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市中西部地區2018年水稻主要蟲害的發生規律與防治策略

2019-06-18 05:04鄧華歐陽承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寧國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鄧華 歐陽承

摘? 要: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蟲,其發生危害程度直接影響著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只有在掌握蟲害發生規律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它們對水稻的危害程度,保障水稻安全生產。該文對寧國市中西部主要水稻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其發生規律,并提出了綜合防治策略。

關鍵詞:寧國;水稻蟲害;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9-0077-2

寧國市中西部地區包括現在的青龍鄉、方塘鄉及港口鎮,區域面積430km2,常年水稻種植面積在1133.33hm2(其中早稻133.33hm2,中稻1000hm2),是寧國市綠色、無公害和有機稻米主產區和水稻綠色防控與減藥控害示范區。當前,寧國市水稻蟲害主要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為此,筆者對2018年寧國市水稻主要蟲害的發生規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綠色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期為該區域水稻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1 發生規律

1.1 稻飛虱

1.1.1 發生程度 2018年三(1)代白背飛虱輕發,四(2)代、五(3)代稻飛虱混合種群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六(4)代混合種群偏輕發生。

1.1.2 燈下蟲情 白背飛虱:始見期5月25日,三(1)代132頭,四(2)代2726頭,五(3)代1900頭,六(4)代500頭,全代誘蛾5258頭。褐飛虱:始見期7月24日,三(代)0,四(2)代0,五(3)代480頭,六(4)代128頭,全代誘蟲608頭。

1.1.3 大田蟲情 前期田間蟲量總體不高,以白背飛虱低齡若蟲為主,到7月10中旬,部分田塊成蟲量、蟲、卵量較高,且不同區域差異較大,田間以白背飛虱高齡若蟲與成蟲為主。田間調查平均蟲量535頭/100叢,平均成蟲量125頭,最高蟲量2425頭/100叢,最高成蟲量770頭/100叢;其中方塘平均878頭/100叢,最高1610頭/100叢,青龍平均750頭/100叢,最高2390頭/100叢,港口平均868頭/100叢,最高1170頭/100叢;卵量調查平均百叢卵量1035.5粒/100叢,其中方塘平均1073.3粒/100叢,最高2833.3粒/100叢,青龍平均973.3粒/100叢,最高2333.3粒/100叢,港口平均1060粒/100叢,最高1866.7粒/100叢。7月23—26日前后進行過1次綜合防治后,田間蟲量總體不高,以白背飛虱中低齡若蟲為主,除極少部分未防、漏防及防效差的田塊需要進行第2次防治外,其他大部分田塊蟲、卵量均在防治標準以下。

1.2 稻縱卷葉螟

1.2.1 發生程度 稻縱卷葉螟在本區域主要發生3代,分別是四(2)代、五(3)代,六(4)代。2018年度發生程度:三(1)代輕發,四(2)代、五(3)代中等發生,六(4)代輕發。

1.2.2 燈下蟲情 始見期5月30日,三(1)代3只,四(2)代10只,五(3)代29只,六(4)代101只,全代誘蛾143只。燈下峰日分別是8月22日和9月7日,峰日蛾量分別為31、10只。

1.2.3 大田蟲情 田間蛾量總體不高,蟲卵量較低,但不同區域差異較大,7月中旬調查,系統觀測區趕蛾平均蛾量0~1860只/hm2,最高4200只/hm2;大田普查平均蛾量1237.5只/hm2,高于2017年同期,與近3年同期均值相當,遠低于2007年大發生年份同期。其中,方塘平均蛾量2550只/hm2,最高4650只/hm2;青龍平均蛾量420只/hm2,最高600只/hm2;港口平均蛾量420只/hm2,最高900只/hm2。

1.2.4 原因分析 綠色防控技術的大力推廣,殺蟲燈、性誘劑的廣泛應用,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有效保護了自然天敵,也降低了害蟲基數,加上后期一段高溫干熱的天氣,對稻縱卷葉螟的卵孵及取食有所不利。

1.3 二化螟

1.3.1 發生程度 一代二化螟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二代中等發生;三代偏輕發生。

1.3.2 冬后殘蟲量 觀測站4月23—24日分別在港口、青龍對冬閑田及麥、油田進行調查,平均殘蟲量1440頭/hm2,較2017年同比增長2.0%,平均死亡率為9.4%,較2017年同期下降22.9%。

1.3.3 發育進度 4月24日稻樁剝查,1~5級蛹分別占8.8%、11.4%、10.5%、9.6%、3.5%。

1.3.4 燈下蟲量 燈下4月20日見蛾,在5月18日出現峰日,峰日蛾量40只,4月20日至9月30日共誘蛾326只,比2017年同期(381)減少14.4%。

1.3.5 大田蟲情 一代平均殘蟲682.5頭/hm2,比2017年同期(1350頭/hm2)減少49.4%;平均螟害率0.9%,比2017年同期(0.93%)減少3.2%。二代平均殘蟲1560頭/hm2,比2017年同期(3037.5頭/hm2)減少48.6%;平均白穗率0.09%,與去年同期相當。

1.3.6 原因分析 寧國市中稻大部分采用機器收割,稻樁殘留較高,為二化螟提供了較好的越冬場所,后茬又多種植油菜,殘存稻樁多未翻耕,增加了二化螟越冬蟲口的存活幾率。

2 綜合防治策略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綠色控害,減藥增效。以稻田生態系統為中心,以健康稻田為基礎,優先采用抗(耐)病蟲品種、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學防治技術,增強稻田生態系統自然控害能力,降低發生基數??茖W應用高效、低風險農藥合理使用技術,控制病蟲為害。推進綠色防控技術專業化服務,促進水稻重大病蟲害可持續治理,保障水稻生產綠色高質量發展。

2.1 農業防治

2.1.1 推廣抗病蟲良種 選擇對稻瘟病、稻曲病、稻飛虱、稻螟蟲抗性較好、產量高、米質優(二級以上)、適宜當地栽培的品種。

2.1.2 深水滅蛹 在春季越冬代螟蟲化蛹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也是紅花草最佳翻耕期,深耕灌深水7~10d滅蛹,有效降低蟲源基數。

2.2 生物防治

2.2.1 生態工程控害和利用天敵保護 田埂保留禾本科雜草,為天敵提供過渡寄主;田埂種植芝麻、向日葵、大豆等顯花植物,保護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綠盲蝽等天敵的控害能力;人工釋放赤眼蜂,增強天敵控害能力。田邊種植香根草等誘集植物,減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種群基數??刂频适褂昧?,降低害蟲種群的增長速率。適時遲播,避開一代灰飛虱成蟲麥田遷飛期,減輕一代灰飛虱和二化螟主害代為害,預防控制條紋葉枯病等病毒病。

2.2.2 性信息素防治 使用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性誘劑,重點誘集越冬代二化螟、四(2)代和五(3)代稻縱卷葉螟。

2.2.3 稻鴨共育 移栽田在秧苗移栽后7~10d活棵后,放養鴨齡7~10d左右雜交麻鴨,放養225~300只/hm2,晨放晚收,控制草害和稻飛虱等害蟲。

2.3 化學防治 水稻生長前期不用藥或少用藥,當病蟲發生程度嚴重超過防治指標,優先選用對天敵影響小的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如應用蘇云金桿菌、短穩桿菌、阿維菌素、甘藍夜蛾NPV、球孢白僵菌、苦參堿等防治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應用蠟質芽孢桿菌防治水稻紋枯病、稻曲病,應用枯草芽孢桿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另外,可在該區域推廣總體防治技術,秧田期防治針對灰飛虱、白背飛虱、一代二化螟、稻薊馬開展一次總體防治;破口期(或破口前)和穗期針對主要病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螟蟲、稻曲病、稻瘟病、紋枯病等)各開展1次總體防治。在開展總體防治時,應用農藥減量增效助劑、植物免疫誘抗劑等,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高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

(責編:張宏民)作者簡介:鄧華(1969—),男,安徽宣城人,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2019-03-29

猜你喜歡
寧國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溝梁梁也要奔小康
稷山一片棗紅天
綜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實踐探析
小麥蚜蟲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初探
冠癭病在阿勒泰地區發生規律及防控措施
爸爸媽媽,請放下手機
古中國情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