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 給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多點意蘊

2019-08-03 03:10趙衛萍
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2019年12期
關鍵詞:生詞詞匯探究

趙衛萍

引言

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沒有詞匯的習得,其他能力的培養就是一句空話。但初中詞匯教學通常又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往往將詞匯與語境割裂開來,單純地讓學生去記憶、去默寫,其效果當然不好,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還有就是詞匯教學還是以講解為主,沒能充分地讓學生思考,他們的能力在詞匯教學中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要多一點探究,多一點思維的運轉,讓能力生長,素養提升與詞匯教學共生共長。

1. 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

猜詞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遇到生詞的時候,不是去查字典或者問教師,而是根據上下文自行地猜測單詞的意思。這樣做,可以讓閱讀繼續進行,以免中途打斷,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需要運用思維想一想,在具體語境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即使有些生詞學生早已經學過,但在具體的情境中,他們會有新的意思。這時候,學生就要先將上下文通讀一遍,了解文本前后所要表達的意思之后,再去推測這個詞的具體意思。所謂探究,就是要從原先的認知走出來進入一個未知的認知,這就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比如這句:Jack couldnt stand. Helen. He was so angry. And shouted at him. 劃線的“stand”顯然不是一個生詞,當它表示“站”的時候,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就寫過,每堂課他們在上課前都會聽到班長喊一遍。顯然地這兒的意思不是“站”,一開始學生受習慣思維的影響,想都沒想,就把它理解為“站”。這時候,教師不要過多地參與進來,不要去指點,讓他們自己去調整思路。他們發現如果理解為“站”怎么都講不通。于是他們將上下文在讀一遍,結果發現這個詞可能有新的含義,于是他們姑且把它翻譯成“忍耐”、“寬容”等,等他們在接著往下讀的時候,他們會漸漸明白這個詞的含義。隨著文本的推進與人物性格的逐漸顯露,這個詞的真正意義也就水落石出。但學生會有一個“看似清楚”到“其實迷?!钡倪^程,再到“刨根問底”最后到“一清二楚”的過程。這是一個認知不化的過程,也是思維碰撞的過程,這個就是探究的過程。當然猜詞除了還以根據上下文還可以通過詞根猜詞,比如從“happy”猜出“happiness”的意思也是“高興”,只是詞性不同罷了。

2. 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會把一些寫法相近的詞或者用法相似的詞放在一起讓學生去進行比較。這其實就是通過梳理知識網絡體系,讓學生整體地把控語言。這兒的網絡體系就是讓學生將詞匯進行橫向的、再縱向的理解。比如教師常常會把put up、put down、 put through、put away、put on 、put in等詞放在一起讓學生去比較,旨在培養他們的比較能力。先從形式上看,這些詞的構成都是由put再加一個副詞或者動詞而成的。學生在把這些詞寫下來的時候,會空出一定的位置留著以后用,就是之后發現的類似的單詞會寫在這兒一起比較。比如在閱讀The Black Beauty時,學生第二章節發現這樣一個短語“put up with”他們在弄清楚意思之后,就將這個詞寫在原先留著的空白處。

這種有意識地比較會養成一種習慣,進而成為一種能力。其實這幾個詞在用的時候,學生還是會將這些意思混淆在一起。因此要把它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體會。也就說,學生在寫完這些詞之后,要將這些詞用起來,就記筆記的形式而言,要讓學著用這些詞造句,讓他們放在語篇中去體會。會造句的學生,直接造一個句子。不會的學生,將課本的句子寫下來。在培養學生比較能力的時候,也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同樣以這組詞為例,每次復習都把這些詞拿出來,學生會解決得多,而且煩。教師可以通過考試反饋,把最需要講解的帶一下,大家都會的就不要講了。因此對詞匯而言,要從實際出發,從多方面比較與應用才會得到發展。

3. 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詞匯教學的過程不僅是詞匯積累的過程,也是能力生長的過程。能力生長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探究水平的提升。探究的不斷進展需要理解里的鋪墊。探究是為了理解,同時理解又更好地促進探究。傳統詞匯教學總認為學生記住了也就理解了,其實不盡然,機械記憶就包含極少的理解元素。以牛津英語8A Unit 4為例,文中有這樣一句,The floor is filled with water.教師就讓學生自己探究理解其含義與用法。有學生在The Black Beauty中找到這樣一句,The little boy filled the basket with ?oats(燕麥) and then left. 探究的過程就變成了先去找尋、再去分析、綜合的過程。有了更多感性的認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就加深了。有時候對詞匯教學而言,不能就一處的語言用法進行總結,要讓學生多收集鮮活的語言例子,尤其是名著中一些經典的句子。當然有時候對詞匯的理解還需要深入文本,比如說,教師問The Black Beauty中“Beauty”的含義,教師先讓學生回答,“Beauty”指什么。學生閱讀文本后知道,它指身上有星星標志的駿馬,當然是一只魅力的馬。接著教師讓學生簡要地表達出與黑駿馬相關的故事,在句子間感知它的美。再接著教師讓他們去從那幾個方面來理解這種“美”。小組討論中,學生認為“美”有外表美,也有內在美。他們認為內在美體現在good human nature上。理解的深入也是探究的深入,因而詞匯多了許多意蘊。

4. 結束語

教學詞匯的過程就是給學生打開了一個窗口,讓他們用英語了解繽紛的世界。詞匯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總是與具體的意境相連,要去真正地了解它,需要一個探究的過程,一個思維方式不斷變更的過程。當詞匯與探究相連,它就變得生動而有意蘊,因此經過學生想象、比較、理解等過程得來的詞匯會成為他們能力的一部分,不再只是單純的認知。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萬年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生詞詞匯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詞匯小達人
詞匯小達人
詞匯小達人
詞匯小達人
生詞庫
生詞庫
生詞庫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