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冷靜期”

2019-06-16 07:16
樂活老年 2019年12期
關鍵詞:結案張某當事人

原告瞿某與被告張某經人介紹相識戀愛。后雙方因生活瑣事發生矛盾,導致夫妻感情不睦,瞿某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與張某的婚姻關系,并要求法院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在法院調解過程中,張某表示,自己愿意做出改變,善待妻女,努力維護家庭和諧穩定。瞿某亦表示,愿意給張某一次機會,但如果張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做改變,其會再次起訴離婚。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如下調解協議:一、原告瞿某與被告張某為婚姻設置6個月冷靜期,6個月冷靜期內均不得起訴離婚;二、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100元,由原告瞿某承擔。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結案。法院設置的這個“冷靜期”是怎么一回事?

律師解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婚姻家庭結構的穩定性逐漸減弱,婚姻家庭解體訴訟逐年增加。為積極應對婚姻家庭案件數量逐年上升、矛盾化解難度不斷加大的現實情況,充分發揮家事審判職能作用,2016年5月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在改革中,部分法院創新提出了“離婚冷靜期”的概念。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其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意見(試行)》中首次明確了離婚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設置冷靜期。

在以往的離婚案件審理中,如果經法院調解,雙方未能和好,一方又堅決不同意離婚,法院認為夫妻感情未破裂的,可能會以判決不準離婚結案。與之相比,通過設置冷靜期調解結案更具有優勢。首先,對于不同意離婚的一方當事人而言,其在心理上會認為,給予離婚緩和期的是同意調解并設置冷靜期的原告而非判決不準離婚的法院,其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冷靜期,并努力修復婚姻關系。同時,冷靜期的設置,也會在心理上給不同意離婚一方解決婚姻矛盾的緊迫感,促使其積極采取措施挽救面臨解散的婚姻。其次,對于訴請離婚的一方當事人而言,設置冷靜期也比判決不準離婚更易接受。原因在于,一是經法院判決不準予離婚,需要經過開庭、宣判等訴訟程序,還要等待宣判后的上訴期,才能開始計算下一次提起訴訟的時間。而通過調解設置冷靜期,自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即發生法律效力,大大縮短訴訟時間。二是調解相對于判決,更具有柔性,也有利于其在冷靜期內與對方相處以及矛盾化解。

如本案情形,妻子既愿意給丈夫一次機會,故不追求判決離婚,但又不愿意吐口和好,更不愿意以和好撤訴,以冷靜期調解結案,系各種結案方式中最為適宜、最為貼合當事人需求的,對丈夫可以形成解決問題的緊迫感,促使雙方積極化解婚姻矛盾。

與訴訟期間內設置離婚冷靜期相比,以民事調解書設立冷靜期結案,還能夠有效緩解審限壓力,同時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

猜你喜歡
結案張某當事人
我不喜歡你
你非叫我跑
結案是銷售流程進展的自然結果
什么是當事人質證?
什么是先予執行?
酒后應賭跳江溺亡 雖非惡意仍需擔責
成立正當防衛的條件
當事人
一句氣話引發賠償案
調解結案與判決結案的適用邊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