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手落筆隨濃隨淡

2019-07-17 08:04胡小龍
書畫世界 2019年5期
關鍵詞:太學水木用墨

胡小龍

設想如果回到大唐盛世,我去拜謁許太學,那不用問童子,他一定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他在大山里也不采藥,一定是提著一支筆,坐對著大山,相看兩不厭。待到日薄西山,他也就收拾好筆墨,飛鳥相與還。但這也絕不僅僅是設想。工作再繁忙,許太學一旦覓得空閑,就轉進大山。如果問他為何如此樂此不疲,他一定會回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

生長在廣西大山之中,許太學敦厚純樸,胸次灑脫。大學畢業后,他入大化縣旅游局工作,興之所至,登山臨水,展卷即畫。我有幸見過其早年所作之山水,揮灑不凡,頗具雄強剛健之氣度。惲壽平在《南田畫跋》中說:“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焙髞?,許太學拜在廣州美術學院李勁堃教授門下,畫風一變,自早年“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之山水,逐漸轉入“筆墨攝情”。

許太學之山水,分為寫生與創作兩個部分。雖然以寫生與創作分,對有些畫家來說是不合適的,但這樣分類,是為了凸顯其目前的繪畫狀態,即師造化與筆墨探索并行。他的寫生小品與山水創作確有較大的差別。首先是繪畫理念不同。前者,在師古人的基礎之上師造化,正所謂筆墨固然重要,丘壑也不應忽視;后者,則是以筆墨形式來造境,求天地之所無。其次,尺幅大小有別,他外出寫生,多以小品冊頁為主,所畫之景,皆為山間田頭,與自然山水近;但其寫生之目的不僅在于探究“萬物之理”,更是借“原萬物之理”來進行水墨探索。其寫生也是為了創作之“筆墨攝情”而備,所謂的師造化與筆墨探索,實際上也并行不悖。

許太學喜用方正的大尺幅,布局多飽滿繁密,追求“繁中置簡,靜里生奇”。我甚至一度猜測,他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尺幅,是為了能有足夠的施展空間來釋放他“游戲筆墨”的個人趣味。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尤其鐘情于以水墨來寫山川林壑,其無限可能的情境表達,就是探索的樂趣。其水墨寫就的山水,亦完全是他心中所造之境。正如李勁堃這樣評價:“許太學的作品用筆細致而又怡然自得,安閑中充盈雍容之氣,遠可注目神游,近可細索把玩,盡顯畫家對現代事物的境象、符號的獨特探索與思考?!痹趶V州美術學院求學期間,他并沒有沉浸在傳統山水畫程式的臨摹之中,而是借來大量的西方現代抽象畫派書籍來研究,從中尋找可資借鑒的營養成分。其作無論是在皴法與布局上,還是在創作思想上,都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山水畫。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其作品甚至會走向純粹的抽象。正如董其昌《畫旨》云:“以境界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睂τ谠S太學來說,藝術形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形式在擺脫了自然造化的束縛之后,并不影響繪畫之意境的營造。因此,他一方面在寫生的過程中借助探求自然之理來練習對筆墨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又在筆墨形式表現力上下功夫,在筆墨的無窮變化中寫盡山水之情。

方薰《山靜居畫論》云:“作畫有自淡至濃,次第增添,固是常法。然古人畫有起手落筆,便隨濃隨淡成之?!痹S太學作畫,這一點與古人頗為相似,點墨落紙處,自然湊泊,不作次第增添。從一定程度來講,他更擅長以淡墨作畫,他常常忘情于淡墨之萬千變化而自得其樂。雖然是隨意為之,但最終之山水,又是得意忘象,味之無盡。他的這種能力并非源自天資穎悟,而是經年累月地涵泳于心、練之于手。說起用墨,許太學常常引以為自豪地說:“用墨無他,唯在潔凈?!贝恕皾崈簟卑瑑蓪雍x。一層含義是畫之技法層面,即用筆、用水、用墨之“干凈”,筆頭不可摻雜未用盡之點墨。我曾得見其濡毫點墨調水之狀,如蜻蜓點水,從容不迫。而其調墨后之水亦清潔如初,無一筆墨漬。另一層含義則是作畫不可“營營世念,澡雪未盡”;亦不可拖泥帶水,猶豫不決。正如笪重光《畫筌》云:“山川之氣本靜,筆躁動則靜氣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則幽姿頓減?!痹S太學之山水,用筆總是不溫不火,隨機應變。用墨“不滯不枯,使石上蒼潤之氣欲吐,盡得墨之氣”,而無一點“淡雅則枯澀,老健則重濁,細巧則怯懦”之病。

記得許太學曾經說過,他對家鄉的山水有著復雜的感情。這種感情既包含著對家鄉的愛,又摻雜著因家鄉大山阻隔而造成的與外界交通往來不便的恨。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大山是許太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而從生存的角度而言,大山的阻隔又造成了他生活上的清貧。但也是這種清貧生活,使他與世無爭,在深山中陶然自得。

如果理解了許太學這種復雜的個人情感,也許也就可以推測為什么在他的山水畫中符號化的物象總是聚集在一起,其中或是因為對生存空間的焦慮在山水畫上的投射,也或是因為在擁塞的分割布局之中的苦心經營。而其山水物象之環抱起伏,從來都不是逸筆草草,亦非爭巧拙于毫厘。墨色之間涵浸道趣,亦少斧鑿之痕。集中物象而成山水,卻是漸老漸熟。

畫家張庚在《圖畫精意識·畫論》中說:“畫雖藝事,亦有下學上達之工夫。下學者,山石水木有當然之法,始則求其山石水木之當然,不敢率意妄作,不敢師心立異,循循乎古人規矩之中,不失毫芒,久之而得其當然之故矣,又久之而得其所以然之故矣。得其所以然而化可幾焉。至于能化,則雖猶是山石水木而誠者視之,必曰:藝也,進乎道矣,此上達也?!痹趯懮?,許太學循古人之規矩;在水墨山水創作中,得其所以然而化,追求著繁密布局變化的極致、墨色變化的極致以及物象符號化的極致,必將自成一家,觀者拭目俟之。

猜你喜歡
太學水木用墨
“水木之約”居室設計
微思考
漢代太學如何培養治國安邦之才
黃賓虹山水畫技法探微
從畫家書法談對書法墨法的理解
嵇康·絕響
水木劇
月餅里的情書
讓夢在白天開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