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問題與對策

2019-07-30 10:10張淼
教育教學論壇 2019年28期
關鍵詞:創業意識創新

張淼

摘要: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僅是建設創新型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為了促進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筆者以《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為課題,從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重要性入手,對其重要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全方位、深層次地探究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現狀,最后關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策略,筆者給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8-0040-02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高校畢業生呈現出大規模的攀升趨勢,有關數據統計,2018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20萬人,人數創歷史新高,而社會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并沒有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加而增加,這就造成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要想在就業競爭壓力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博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就需要大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這也就決定了大學生在校期間需注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對減輕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現狀

創新創業教育是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相應的能力對于實現這些目標有很大的影響。國家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不僅為他們提供一定期限內貸款免費的優惠政策,讓他們不用為創業資金發愁,而且也為他們辦證開了綠燈。同時高校也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成立學生“創業就業園”,開展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請一些專家做講壇等。雖然國家和高校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依然很薄弱。

(一)學生更傾向于找工作而不是自主創業

很多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家庭因素以及自身條件的影響,更傾向于找工作而不是進行自主創業。雖然每年有很多的大學生都自主創業,但是說實話,這就相當于很多人過獨木橋一樣,就算創業成功,但是也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才能看到成效,而且創業風險很大,成功的概率小,前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很大。面臨這些問題,很多大學生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嘗試。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依然很薄弱,而且就算有一定程度的意識也會由于瞻前顧后而消失殆盡。創新創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就能完成,它需要前期調研、中期運作以及后期的總結,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創業失敗,造成資金損失。所以,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希望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不是自己當老板,自主創業。

(二)創新意識薄弱

很多學生都沒有創新的意識或者創新意識很薄弱。創新就意味著對傳統工藝進行改變,尤其是對于傳統制造行業來說,即使對傳統工藝改變的力度不是很大,但是卻可能會對整個流程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很多學生不是不能創新,而是不敢創新,他們往往把創新意識埋藏在內心深處,就是害怕出現問題,給自己帶來麻煩。創新意味著改變,而改變往往伴隨著風險,如果想規避風險,那么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這也會增大學生的壓力。所以,很多學生把創新的念頭都扼殺在了搖籃之中。甚至有的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就教育學生,不要想著對一些成熟的工藝進行創新,因為人家之所以這樣操作必然有其道理,即使是這個工藝存在問題,那么也不要隨便改變原有的生產工序。雖然這些話對于學生“明哲保身”很有價值,但是從創新方面來講,這些話只會打擊學生改革創新的積極性,會讓他們害怕出錯,從而變成一個只會按部就班操作的“機器人”,沒有自己的思想。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改革創新,一味地墨守成規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這也是我國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師要適度地鼓勵學生創新,讓他們能夠利用知識去促進社會的發展,讓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做一個“大寫的人”。

(三)很多高校創新創業工作流于形式

有些高校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會做一些表面工作,比如設立“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輔導員按時給學生安排一些就業創業指導等。但是,那些指導中心也只是一個形式,里面的指導教師并沒有相應的資質,甚至這些指導中心的門只有在檢查的時候才開。這些做法都表現出高校對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輕視。而且一般而言,輔導員自身沒有為學生進行專業創新創業指導的能力,因為絕大多數的輔導員都沒有經過專業化的培訓,更沒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背景。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都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策略

不同時代的大學生面對不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他們所理解的創新創業內涵也有一定的區別。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樣也是一個學生珍貴的品質。創新需要大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的觀點。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讓他們正確地看待這個過程,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邁出關鍵性的一步,需要高校、社會以及學生自己的共同努力。環境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國家和高校都要為學生創新創業過程提供背景環境,讓他們不斷接受創新創業教育,這樣才能讓他們更有激情、更大膽地進行創新創業。

(一)高校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創新創業過程

通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問題研究可以發現,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看法很受高校環境的影響。如果高校能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并且積極地開展一些活動,那么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就很強,并且也能用更為理性的態度對待創新創業,而不再是“前怕狼,后怕虎”。所以,高校應該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幫助,不能只是口號喊得響亮,更重要的是為學生辦實事,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提供實質性幫助。

(二)國家要制定更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主要欠缺能力和資金,所以國家要盡可能地從這兩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幫助。在高校,雖然有很多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所以,一方面國家可以多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創業服務和培訓,讓他們能夠接受系統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國家還應該進一步降低大學生創業貸款資金利息,并且延長還款年限,讓學生更大膽地進行自主創業。

(三)學生要敢于創新創業

國家和高校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幫助,這都反映出國家對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標的決心,所以大學生要敢于創新創業。大學生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外,還要有一顆不服輸、善于向他人請教的心。不要害怕出錯,要勇于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對事物要抱有足夠的好奇心,在看待事物時要多問一個為什么,不要墨守成規,過度相信所謂的權威。事物都符合發展的基本規律,而發展需要創新提供動力。有明確的創新創業意識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教育領域需要努力的方向。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是否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對于國家創新創業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重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從高校、國家、學生自身入手,全面保障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姚大偉.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7.

[2]李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調查分析及其解決對策之探究——以遼寧省部分師范院校為案例調查分析[J].理論界,2012,(03):190-191.

猜你喜歡
創業意識創新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