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天相接!中國航天完成首次海上發射

2019-08-05 03:12
人生十六七 2019年19期
關鍵詞:落區塔架風場

陸地那么大,干嘛要去海上飛

通常,人們很難將火箭發射與大海聯系到一起。但是與陸地常規發射相比,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具有顯著優勢。

落區安全是內陸發射任務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發射前夕,需要對火箭助推器、一級和整流罩等分離體的實際落區進行人口疏散,確保地面人身安全。同時,落區的選擇不僅制約發射軌道設計,也可能影響火箭的運載能力。而通過海上航行,可以遠離人口稠密地區,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解決安全問題。

在臨近赤道的地方發射衛星,不僅能節省衛星調姿變軌的燃料,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轉為火箭省力。但即使是我國最靠南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置也在北緯19度。在海上發射,則可以填補我國零至19度傾角衛星發射能力的空白,滿足各種傾角衛星的發射需求,還能服務于“一帶一路”國家,有效助推中國航天走出國門。

此外,海上發射可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民用船舶資、港口資源、測控資源,社會資源深度參與,實現航天技術與海洋工程的有效融合,帶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上發射難度大

海上發射好處多,難度也大,具有技術新、環境新、流程新、模式新特點,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比陸基發射臺,起伏波動的海上平臺給發射帶來了新的技術考驗,為此任務團隊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瞄準技術和動態條件下的發射技術,來應對發射新環境。

在常規發射任務中,火箭的控制和監測信號通過有線通信系統傳輸,而在海射任務中,只能通過無線傳輸形式來實現,因此“CZ-11 WEY”也成為國內首枚采用無線測發控技術實施發射的火箭。

陸地發射需要發射場,而海上沒有固定的發射場和塔架,究竟是如何實現平穩發射的呢?答案就是這艘大型半潛式駁船啦!它的甲板面積十分巨大,長 110米,寬近 80米,面積超過一個標準的足球場。由它改裝成的發射平臺,可以同時容納下火箭、各種保障車輛以及各種設備。

跟陸地上一樣,雖然是臨時搭乘了一回船,發射塔架還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高15.5米的家伙就是海上發射的特別定制!在發射之前,長征十一號將在塔架的牽引下完成起豎,同時塔架還將保證整個火箭箭體的穩定。

為什么是“長十一”

火箭那么多,為什么這次開創性的海上發射交給了“個子小小”的“長十一”了呢?

這要從“長十一”的特性說起。長征十一號火箭,是我國長征系列火箭中唯一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的火箭。

固體燃料就意味著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好,并且長期貯存。不用像液體火箭一樣在發射前進行燃料加注,節省了大量的發射流程。海上發射前,只要把火箭起豎起來,進行地面電纜的連接就可以了。

此外,長征十一號全長近 21米,箭體直徑2米,長度幾乎只有其他火箭的一半。當然了,個子小也有個子小的優勢,它就可以更加靈活快捷地進行運輸和發射。

截至目前,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完成 7次發射,其中 6次陸上發射、1次海上發射,體現了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的高性能與高可靠性。

誰是長征火箭海上首秀的第一批“乘客”

長十一海上首秀,搭載了 7個有效載荷,這7名乘客都是誰呢?

它們是:捕風一號 A/B衛星、中電網通一號A/B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3A衛星、天啟三號衛星和瀟湘一號04星。

捕風一號A/B衛星主要用于臺風等極端天氣監測,可準確測量海面風場,實現精準預報臺風。目前已有的氣象監測手段多為探測高層風,其它微波探測方式也難以在任意氣象條件下獲取海面風場。捕風一號衛星有望能夠全天時獲取對于臺風預報極其重要的底層風場數據,從而精準預報臺風等極端天氣。

中電網通一號 A星、B星是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首發試驗星,將完成通信組網、星間測量、導航增強、對地遙感等多功能綜合測試,未來還將再發射上百顆衛星,與地面站協同工作,建立起全球覆蓋、按需服務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系統。

其他 3顆小衛星,將在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數據采集等領域展開應用。

誰還試過海上發射

國際上上一次進行海上發射,還是在 2014年。由俄羅斯、美國、烏克蘭、挪威等國共同出資成立的海上發射公司,1995年成立,其間經過多次重組,自首飛開始至2014年,共執行36次發射任務,其中 32次成功,1次部分成功,3次失敗,成功率為88.89%。

因此,盡管此前已有先例,但是近 5年的時間里,海上發射一直無人問津?!伴L十一”這一次的海上首秀,實現了“航天+海工”的技術融合,突破海上發射穩定性、無線通信可靠性等關鍵技術,全面驗證海上發射技術流程,為我國后續大規模的海上發射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落區塔架風場
我國運載火箭落區控制技術取得新突破
長征六號甲火箭矗立在塔架旁
基于FLUENT的下擊暴流三維風場建模
臺風“威馬遜”和“海鷗”與大尺度環流相互作用對云南暴雨落區的影響
掘進工作面管棚支護過冒落區探究與實踐
側向風場中無人機的飛行研究
門式起重機塔架系統穩定性分析
雙塔式低塔架自平衡液壓提升裝置與吊裝技術
1209號臺風“蘇拉”登陸福建后垂直結構和暴雨落區關系
風力發電機設備塔架設計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