處理污水
平谷區總工會 圍繞中心 精準服務職工群體
平谷區總工會 爭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創城活動
生活污水去哪兒了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生態公路 平谷“綠”動
北京市平谷區語言文字工作導覽圖
北京市平谷區農村居民慢性病控制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