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江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探索

2019-07-19 07:05王林弟
江蘇地方志 2019年3期
關鍵詞:吳江大運河運河

◎ 王林弟

京杭大運河吳江段北起瓜涇口北側與吳中交界處,南至桃源前窯村與烏鎮交界處,全長56.4公里,其中盛澤鴨子壩至前窯村段大運河為蘇浙兩省界河,長度為13.7公里,目前由浙江省管理。京杭大運河吳江段是蘇南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如今運河中最繁忙的河段之一,吳江段大運河擁有大量歷史文化遺存,類型豐富、地位重要。吳江運河古纖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彰顯了吳江段大運河的歷史地位。如何保護挖掘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產,對于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吳江段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吳江段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種類及分布

大運河遺產包括水利工程及相關文化遺產、聚落遺產、其它物質文化遺產、生態與景觀環境以及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大類。大運河吳江段的文化遺產有:

(一)水利工程及相關文化遺產

1.河道

(1)在用運河:京杭大運河吳江段。

(2)老運河:蘇嘉運河。

(3)與大運河相關河道:吳淞江、太浦河、頔塘。

2.水利工程設施:吳江運河古纖道。

3.航運工程設施:三里橋、安民橋、安德橋、思范橋、禹跡橋、九里橋。

4.運河檔案文獻遺產。(1)運河河工檔案:《江蘇水利圖說》《吳中水利全書》《吳中水利書》《論三吳水利》《三吳水考》《百城煙水》《讀史方輿紀要》《宋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2)歷代與運河相關的志書:《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乾隆《江南通志》《吳郡圖經續記》《吳江運河志》,弘治《吳江志》,嘉靖、乾隆、道光《吳江縣志》,乾隆《震澤縣志》,《吳江縣志》(1994年版),《吳江市志》。

(二)聚落遺產

1.古鎮:同里、黎里、震澤、平望、桃源。

2.古村:溪港古村落、四都村古村,龍泉嘴古村、南厙古村落。

3.古街:八坼老街、蘆墟老街、盛澤莊面。

(三)其他物質文化遺產

1.古墓葬:王錫闡墓、徐靈胎墓。

2.古建筑:退思園、思本橋、耕樂堂、崇本堂、嘉蔭堂、吳江文廟、垂虹橋遺跡、鴻壽堂、慈云寺塔、師儉堂、致德堂、先蠶祠、廣福橋、香花橋。

3.古遺址:桃源廣福遺址、梅堰龍南遺址、同里遺址。

4.近現代建筑:陳去病故居、柳亞子舊居、蘇嘉鐵路75號日軍炮樓。

(四)生態與景觀環境

運河沿線主要集中在八坼至平望段,頔塘沿線集中在平望至震澤段,兩岸以農田、濕地、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觀以及原生的鄉村建筑景觀為主。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蘆墟山歌、同里宣卷,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羅黃酒釀造技藝、平望燈謎、七都提線木偶。

上述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省級以上的,另外吳江還有蘇州市及吳江區級的文化遺產三百多個,以及眾多的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

二、認清價值超前規劃,建立機制保護大運河吳江段文化遺產

(一)吳江段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價值

大運河是一項特殊的文化遺產,它跨地區、跨部門,又是流動的、活態的。就大運河吳江段的文化遺產而言,它的價值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1.精神價值。大運河自吳王夫差貫通江南河起,就流經吳江。吳江運河沿線地區也先后孕育了一批人口相對集中、商業相對興盛的市鎮。吳江與大運河相依相生,大運河是吳江的母親河!京杭大運河蘊含無比深厚的精神價值,是吳江實現長久發展和繁榮的不竭動力。

2.科技價值。大運河吳江段的許多河堤是在濕地或是湖蕩里挖河筑就,筑成的河堤要經得起湍急湖水長期沖刷,其難度可想而知。吳江塘岸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典型。這段塘岸從唐代開始修筑,但屢坍屢修,技術一再改進,經過數百年摸索,直至元至正年間才逐步穩定完善,顯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吳江塘岸成為太湖流域的水利樞紐,現存的運河古纖道是“至正石塘”的一部分,其構筑技藝成了后來許多塘路效仿的典范。

有河就有橋,經過運河的船只數量多、噸位大,而且為了借風助行,很多船只設有桅桿用于揚帆扯篷。因此對于橋梁不僅要求跨度大,而且要求橋孔矢高達到一定高度,從而形成了吳江運河橋梁駝峰突起的獨特形態。吳江三里橋矢高達12.5米,為蘇州地區古石橋之最。吳江垂虹橋,長達數十孔,屬薄型多孔連綴石拱橋,是我國橋梁史上的杰作。

3.歷史價值。吳江古鎮的歷史建筑,是江南水鄉文化與歷史的結晶,是歷史的活化石,古鎮保留的民間習俗與風土人情,是研究江南社會演變的教科書。大運河吳江段的聚落遺產和其他物質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4.藝術價值。吳江有著較多的私家園林,占地九畝八分的退思園面積雖小,亭、臺、樓、閣、廊、坊、橋、榭一應俱全,格局緊湊自然。退思園是設計空間的藝術,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了豐富的藝術之精華,使之成為能和任何一個名園相媲美的小型園林的典范。吳江大運河孕育出的民間文學和民間音樂雖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但都傳遞著樸素的倫理價值和情感價值。歷代文人騷客途經吳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極具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高起點、高標準編制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規劃

目前大運河吳江段已經改建成四級航道,通航能力大幅提升,是今日運河最繁忙的河段之一。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大運河為主體的水網和濕地系統正快速喪失,水質污染嚴重,嚴重影響運河廊道的生態功能和結構,一批珍貴遺產消失和破壞。

從大運河建設現狀看,吳江還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和挑戰。突出的一點就是規劃滯后、保護乏力,與國家大運河文化帶戰略要求不相適應。吳江尚未編制關于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統一規劃,運河沿岸居住區、工廠區、綠化區混雜,點線面之間、各個區域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呼應和聯系,運河重要歷史風貌正在流失或面臨建設性破壞。

編制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統一規劃勢在必行。首先要明確大運河遺產保護的對象和基本要求,指導和協調遺產保護工作;其次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通過遺產評估,對大運河遺產提出保護要求,實現永續利用;最后在遺產保護涉及的社會領域,正確處理遺產保護與文化、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統籌協調發展,謀求遺產保護與社會各方面的和諧發展關系。

(三)條塊協調理順運河文化遺產管理機制

吳江段大運河保護管理問題涉及發改委、交通、水利、文化、文物、建設、規劃和國土等部門,如果延伸到傳承開發利用環節,還需增加旅游、體育、檔案和地方志等部門。但是這些部門各管一塊,缺乏總體協調和統籌兼顧,管理體制落后于發展。吳江境內,運河流經吳江開發區、松陵鎮、平望鎮、盛澤鎮和桃源鎮,各區域往往各取所需,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項目建設,運河管理責任部門在履行主體責任時,相互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導致開發建設的愿景與產生的結果往往相左。

因此,必須成立吳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機構,由區領導領銜,相關區鎮和部門參與,統一規劃,明確各區、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和范圍,屬地實施。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目的,保護傳承利用好運河文化遺產,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把分散之力改為凝聚之力,并兼顧各方面的關系和利益,通過統一、高效的協調機制,來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三、多方合力精心打造,建設獨具吳江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帶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不應局限于世界遺產保護區,還應從更大范圍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傳承、利用,弘揚文化價值,生態保護修復,進而帶動區域的文化繁榮、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真正使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讓大運河盡顯吳江人文之美、生態之美、發展之美。

(一)設置吳江大運河文化帶標識導視系統

立足運河,在重要河道經過處、沿線節點城鎮和歷史遺產分布點附近設置標識導視系統。根據各處的具體情況,可以是文字圖案標牌式的,類似道路指示牌和旅游景點標識牌,也可以是電子標牌式的,通過掃描二維碼和下載APP的方式,進行手機閱讀標識導視。

(二)整合現有節慶活動,舉辦吳江運河文化節

吳江現有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動大大小小有10多個,名稱基本上與運河沒有關聯,而活動內容全部與運河息息相關。吳江大運河文化節不需另起爐灶,只要將現有的吳江太湖文化節更名為運河文化節,各區鎮舉辦的節慶活動納入其中。同時邀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圍繞吳江的運河文化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

(三)新建吳江大運河遺產展示館

在吳江運河古纖道附近建設吳江大運河遺產展示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借助現代化、多樣化展覽手段,多維度宣傳展示,全面介紹大運河吳江段文化遺產。讓市民了解運河文化遺產價值,增強保護理念,使運河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四)恢復重建歷史遺跡,豐富人們的“運河記憶”,建設一批人文故事地標

運河見證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很多遺存已經消失,存在于文字記載和人們的口頭傳說里。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過程中,很有必要建設一批人文故事地標,喚起人們的運河記憶。

1.設立乾隆下江南路過吳江的標志牌??滴鹾颓《啻瓮ㄟ^運河巡游江南,途經吳江。乾隆第一次巡游江浙,回京途中,在吳江八坼南斗圩設大營駐蹕,此后第二、四、五、六次南巡都駐蹕于此。乾隆第三次、第四次下江南,在當時的吳江二十二都吉慶寺駐蹕。標志牌上可簡要說明乾隆巡游江南的目的、駐蹕的具體時間和寫下的詩句等等。

2.重建敵樓。明朝嘉靖年間,日本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吳江也常受侵犯??h令楊芷在運河西側盛墩裊腰橋北建吞海樓抵御倭寇。不久,楊芷在吞海樓上指揮將士奮勇抗擊倭寇,取得了吳江抗倭史上著名的盛墩大捷。兩年后知縣曹一麟在裊腰橋對面的運河東岸新建敵樓,建成后,倭寇未敢再來侵擾?,F有部分老照片存世,可依據老照片的式樣重建敵樓。

3.重建松陵驛、平望驛。大運河吳江段曾有兩個驛站,分別是松陵驛和平望驛。松陵驛位于垂虹橋東首,前身是吳江驛,明洪武年間稱為松陵驛。松陵驛是出蘇州城后的第一站,而平望驛是進入杭州的必經站。平望驛位于安德橋畔,始建于唐代,也兼水馬驛運。唐宋歷代文學家在平望驛留下了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五)建設運河小鎮和運河社區

在建設運河文化帶的背景下,吳江除了打造平望的“江南運河小鎮”品牌,提升震澤的“運河絲綢小鎮”品牌之外,還需要建設運河文化社區,成為人與運河和諧共生的社區典范。

1.八坼運河文化社區。八坼老街在運河沿線集鎮中最靠近大運河,歷史街區基本未被破壞,古樸風貌尚存。在運河文化社區建設中,要融入八坼農民畫、松陵佛雕和松花蛋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色,注入大運河的人文氣息和市民的生活習俗,實現運河與社區的共生共榮。

2.銅羅運河文化社區。銅羅老街臨近爛溪塘,沿楓橋河兩岸有南北兩條老街,較為完整保留著廊棚,銅羅擁有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省級的銅羅黃酒釀造技藝之外,還有吳江區級以上的木梳制作技藝、湖筆制作技藝和紅燒羊肉制作技藝等,銅羅胡店村曾是徐霞客出游浙江歇腳過夜的地方,擁有林海天池這樣的生態景觀,完全可以構筑“生態+民生+文化+旅游”為一體的運河文化社區。

(六)旗袍小鎮注入更多的運河文化元素

1.完善吳淞江源的內容。歷史上旗袍小鎮所在的盛家厙附近是吳淞江的源頭,現雖然設置了“吳凇江源”的標志,但是缺少相關的說明。要開辟專門場館,展示吳淞江的源頭變遷、流經區域、歷代疏浚河道加固堤岸、描寫吳淞江的著名詩句和人文故事,同時也要突出吳淞江與上海城市發展的有機聯系,使吳凇江源成為上海人到吳江的必游之地。

2.恢復中秋燈會。相較于其他地方的元宵燈會而言,秋燈則是吳江特有的風俗。中秋期間,吳江城內外張燈結彩,鰲山燈海。人們傾城而出來到垂虹橋畔看燈會,場面熱鬧非凡?,F在水面舉行已不可能,但放在旗袍小鎮,完全可以增加人氣。

3.恢復垂虹山歌會。垂虹橋畔賽山歌由來已久。清咸豐年間,蘆墟“山歌王”楊其昌路過垂虹橋時,被一個皮匠攔住說要比山歌,圍觀的人里三層外三層,楊其昌便在這天下第一長橋放歌三天三夜。如今,以蘆墟山歌為代表的吳江山歌已列入國家級非遺,吳江每年也和周邊地區舉辦民歌山歌展演活動,但是活動地點從未在垂虹橋畔,不免有點遺憾。

4.舉辦垂虹雅集。古往今來,描寫垂虹橋的文章詩賦不計其數,垂虹橋見證了各式各樣的送客遠行,最有名的當屬“垂虹別意”。畫卷用作畫、題詩、題字的特殊方式演繹了五百前的一段文化盛會。旗袍小鎮可以依托這一歷史典故,邀請文學藝術界人士,舉辦垂虹雅集,提升旗袍小鎮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七)保護運河沿線生態景觀,延續運河風貌

千百年來,運河流域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運河兩岸農田成片,濕地遍布,村舍民居散落在鄉野,有著典型的水鄉田園風貌。然而運河兩岸的生態景觀今非昔比。對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而言,生態保護是重中之重。生態保護是文化利用、傳承的前提條件。

1.堅決落實河長制。實行運河河長制,組織領導吳江大運河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包括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

2.打造吳江大運河生態公園群落。近年來吳江在大運河畔相繼建設了一批生態園,如三里橋生態園、運河文化公園、蘆蕩湖濕地公園、勝地公園、鶯脰湖生態公園、盛澤潛龍渠生態園、震澤濕地公園和桃源林海天池,可以在此基礎上整合成吳江大運河生態公園群落,統一標識,設置群落分布圖,強化包裝,突出運河文化元素。

3.守護江南水鄉田園風光,構建綠色廊道。運河八坼至平望段,頔塘梅堰至震澤段,兩岸擁有大片農田,應著力培育出較大規模的稻花香、菜花黃的田野景觀,以便再現江南魚米之鄉的意境。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整治農村環境,建設蘇式風格的民居。提升農業生態觀光園,體驗農家樂,守得住農田,留得住鄉愁。

(八)加快文旅融合發展

加強運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打造一些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運河文化旅游產品,借助全域旅游,進而使得吳江的運河文化遺產很好地傳承下去。

創建運河之旅品牌,從松陵三里橋生態園到平望鶯脰湖生態公園,這25公里的運河沿線分布眾多旅游景點和文化遺產,三里橋、垂虹橋遺址、八坼老街、農創田野鄉村風貌、勝墩敵樓遺址、平望鎮區老運河段,再加上世界文化遺產點吳江運河古纖道,完全有可能打響運河之旅的品牌。如果時機成熟,可推出相應的運河水上游旅游線路。

(九)啟動吳江運河影像志制作,挖掘和傳承“運河記憶”

從運河誕生之日起,關于運河的記載就在各種文獻中陸續散見。吳江歷代志書也對大運河有所記載,但是記述都很有限?,F存最早專門記述大運河吳江段的志書,是明朝史鑒編纂的《吳江運河志》。如今運河面貌發生重大變化,需要以新的形式記錄運河的變遷。吳江運河影像志以影像形式將運河吳江段的發展軌跡和文化內涵,匯聚成人們的公共記憶。

(十)弘揚絲綢文化,建設吳江絲綢博物館

對于吳江來說,絲綢文化就是運河文化的重要內容。歷史上著名的絲綢生產集散地就分布在江南古運河和頔塘沿線。吳江作為四大綢都之一的所在地,絲綢文化底蘊深厚,而博物館是最能體現文化底蘊的權威場所。杭州有中國絲綢博物館,蘇州有蘇州絲綢博物館,湖州也在規劃建設絲綢博物館,在博物館建設方面吳江不能缺席。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的關系,要正確處理經濟與社會、文化與生態的關系,突出吳江特色,彰顯文化特征。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全社會支持和推動吳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歡
吳江大運河運河
加州鱸“遇冷”!端午節后市場疲軟,吳江大量出魚沖擊多地市場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大運河,行走山東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運河 湮沒的輝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