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事短信

2019-07-01 09:32
中國收藏 2019年6期
關鍵詞:博物館藝術

近九成全國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5月18日,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旨在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中國主會場活動在湖南省博物館啟動,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開幕式上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國博物館達5354家,比2017年增加218家,免費開放博物館占總數的88.6%。北京、甘肅、陜西等一些省份已達到12萬至13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

作為主會場的“重點節目”,由全國23家文博單位聯合舉辦的“根·魂——中華文明物語”特別展覽也同期揭開了面紗,30件(套)具有標桿性的文物勾勒出了中華文明發展歷程。而隨著主會場活動大幕的開啟,各地博物館豐富多彩的活動也陸續展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以往,今年這些主題活動明顯更加強調互動性和體驗性,加上適逢周末,不僅聚焦了熱鬧的人氣,也在無形之中讓人對于“文化中樞”的概念更容易產生新的理解。

6月武漢世界郵展有看頭

6月11日至17日,由國家郵政局主辦的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將在湖北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該展覽有集郵界“奧林匹克”的美譽,這也是中國舉辦的第三次世界集郵展,展覽規模有望創世界郵展之最,并將首次集中展出新中國郵票“全家?!?。據介紹,截至目前已有87個國家和地區報名參展,送展展品達4700框,其中國際展品2500框、國內展品2200框。有消息稱,今年參展珍郵的數量和質量有望創歷史新高。

滬上舉辦篆隸書法展

近日,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上海市第八屆篆隸書法展”在滬舉行。據悉,此次展覽共收到作品816件,最終評選出的入展作品為152件。其中,非上海書協會員投稿達612件,投稿年齡最小20歲,最大90歲。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的17件獲獎作品書體風格迥異,非會員占一半左右。在主辦方看來,通過每年定期舉辦這樣的展覽,將上海一批優秀篆隸書法家及愛好者匯聚起來,既能體現當前滬上篆隸書法創作的整體風貌,也能為業界提供一個切磋技藝、取長補短的平臺。

今年藝術北京規模持續擴張

今年五一期間,為期4天的第14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落下帷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的參展單位涵蓋畫廊、機構、媒體等,年增長率達20%,規模持續擴張;參展作品種類覆蓋平面、立體、設計、新媒體等各個領域,數量增加43%。4天的參展人數達12萬人次,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而至于市場最為關注的成交可以說是平穩增長,80%參展商有成交,最高單價成交為500萬元,現場購買3件以上作品的買家比例增長15%。同時,大眾的藝術消費觀念持續升溫,售價在3萬至5萬元區間的作品最受歡迎。在設計品類中,以家居產品、裝飾性雕塑、珠寶最為受青睞。

值得一提的還有藝術消費人群的年輕化。例如今年的影像藝術、公共藝術板塊當中青年藝術家作品銷售活躍,“千禧一代”的購買力顯著上升。而公共論壇和社會美育項目增加了10%,也意味著藝博會已經擔負起了一定的公眾審美教育功能。

美國極簡主義大師“村莊”進駐香江

5月24日,美國極簡主義大師弗蘭克·斯特拉大中華區首次個展“波蘭村莊”在香港厲為閣(Levy Gorvy)畫廊揭開帷幕。此次展覽展出藝術家1972年的《歐肯尼基II》及1973年的《羅茲季爾I》兩幅大型畫作,它們展現出斯特拉初涉浮雕時所采用的各種材料,包括瓦楞紙板、毛氈、木材以及彩色畫布。據介紹,“波蘭村莊”系列面世前,斯特拉曾于1970年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首個回顧展,時年34歲,也是該博物館史上舉辦大型回顧展的藝術家中最年輕的一位。此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27日。

臺灣放寬藝術博士學位授予條件

臺灣地區行政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日前頒布《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放寬博士學位授予規定。據介紹,根據該《草案》,藝術家可憑借畫作、歌曲,建筑師可憑借建筑作品獲得博士學位,而非如以往一般必須完成博士論文。對于此番改變,臺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阮慶岳認為有正面意義,比如促進建筑學實務教育水平的提高。不過也有消息稱,若這些專業的博士生選擇以作品替代博士論文,除提交作品外,還需完成一份書面報告,并經過嚴格審核。

御窯遺址界定有新進展

經專家論證,景德鎮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珠山南麓發現的圍墻被最新確認為明早期御窯廠遺址的西圍墻。至此,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的西部邊界范圍得到進一步確定。據了解,自去年4月開始,考古人員在圍墻內側發現了大量從明代永樂到清代嘉靖時期的官窯瓷片,其中包括大量“明代空白期”即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官窯瓷片,為研究“明代空白期”官窯瓷器生產提供了重要依據。

彩墨畫藝術展亮展西安

前不久,“中國畫世界風——國際藝術家黃月彩墨畫藝術展”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展覽由美國ArtPlus文化藝術公司與Silk Road Art Gallery藝廊主辦,展出藝術家黃月作品近百福。開幕當天,美輪美奐的舞蹈和模特動感的畫作展示,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藝術享受。據介紹,黃月的作品主體內容由荷花、荷葉、蓮蓬、山石、云水、翠烏等構成,最常見的表現手法是顏色的恣意流淌,卻又收放有度。

3萬件藝術品數字版權開放了

近期,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MA)宣布,開放館藏3萬件公共領域藝術品的數字版權,此外還公開超過6.1萬件作品的資料。據了解,該館最著名的中國書畫藏品當屬董其昌以王蒙《青卞隱居圖》為母題所作的巨幅山水畫《青卞圖》,其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據悉,這些開放的藏品圖像可用于商業目的,無需征得任何授權許可。館方認為,圖像共享自由將會提升藏品關注度,最終使得博物館從中受益。

委內瑞拉參展受局勢影響

日前,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正式開展。近段時間以來,在舉行的公眾開放日中,多個展館已經向公眾敞開大門。然而,委內瑞拉展館卻絲毫沒有繁榮景象,院子里堆積著的只有冬天的落葉、廢棄的建筑材料和垃圾。由于近來該國國內局勢不穩,影響了展館的開放,同時該展館布展的時間也被大大減少。據了解,威尼斯雙年展曾公布過此次參展的委內瑞拉藝術家名單,其中不少人仍表示對展覽非常期待。委內瑞拉館是威尼斯雙年展最著名、最重要的展館之一,它建于1953年6月,是威尼斯現代主義建筑師CarloScarpa的杰作。

日本繩文人與中國有淵源?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等機構研究人員近期宣布,他們成功解讀了日本古代繩文人的遺傳信息,并推斷繩文人和中國漢族擁有共同祖先。據介紹,繩文人是指約1.6萬年前至3000年前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古人,因制作繩文圖案的陶器而得名。此前日本有研究顯示,現代日本人的基因組約有15%來自繩文人。此次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領銜的研究小組解析了一名生活在3500年至3800年前的女性繩文人遺骸的基因信息,這具遺骸發掘于日本北海道的一處船舶遺跡中。研究人員判斷,這位女性具有較強的酒精耐受性,能適應高脂肪的飲食生活。

恐龍化石網絡待售惹爭議

前段時間,一具霸王龍幼崽骨骼化石在eBay網上待售,標價為29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79萬元),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美國迦太基學院霸王龍研究專家托馬斯·卡爾認為,這具化石一旦賣出,將給科學帶來“災難性損失”。據其調查,當前約有24個優質霸王龍顱骨和不完整骨骼的標本在私人手中,數量與全球博物館收藏的這類標本總和差不多。但許多古生物學家不愿意研究私人收藏的古生物化石,因為不能保證以后的科學家還可以獲得這些化石,重復他們的研究。而此次的網絡銷售,近300萬美元的標價令正規博物館望而卻步。

猜你喜歡
博物館藝術
博物館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露天博物館
爆笑街頭藝術
影像·博物館
博物館
對公共藝術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