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花鼓戲劇目音樂探究

2019-07-15 03:30陳淅鈺
戲劇之家 2019年17期

陳淅鈺

【摘 要】湖南地大物博,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多達400余個。題材大多是描述勞動生產、對愛情的追求還有對家庭矛盾的不滿。本文以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所演出的劇目和音樂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長沙花鼓戲的當代發展,以求為研究長沙花鼓戲及其傳承劇團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長沙花鼓戲;劇目音樂;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

中圖分類號:J8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7-0015-02

舞臺演出是劇本的二次創作,但根本還是要歸結到劇本。株洲作為一個新興城市,長久以來沒有形成自身流派的花鼓戲,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所演出的劇目音樂主要是以長沙花鼓戲為基礎吸收各家所長而自成一派,劇本通常也是二次創作。新時代以來百花齊放,在文藝方針的領導下,老一代的藝人與新一代的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挖掘整理各地并且傳統經典劇目。

一、劇目來源

株洲市靠近長沙市,劇目屬長沙花鼓戲(湘東路子)。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傳統戲劇,它是民族民間藝術的瑰寶,是藝術的高雅殿堂中最為大眾所喜愛的藝術珍品與寶物,花鼓戲作為湖南的地方戲劇深受當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幾十年來,受湘東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熱辣開朗的本土情懷影響,長沙花鼓戲已經成為湘東地區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劇?!伴L沙花鼓戲(湘東路子)”深深扎根于湘東這方熱土上已有一個世紀了,在各劇目百花爭艷的背景下,長沙花鼓戲(湘東路子)于2011年被審批為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作為本項目的申報和傳承保護單位,最近幾年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關心下,通過“戲曲下鄉”演出推廣到株洲下屬5縣4區進行演出,通過“周末劇場”免費展演等多種渠道宣傳,以更好地發展、傳承“長沙花鼓戲(湘東路子)”。長沙花鼓戲是以勞動號子、民間山歌、小調、山歌以及各種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為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為的一種戲種。長沙花鼓戲在長沙府的十一屬縣——長沙、望城、湘鄉、醴陵、湘陰、攸縣、茶陵、寧鄉等地形成并風靡了起來。其形成于清代,距今已有160余年歷史,主要以長沙官話為舞臺語言。它的發展經歷了“兩小”(小旦、小丑)、“三小”(兩小加兩生)和“多角色”這三個最重要的階段,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如今以“三小”為主,到現在依舊是長沙花鼓戲的主要特點。

改革開放后通過以前的老藝人跟現在的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之下共整理出了五十多個劇本。其中有:《蘆林會》《劉海戲金蟾》《劉??抽浴贰蛾庩柹取贰赌锨f收租》。這些劇目多由民間樸實的勞動人民與文藝工作者共同創作,一些劇目來自勞動生活,一些劇目則來源于神話傳說。形象的刻畫多以勞動人民、書生公子、官吏商賈;劇目所表現的內容最常見的多為:對理想生活的渴求、對個性解放的追求、對婚姻自由的向往乃至提倡懲惡揚善。株洲市傳承中心不僅排演了傳統劇目,還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劇本。為了跟上黨的腳步,倡導廉政工作,傳承中心以此創作了廉政主題的現代化股息。

2017年2月16日上午,在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的排練室中,演員們正在加緊排練《山路彎彎》。在這部劇角色鮮明,主角紀委書記執法的剛正不阿和孝順發人深省,他將貪污受賄的“發小”村干部送進牢房,又竭力奉養其母親傳遞出了一種正能量。自2015年6月首次公演以來,廣受好評?!渡铰窂潖潯芳o檢干部的扮演者何濤說“拿到劇本時,感覺到這是巨大的挑戰?!?,在拿到劇本后他為了揣摩劇本他曾多次去株洲市紀委向紀檢干部虛心求教,“從說話的語氣到臉部表情,紀檢干部們都仔細地指導,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廉政教育的重視?!贝送?,株洲市傳承中心還創作了現代花鼓戲《酒樓趣事》,講述的是高檔酒樓老板在中央八項規定后痛定思痛,以服務大眾這種接地氣的思想理念,大力對酒樓進行改造,最終讓酒樓浴火重生,《酒樓趣事》已在全市演出30多場?!叭罕娫敢饪?,我們演員也樂意演廉政小品小戲,因為能讓觀眾關注社會熱點,順便謳歌勤廉典型,鞭撻貪腐丑惡,而且有時代感?!敝曛奘袘騽鞒兄行幕ü膽蛘寡莶坎块L唐家農說道,“我自己也是個文藝工作者,為反腐倡廉盡一份力是應該的?!币呀?67歲的大爺劉根發,在看完《酒樓趣事》后說:“我是流著眼淚看完這部戲的,好久沒有看到這么打動人的戲了,

二、表演特色

株洲市傳承中心如今所傳承和演出的大多為長沙花鼓戲傳統劇目,表演特色沿襲長沙花鼓戲(湘東路子)。長沙花鼓戲是在農家山歌、民間和本地小調的基礎上形成的。長沙花鼓戲表現手法花樣頗多,表演形式多為民間舞蹈,包括:打酒杯、手巾舞、打花棍、矮子步、扇舞。還有許多表現形式是從勞動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包括:繡花、砍柴、犁田、推車、使牛等多種表演方式。這么多表現手法使長沙花鼓戲的舞臺更加惟妙惟肖、美不勝收。此外,長沙花鼓戲的劇目短小精悍、詼諧風趣;劇本語言簡單干練、通俗易懂。

在還是地花鼓階段時,長沙花鼓戲是以“三小”為主,用以突出特點.“三小”(兩小加小生)由“兩生”(小丑、小旦)發展而來,其后再發展至多種角色。在“三小”的基礎上,長沙花鼓戲又發展出了各種角色,包括:生、旦、凈、丑。但長沙花鼓戲這種劇種的特別地藝術風格依舊由小丑、小旦、小生代表。

從角色上來說,如今的長沙花鼓戲已經有了十多個行當。除了生、旦、凈、丑之外,還加入了官衣袍帶、羅帽雉尾。還通過吸收其他大劇種中的毯子功和把子功而增加了武戲。長沙花鼓戲的表演語言依舊以長沙官話為主,使觀眾更好理解。而其主要唱腔分為四大類,主要是以表現手法、音樂風格、曲調結構來進行分類。這四大唱腔分別為:(1)川調,作為主要腔調,伴奏樂器為大筒和嗩吶之類的絲竹樂器,曲調靈活多變,表現力強。(2)鑼腔(打鑼腔),用于抒情和敘述的部分,調性感很強,予人感覺豐富多彩,具有民歌的感覺。伴奏樂器為鑼鼓和嗩吶,在唱句中間穿插伴奏。(3)牌子,由民歌和小調發展而來,保持了載歌載舞的特點,包括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伴奏樂器為嗩吶和鑼鼓,故也稱嗩吶牌子或鑼鼓牌子。(4)小調,經常在插曲時使用,包括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伴奏樂器有大筒、嗩吶、打擊樂器,分工明確;大筒為主奏;嗩吶為色彩性樂器。

三、唱腔音樂

長沙花鼓戲風格百變,取材多來自民間,描寫的都是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常態。唱腔分成幾個大類,官話用的是長沙話,曲調多用羽調式,還帶著湘中式獨特的民歌風格。長沙的方言多用“6135”四個音,分為六聲,形成了如今的“川調”中的一部分基調。長沙花鼓戲在唱腔設計上,尋找的都是湖南各地區中比較有特色的民歌小調和山歌。如此一來,長沙花鼓戲吸收了各個地區有特色的民歌小調,形成了如今風格多變的特點。長沙花鼓戲初期是從農村里土生土長出來的,是底層勞動人民在勞動時在田頭或莊稼前自娛自樂出來的產物,還不能稱之為戲曲。之后慢慢發展成熟,有了“二小調”與“三小調”的基調,吸收了“打鑼腔”與“川調”(正宮調)?,F如今已經是由多聲腔組成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也造就了如今的長沙花鼓戲歡快活潑、質樸自然的獨特風格。

四、伴奏音樂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音樂主要由伴奏樂器構成,伴奏音樂的表演形式是伴奏樂隊,有文武兩個場面。

文場:大筒(主要樂器,竹筒蛇皮制成,形似二胡)、嗩吶(分大嗩吶、小嗩吶,吹奏過場音樂)。

武場: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其過場音樂來源都是古典曲牌與民間小調。伴奏常用絲竹樂器,也稱為 “弦子腔”。

五、結語

如今演出長沙花鼓戲的國營和集體所有制的花鼓戲院團表現匱乏,但近年來也不乏民間花鼓戲班卻表現得異?;钴S,其中就包括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雖說長沙花鼓戲依舊面臨著劇目唱腔陳舊,缺乏創新意識等問題。但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這些年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增強創新意識,改革發展并研創出新劇目為自身提升了軟實力,為長沙花鼓戲及其傳承劇團的劇目音樂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