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此別過, 苦行僧張士平

2019-07-15 06:21齊敏倩
博客天下 2019年11期
關鍵詞:魏橋企業家

齊敏倩

山東有兩“張”,東有張瑞敏,西有張士平。

上世紀80年代,計劃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不少國企因管理松散、人浮于事而連年虧損。如此時代背景下,一批強硬的改革派企業家如新星冉冉升起。我國最早成名的那批企業家多數來自這個群體,如海爾張瑞敏、紅塔褚時健、聯想柳傳志,魏橋集團創始人張士平亦是其中的明星。

5月23日,張士平安然離世。3月份,褚時健剛剛去世,第一代企業家們慢慢凋零,以各種方式退出歷史舞臺。

張士平這一生干了很多大事,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中,他近乎完美地抓住了每次歷史機遇。從普通扛棉工人到油棉廠廠長、兩家上市公司的締造者、“亞洲紡織大王”和“鋁業大王”。

40年間,他像個強硬的苦行僧,為了企業的生存,孤獨、倔強地抗爭。

如今,一切塵埃落定,榮譽和爭議終將隨他一起歸于塵土。魏橋鎮的陽光風雨、日出日落,一切都不再與他相關。

弄潮兒

2018年,72歲的張士平累了。9月份,他把魏橋創業集團交給獨子張波,此后,再沒露過面。

退休之前,張士平接受了一次采訪。當時,他身穿紫色T恤,操著一口濃郁的鄒平話向當地電視臺的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作為企業家,看到時機是絕不會錯過的?!彼偸沁@樣,喜歡把自己的成功歸因于運氣和把握時機。

1946年,張士平出生于濱州魏橋鎮一個偏遠鄉村。餓肚子,是他兒時印象最深的事情。初中畢業之后,張士平到油棉廠做了推棉工,1981年,他因為“能吃苦,最勤勞”,當了鄒平第五油棉廠的廠長。

1981年,國家放開糧油,這是張士平第一次趕上歷史機遇。

棉油廠受季節影響大,經常處于停工停產狀態,糧油放開后,他帶頭搞起異購異銷。他們到河南、安徽等地收來棉籽、大豆、花生,利用廠里的榨油設備將原料榨油后銷售。

異購異銷搞到1984年,油棉廠做到了全國供銷工業利潤第一名,當年利潤400萬。由于業績突出,張士平成了山東省供銷系統第一個高級經濟師。當年山東省選了13個省勞模,他作為勞模代表,到北京領獎。

他總愛跟人聊起這次的經歷:“在主席臺上,總理親自把13個勞模證書頒給我?!奔幢闶呛髞硪咽巧綎|首富,他都覺得這是他這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當時的他,是經濟洪流中的弄潮兒,有足夠驕傲的資本。

1984年,是中國企業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一年。王石、柳傳志的公司剛剛成立,后來和張士平合稱為山東“二張”的張瑞敏,這年底才到青島電冰箱廠當廠長。

距離魏橋鎮30公里外的西王村,王勇正為建面粉廠四處奔走。1986年,王勇也拿著開面粉廠的積蓄創辦了一家油棉廠,這都是他日后成立西王集團的墊腳石。

那幾年,還發生了一件事,整個山東地區棉花大豐收。張士平回憶,當時油棉廠的倉庫都堆滿了棉花。就把草一薅,鋪上袋子,這樣把多余的棉花放在袋子上。

為了消化剩余棉花,他又搞起了毛巾廠,后來又涉足棉紡織行業。當時棉紡織業市場供不應求,著實是一個好機會。張士平籌資6000萬建成一個織布廠和一個棉紡廠。經過三年的發展,這兩個工廠光是交稅就達到了1260萬元。

這就是后來在香港上市的魏橋紡織的前身。時至今日,魏橋紡織已是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橫跨紡織、服裝、家紡等多個行業。全世界生產的牛仔褲中,相當一部分牛仔布料來自魏橋紡織。

魏橋紡織規模大,但利潤率極低,張士平又把目光投向鋁行業。一方面是他看到鋁行業整體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則得益于魏橋自建的發電廠。剩余電力多,發展鋁行業,可物盡其用。

張士平有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紡織行業的成功路徑在鋁業再次得到印證、放大。

經過數年發展,中國宏橋已是全球最大的鋁業公司,90%的蘋果手機后蓋所用鋁材均是來自它。2011年,中國宏橋在香港上市,以發行價計算,張士平家族財富增長近50億元。

從那天起,張士平開始頻繁進入大眾視野。他的管理哲學、經營之道,連同自建電廠、野蠻擴張,一起被討論著。對他來說,低調變得越來越難。

強硬派

魏橋集團引起廣泛討論是在2012年。

張士平有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紡織行業的成功路徑在鋁業再次得到印證、放大

當時,有媒體報道,魏橋集團自建電廠、孤網運行引發爭議。事情源自上世紀90年代,電力短缺的窘況讓魏橋集團的工廠時常斷電,難以持續生產。張士平做了大膽的決定——自建電廠。

民營企業家為了解決問題,想過的“奇招”不在少數,但是敢自建電廠、孤網運行的,魏橋集團還是頭一個,并因此得名“魏橋模式”。

支持者稱之為“電改小崗村”,打破壟斷的電力改革先鋒;反對者常在安全、環保層面上提出異議。更多的人,將自建電廠的成本優勢與魏橋集團的成功聯系在一起,企圖探究這種“魏橋模式”在更大范圍內推廣的可能。

哲學家愛思考英雄和時勢的關系,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推動時勢?對企業來說,這個問題同樣存在。如果沒有張士平的存在,“魏橋模式”能否落地開花?

魏橋集團身處傳統行業,張士平本人又極為低調,于是外界對他知之甚少,也因此常常忽略他的管理才能。

作為公司掌舵人,張士平很強硬。剛上任廠長時,油棉廠很亂,用他的話說:“車間甚至還有大便,窗戶上連一塊玻璃都沒有?!睘榱苏喂S,他制定了極為嚴格的紀律,遲到一小時,罰款一個月工資。

當時,廠里收進來大量花生,規定員工不能偷吃。有一次,一個年輕員工僅僅因為吃了三?;ㄉ?,當即就被張士平開除。在他看來,有吃就有拿,一來二去,整個企業的利潤都能被吃空。

被車間大便惡心到的除了張士平,還有青島的張瑞敏。35歲,張瑞敏剛到電器廠上任時,為了整治工廠,曾制定了13條規章制度,其中就包括:“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p>

和“二張”經歷類似的還有雙匯掌門人萬隆。1984年,萬隆被選為漯河肉聯廠廠長,當時的“漯河肉聯廠”在河南十大肉聯廠中排名倒數第一,瀕臨倒閉。為嚴懲廠里“盜竊”問題,萬隆把市領導的侄女開除了。

當時,計劃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不少國企管理松散,虧損嚴重,一批強硬的改革派企業家應運而生,登上了國企改制的歷史舞臺。

苦行僧

無論是前期的棉紡織,還是后期的鋁業,張士平干的都是勞動密集型、高耗能產業,并不掌握多少高科技核心技術。

這樣的行業在發達地區并不占據優勢,但在魏橋鎮這種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卻能大展拳腳。張士平抓住其中機遇,像苦行僧般憑借成本優勢和高效率脫穎而出。

魏橋集團常常在行業淘汰剩余產能時大肆擴張,憑借壓低成本、提升速度實現盈利。張士平將自己的“三板斧”總結為:快、高、低。

“快”是說魏橋創業迅速的市場反應和項目完成能力,其所有項目基本上都是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21萬千瓦電廠,電機組建完成,行業平均需要20個月,魏橋只用10個月。

“高”是指擴張不靠低水平重復建設。目前魏橋集團擁有十大類2000多個品種,高技術含量棉布占到60%。

“低”則表現在魏橋驚人的節能省耗能力,這需要極強的管理能力。郎咸平在節目中曾分享過一個例子,當年,魏橋紡織兼并國企濱州一棉時,濱州一棉擁有管理人員300人,財務人員12人,年銷售收入1億元;魏橋銷售收入30億,對應的管理人員分別為20人,財務人員4人。

紅海搏殺,靠的正是嚴密的管理、控制和精細化運營,張士平精通于此,被稱為“紅海強者”。

張士平有鮮明的魯商特征,喜歡做實業,崇尚“少說話、多做事”。2011年,中國宏橋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后,張士平身家暴增,成為山東首富。此后多年,齊魯大地無人能逾越其財富。

成為首富后,張士平依舊低調、務實。此前,有媒體為了采訪張士平,找到了當地宣傳部門幫忙引見。誰知宣傳部門出面,這位首富仍不愿接受采訪,最后還是由縣委書記親自出面勸說,他才同意出面。

包括張士平在內的許多“農村企業家”,由于自身知識結構不完整,大都相對保守。

在張士平帶領下的魏橋集團,不碰期貨,不做房地產,只會在傳統行業賺“辛苦錢”,他還曾給公司高層規定,不許在股票上套現,所得資金只能用于發展經濟。

近年來,魏橋集團并非一帆風順。

2017年3月,魏橋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宏橋,遭沽空機構愛默生質疑財務造假,被迫停牌7個月。

2017年11月,環保部官網公布了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東省反饋督察情況,魏橋集團被點名批評。魏橋集團違規擴張的電解鋁產能后被叫停。

魏橋紡織因在2015年和2016年向母公司魏橋創業集團違規提供財務援助,秘密向母公司“輸血”,近日亦受到港交所譴責。

時移世易,魏橋集團的“野蠻擴張”模式走到了盡頭。

魏橋創業集團

大家長

無論是在張家、魏橋創業集團,甚至整個魏橋鎮,張士平都是像大家長一樣的存在。許多人在他的“護蔭”下謀生,他們的生活與魏橋集團息息相關。

農民出身、鄉鎮創業,他身上有濃厚的鄉土情結。對魏橋集團,乃至魏橋鎮他都有極強的使命感。

張士平的一生都與魏橋集團緊密相連。在這兒,他是專注實業的企業家,像大家長一樣帶著十幾萬人,在鄉鎮一步步建立起世界500強

之前,他重病住進ICU的新聞在網上熱傳。許多魏橋集團的員工和當地人在網絡上發言,為他祈禱。在許多人眼中,是張士平養活了自己一家,改變了魏橋鎮乃至整個鄒平市的經濟狀況。

解決農村就業,是張士平在為數不多的采訪、發言中幾乎次次都提的話題。

做廠長時,廠里招一百名員工,前來排號報名的竟有一千多人。這件事讓他感受到農村人口就業的困難程度,“尤其是十幾歲初中畢業的小姑娘,很想到廠里上班?!?/p>

2015年十大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張士平提到,魏橋創業集團16萬員工中,有15萬人是農民。他用村主任講話般激情昂揚的語氣說道:“我們解決了16萬人的就業,通過連續不斷增加工資,這些年相當于向農村轉移資金70多億元?!?/p>

對于魏橋集團普通基層員工來說,鄒平市區大幾千一平米的房價,實在太高。為了解決員工就業問題,集團自建家屬樓,員工能以遠遠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買單位家屬樓。離職時,再由員工交還房屋,公司退還全部買房款。

如今的魏橋集團有點像原來的大國企,除了家屬樓,還有多所配套幼兒園,員工子女可在集團接受教育。

幾年前,被問到是否會逐漸放棄利潤微薄的紡織行業,張士平回答道:“不會,我們有這么多員工,到時候,他們怎么辦?”

張士平的一生都與魏橋集團緊密相連。在這兒,他是專注實業的企業家,像大家長一樣帶著十幾萬人,在鄉鎮一步步建立起世界500強。

如今家長西去,一代傳奇就此謝幕。

2018年6月的一次采訪中,72歲的張士平比以往更加平和,一貫抑揚頓挫的語調溫潤起來,臉上掛著淺笑。

不過一年時間,這位敢闖敢干的企業家溘然長逝,是非功過,都拋在了身后。

猜你喜歡
魏橋企業家
星盤中的企業家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激發企業家精神 贏創直銷新未來
魏橋“被做空”事件始末
閩籍女企業家共話“轉折” :善良、堅持、靈動
張士平逼出來的魏橋
膽小鬼捉臭蟲
水星人回家記
魏橋創業:紡織帝國的“長青術”
環保企業家發展前景光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