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研究

2019-07-01 13:33劉作業王煒張濤涌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3期

劉作業 王煒 張濤涌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 按治療藥物不同分為研究組(55例)及參照組(45例)。參照組采用單純平陽霉素治療, 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聚桂醇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36%,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1.1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379, P=0.000<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為5.45%, 顯著低于參照組的24.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413, P=0.006<0.05)。結論 在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應用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同步促進患者恢復, 并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平陽霉素;聚桂醇;口腔頜面部血管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41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屬于臨床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 具有先天性特征[1]??谇活M面部血管瘤一般發生于舌、唇、口底以及皮下組織、口腔黏膜中, 其對人體面部正常組織功能與心態具有一定影響, 治療難度相對較大[2]。臨床中常應用平陽霉對該疾病進行治療, 而聚桂醇注射液作為硬化劑類藥物對面部具有局部麻醉效果。故而本研究探討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并予以治療的100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 按治療藥物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55例)及參照組(45例)。研究組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5個月~34歲, 平均年齡(17.53±6.75)歲;其中面部41例、舌部5例、唇部3例、腮腺6例;瘤體大小2.5 cm×1.5 cm×0.4 cm。參照組男20例, 女25例;年齡3個月~35歲, 平均年齡(17.59±6.67)歲;其中面部32例、舌部4例、唇部5例、腮腺4例;瘤體大小2.6 cm×1.4 cm×0.5 cm。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開展常規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 參照組采用單純平陽霉素治療, 即將8 mg平陽霉素、5 mg地塞米松、濃度為1.00%的2 ml利多卡因溶于500 ml生理鹽水中, 對患者患處進行常規消毒, 據其患處實際部位及大小應用不同方式將瘤腔血流阻斷;若患者年齡較小或其病變部位表淺則可減少用藥, 皮膚厚、患處所處位置深的患者可加重用藥量。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聚桂醇進行治療, 聚桂醇注射其用藥量需按照患者面部瘤體實際大小決定, 并遵循1 ml/cm3為注射標準。兩組治療后需2周返院進行1次復診, 同時由術者觀察其瘤體、面部顏色以及瘤體硬度的變化情況, 且8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在治療1個療程后接受隨訪觀察3個月, 再開展療效評定工作。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治療效果以顯效、好轉、無效3項指標構成, 顯效:患者治療后瘤體完全消失, 皮膚呈健康狀態, 且顏色正常, 功能恢復均正常;好轉:患者治療后瘤體明顯縮小>50%, 雖未完全消失, 但基本病情以得到顯著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瘤體體積未明顯縮小, 其病情及面部體征與治療前無顯著變化??傆行?(顯效+好轉)/總例數×100%。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低熱、皮膚潰爛、腹部不適、局部腫脹。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顯效29例、好轉24例、無效2例, 總有效53例, 總有效率為96.36%;參照組患者顯效17例、好轉15例、無效13例, 總有效32例, 總有效率為71.11%;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379, P=0.000<0.05)。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發生低熱2例、皮膚潰爛0例、腹部不適1例、局部腫脹0例, 不良反應發生3例, 發生率為5.45%;參照組發生低熱4例、皮膚潰爛1例、腹部不適3例、局部腫脹3例, 不良反應發生11例,?發生率為24.44%;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發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413, P=0.006<0.05)。

3 討論

患者患口腔頜面部血管瘤, 在影響其面部美觀的同時對其面部功能具有損傷作用。血管瘤屬于真性腫瘤范疇, 具有增殖速度快、發展快等特征[3]。在其增殖時間段內, 患者面部內皮細胞不斷發生增生, 導致血管腔異常狹小, 使得內皮細胞出現褶皺, 難以保持光滑狀態。且患者血管瘤內部所存在的大量增生細胞不具備自行退化的能力, 導致血管及內部淋巴管形成肥大細胞聚集現象。故而該疾病治療時通常使用具有毒性作用的藥物破壞其血管內皮細胞, 進而阻止血管瘤持續生長, 促使其逐步萎縮、消失。目前臨床中主要應用激素、手術、物理、硬化劑以及抗腫瘤藥物等方式進行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治療[4]。

現階段聚桂醇對血管瘤及囊腫性疾病用藥效果及安全性均已得到臨床認證, 其具備優質的治療效果, 安全性較好, 且不會因其毒性特征對患者產生過敏反應, 已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血管瘤治療中。徐慧高等[3]在聚桂醇與平陽霉素治療頜面部血管瘤療效與并發癥臨床對照研究中指出, 在患者接受治療后, 應用聚桂醇聯合平陽霉素的實驗組療效更為顯著;結論提示聚桂醇聯合平陽霉素治療面部靜脈畸形相較于單純使用平陽霉素效果更好, 能夠有效縮短治療時間,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平陽霉素作為廣譜抗腫瘤藥物, 主要通過對細胞DNA合成產生抑制作用治療血管瘤, 在DNA降解時釋放自由基, 并由所產生的自由基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作用, 最終達到抑制血管瘤細胞合成及生長, 直接對腫瘤細胞的生長代謝產生作用[4-9]。應用平陽霉素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療效顯著, 在保留患者口腔頜面部正常功能及形態上具有重要作用, 且治療過程中并不會長產生創傷, 患者易于接受。但現階段關于平陽霉素使用劑量并無定論, 若在治療中應用劑量較多, 則會對患者組織造成損傷, 或出現感染及面部組織腫大等并發癥。本研究中,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96.36%高于參照組的71.11%, 不良反應發生率5.45%低于參照組的24.4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研究組患者應用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相較于參照組應用單純平陽霉素治療優勢明顯, 在提升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 將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應用于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中具有顯著效果, 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同時避免出現低熱、皮膚潰爛、腹部不適、局部腫脹等不良反應, 具有較高安全性, 可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洪濤, 葉濤. 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評價.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9):95.

[2] 王姝, 賀娟, 高宏宇. 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觀察.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6, 10(8):616.

[3] 徐慧高, 呂志玲, 王平, 等. 聚桂醇與平陽霉素治療頜面部血管瘤療效與并發癥臨床對照研究.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30):17-20.?

[4] 孟慶慧. 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評價.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4):173-174.

[5] 朱玉, 李棟梁, 陳志勇, 等. 平陽霉素與聚桂醇治療靜脈畸形療效對比觀察. 中國美容醫學, 2014, 23(14):1181-1183.

[6] 張會敏. 平陽霉素及聚桂醇治療頜面部靜脈畸形120例臨床療效觀察. 口腔醫學研究, 2013(9):870-871.

[7] 孫中泱. 聯合聚桂醇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療效評價. 山東大學, 2014.

[8] 趙媛, 王姝. 對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開展聚桂醇注射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7):164-165.

[9] 朱英芹. 平陽霉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7):36-37.

[收稿日期:2018-08-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