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侃:狂狷文人的符號

2019-06-26 03:33潘姝言
莫愁·時代人物 2019年6期
關鍵詞:黃侃章太炎胡適

潘姝言

亂世民國,文界卻依然群英薈萃,不僅給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許多人物更因逸聞趣事為人津津樂道。黃侃就是其中一位,其學問之大與性格之怪業界有名,人稱“黃瘋子”。后人追慕前輩文人的詩酒風流,必會提到黃侃。

狂狷傲世與詩酒風流

黃侃生于成都,自幼聰穎好學,展現出過人天賦,但早年的黃侃并非立志向學。他17歲時考入湖北武昌文普通中學堂,在此結識了宋教仁、董必武等人。他們志同道合,針砭時政,宣傳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為了實現革命理想,黃侃往來于武漢、蘄春之間,足跡遍及深山僻野,通過演說號召推翻清廷君主專制,聽者累計有萬人之眾。

1911年,黃侃借酒揮毫寫成的《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慷慨激昂,引起軒然大波,成為震聾發聵的討清檄文。這一事件既是其革命生涯的高點,也是武昌起義的序曲。

黃侃狂狷的一面隨著年歲逐漸顯露。

黃侃擅罵,有“民國彌衡”之稱,被他罵過的人不在少數,與老師章太炎也是因罵相識。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僅成上半部,黃侃就在課堂上調侃道:“昔日謝靈運為秘書監,今日胡適可謂著作監矣?!敝S刺胡適著述有始無終。齊白石的老師王闿運贊賞黃侃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犬子雖與你年紀相當,卻還一竅不通!”黃侃口出狂言:“您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況您的兒子!”此類事不一而足,可謂狂妄至極。

黃侃為人也不拘小節,任教南京中央大學時,與校方約定“下雨不來,降雪不來,刮風不來”,得了個“三不來教授”的綽號。

黃侃藏有《元詩選》清刻本兩部,后售出一部給好友汪辟疆。事后黃侃反悔,先是寫信賦詩,后登門拜訪,最后托人說項,幾次三番,終于令汪辟疆認為他是認真的,慷慨地物歸原主,連他自己都為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感到羞愧。

如此率性甚至可以說是任性的他,因詩酒風流而出名自然不奇怪了。他住在南京時,常在雞鳴寺、北極閣、玄武湖等處暢游,登高望遠,飲酒賦詩。

多有瑕疵與大節不虧

外表狂放的黃侃其實是尊師重孝、大節不虧之人。

生母周孺人去世,因思念母親,黃侃特地請蘇曼殊畫了一幅《夢謁母墳圖》,配上自撰的悼文,常年隨身攜帶。他將父親的正室田夫人視為慈母,因田夫人有口棺材常伴,黃侃輾轉多地教學,隨行都會為田夫人帶著這口棺材,絲毫不顧及別人的眼光。每逢生母忌日和田夫人的生日,黃侃必率全家供奉祭祀或祝賀。

他對老師章太炎也一生執弟子禮。章太炎被拘禁期間,黃侃寧愿得罪當局毅然陪伴左右。他的至交好友劉師培曾經動員黃侃等人擁戴袁世凱稱帝,其他人都躊躇不敢言,只有黃侃道:“如是,請先生一身任之!”說完拂袖而去,眾人順水推舟隨之而散,這時他的直爽毒舌反而可愛起來。

面對國學研究,黃侃謙虛恭謹,虔敬之心畢現,主張“為學務精”“宏通嚴謹”,認為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后世負責,五曰不竊?!秉S侃常教育學生,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作為學者,當日日有所知,也當日日有所不知。不可為一點微小進步沾沾自喜,動輒談論所成。對此,他以身作則,放言50歲之前不著書,堅持做到所治經、史、語言文字諸書皆反復數十遍,熟悉到能隨口舉出具體的篇、頁、行數。其所治文字、聲韻、訓詁之學,自成一家,學術地位極高。其學生楊伯峻、程千帆、潘重規、陸宗達、殷孟倫、劉賾、黃焯等,均是撐起上世紀文史界各研究分支的中流砥柱。

黃侃好買書,“得錢隨分付書坊”。據說他三年時間購書花費約八千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黃侃更精于讀書,自成一法且講究有始有終,諷刺讀書半途而廢的人是“殺書頭”。臨終之際,《唐文粹續編》尚有一卷沒有讀完,黃侃竟然吐血嘆息道:“我平生罵人殺書頭,毋令人罵我也?!?/p>

明朝文學家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笨v觀黃侃一生,目中無人與尊師重孝,放蕩不羈與守節有度,矛盾又和諧地存于一身。雖多有瑕疵,但掌博正之學,兢業于傳道受業,大節不虧。

編輯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

猜你喜歡
黃侃章太炎胡適
拆包裹和挑蓋頭
黃侃拜師
黃侃妙試胡適
章太炎與臭咸蛋
章太炎:幫人不能犯糊涂
狠,有時是一種愛
胡適清紅先負王琳娜
胡適的星期日
識別教授
章太炎與臭咸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