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孩子”不可怕,就怕家長缺位

2019-08-03 09:07牛春梅
雜文月刊 2019年14期
關鍵詞:預展任伯年熏陶

□牛春梅

前些天,又有一個孩子嚇著大家了。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上拍的畫家任伯年作品,被一名參觀預展的兒童撕毀。這并不是個案,如今隨著父母對孩子的藝術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藝術場館,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慘遭“魔爪”,“熊孩子”的名頭也越來越響。

面對“熊孩子”的破壞力,其背后的家長們有一個經典的回答——“他還是個孩子!”是的,孩子還是孩子,但家長不是孩子了,“熊孩子”出現的背后其實是家長的缺位,有時候真正應該受教育的其實是家長。

許多家長看上去熱衷于讓孩子得到更多的藝術熏陶,但其實事先并未真正做功課,不了解如何正確地讓孩子通過合適的途徑得到更好的熏陶。有的家長甚至只是沉醉于孩子被藝術熏陶的形式,而并不在乎是否能夠真正得到熏陶。

比如因為“任伯年畫作被毀”事件,是否讓孩子進入拍賣會再次成為探討的話題,也有拍賣公司表示將來有可能拒絕孩子進入。事實上,拍賣會預展并不是一個讓孩子得到藝術熏陶的好地方,畢竟最好的作品還是在博物館、美術館。也就是說,正是父母一開始錯誤的選擇,導致了“熊孩子”后來會犯下那樣的錯誤。

要不是破壞了藝術品需要賠償,可能有的父母壓根不會覺得孩子犯了錯誤。2016年,上海玻璃博物館一件名為“天使在等待”的玻璃制品遭到“熊孩子”的破壞,父母不僅不阻止,反而全程在一旁幫孩子拍照。最終,藝術家將作品改名為《折》繼續展出,并在一旁配上損壞時的監控視頻。這樣的父母可比“熊孩子”可怕多了,也更應該多受一些教育。

在劇場、音樂廳同樣如此,既然帶孩子前來感受藝術,就應該提前進行相關的禮儀教育,劇場、音樂廳不是游樂場,不能隨意走動,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敬畏感,才能讓他們更用心地去感受、理解、欣賞藝術作品??上У氖?,有些家長不能做到這些,以為把孩子帶進劇場、美術館就完成任務了,甚至很多時候孩子能夠專心看演出、聽音樂會,家長們卻在一邊玩手機、打電話,還有家長帶孩子剛走出劇場,就讓孩子在劇場門口小便,即使距離洗手間不過十來米。難道帶孩子接受熏陶的地方應該是一個可以隨地大小便的地方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最好的課堂,如果家里這堂課都沒有上好,就先別急著去外面接受熏陶了。

猜你喜歡
預展任伯年熏陶
用藝術熏陶家風
中國書店|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網絡拍賣會公告
“在神不在貌
——從任伯年到徐悲鴻”展
如此熏陶
賣假畫獲良機
任伯年
數學課堂中的預習之談
古箏走進課堂 接受民族音樂熏陶
拍期
上海華星2005年迎春書畫拍賣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