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國和秘魯貿易環境新形勢

2019-07-23 01:24張勇
進出口經理人 2019年7期
關鍵詞:秘魯礦業經濟

張勇

鑒于地緣政治沖突、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金融市場波動,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逐漸增加。4月11日,聯合國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將拉丁美洲地區2019年增長預期從2018年12月預測的1.7%下調至1.3%。然而,整體趨勢容易掩蓋拉丁美洲各國之間的差異性。近兩年,秘魯經濟增長處于拉丁美洲地區中上水平。2014~2018年實際平均經濟增長率為3.3%,2019~2023年預計年均增長率可達到3.9%。這種穩定的增長預期將給中秘經貿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秘魯經濟前景向好

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于私人消費和礦業部門。從需求端看,得益于就業改善、實際工資上漲和消費信貸增長,秘魯私人消費逐漸增強。私人投資方面,秘魯對礦業部門的投資比非礦業部門增長更快。未來礦業投資增長可能受兩種因素制約:一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損害初級產品價格,進而降低礦業公司的盈利能力;二是社會沖突可能打斷礦業生產活動。此外,隨著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框架的完善,建筑業、運輸和灌溉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受到激勵,秘魯公共投資將逐漸提高。固定投資的增長將通過其對消費的間接影響對經濟增長產生乘數效應。

從供給端看,盡管秘魯經濟仍由礦業部門主導,但主要生產率的增長來自近些年增長迅速的農業加工部門。秘魯制造業將繼續面臨與外部競爭、全球需求波動和缺乏熟練勞動力有關的限制。同時,零售業、金融業、旅游業和運輸業的擴張將支持服務業的增長,新興中產階級的持續擴張也將推動服務業的發展。

盡管秘魯財政賬戶仍存在赤字,但是財政赤字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預計從2018年的2.5%降至2023年的0.5%(見表)。這主要歸因于政府逐步取消財政刺激,同時近期的稅收改革增加了公共收入。就對外部門而言,秘魯經常賬戶赤字占GDP比例較為穩定,2020~2023年預計維持在1.5%的水平。然而,該指標仍然容易受到大宗商品價格沖擊的影響。

表? 2018~2023年秘魯經濟趨勢

高銅價、生產能力逐步提高以及出口市場多元化,將支撐秘魯出口收入增長,而鑒于石油和其他中間品價格走低,進口增長將放緩。不過,自2021年以后,隨著石油價格重新上漲和國內進口需求增強,秘魯進口增長料將加快。

鑒于秘魯資產的相對吸引力支持外國資本流入,秘魯貨幣索爾將面臨升值壓力。秘魯央行(BCRP)在2019年3月購買了3.85億美元,以減輕對索爾的升值壓力,保持貨幣競爭力。盡管臨時干預措施將繼續存在,但是這不會造成嚴重的貨幣錯位。而且,秘魯央行將繼續支持去美元化進程以及對金融部門的保護,以降低經濟暴露于貨幣波動的風險敞口。

秘魯堅持對外經濟關系多元化

秘魯一直支持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其一,加強太平洋聯盟(秘魯、哥倫比亞、智利和墨西哥)內部的緊密聯系,同時還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新加坡談判,擬將它們納入集團。其二,推動太平洋聯盟和南方共同市場(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之間的接觸和融合。其三,加強安第斯共同體(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的關稅同盟。

與此同時,秘魯堅持雙邊和跨區域合作作為其貿易政策的重心。目前,秘魯已經有17個雙邊貿易協定,涵蓋了幾乎所有世界較大的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日本、韓國和美國。2009年4月,中秘簽署自貿協定。2010年3月1日,兩國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2018年11月,兩國宣布結束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并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在當前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國際環境中,中秘主動升級自貿協定不僅開啟雙邊經貿合作的新階段,而且將給新興市場及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在區域合作方面,預計秘魯將于2019年完成《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國內審批。

中秘經貿合作深化的新機遇

數據顯示,中秘雙邊貿易經歷跨越式增長態勢。雙邊貿易從1995年的6.1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231.1億美元,增加37倍,年均增長17%。盡管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暫時打斷了增長步伐,但是沒有改變雙邊貿易長期增長趨勢。從中秘貿易額占中拉貿易總額比重看,可分為3個階段:1995~1998年,從9.9%降至4.8%;1998~2014年,基本維持在5.2%的水平;2014年以后,比重升高至2018年的7.5%(見圖)。

圖? 我國和秘魯貿易情況及雙邊貿易額占中拉貿易總額比重(資料來源:Wind)

從進出口結構看,中方主要對秘魯出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和服裝等,主要自秘魯進口魚粉以及銅、鐵等礦產品。根據UNcomtrade數據,2017年我國向秘魯出口69.6億美元的商品,其中第16類(主要是機電)、第15類(主要為賤金屬及其制品)和第11類(主要是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占比分別為30.5%、14.4%和11.9%。就我國從秘魯進口而言,主要集中于第5類產品(礦產品)上,占比高達77.7%。這種基于靜態比較優勢的產業間貿易結構急需向基于動態比較優勢的產業內貿易結構升級。當前,3種新機遇恰好為此增添了助力。

其一,秘魯新政府正在改善其商業環境。秘魯比斯卡拉政府不僅將打擊腐敗、重振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現代化和鞏固財政作為其政策重點,而且力圖通過實施“國家競爭力計劃”來改善商業環境和促進經濟增長。該計劃的目標是到2022年將潛在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從目前估計的3.5%提高到4.5%。而且,改革將包括改善公私伙伴關系框架、加強技能建設和數字能力建設,以及鼓勵經濟多元化等。這些措施均有利于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

其二,在我國新一輪擴大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及擴大進口等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推動下,中秘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將得到深化。特別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將為秘魯出口高附加值產品提供契機。

其三,“一帶一路”延伸至拉丁美洲搭建了國際合作新平臺。從本質上講,“一帶一路”建設能夠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必將為中拉經貿合作轉型升級增添助力。秘魯作為次區域樞紐,可作為連接亞太和南美洲互聯互通的支點,合作潛力巨大。

猜你喜歡
秘魯礦業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礦業安全與環?!氛鞲搴唲t
2020年10月秘魯農產品出口增長25%
礦業安全與環保(2020年5期)2020-11-04
《礦業安全與環?!氛鞲搴唲t
秘魯漁民的生態平衡智慧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全球礦業或將開啟新的周期
秘魯成為玫琳凱新市場
莫沫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