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哲:美術館觀察計劃“朗讀者”
——任哲的油畫新作

2019-08-07 01:25余丁
油畫藝術 2019年2期
關鍵詞:畫中畫朗讀者布面

我們的生活層層疊疊,下一層緊挨著上一層,以至于我們老是在新鮮的遭際中碰觸到過去的舊痕,而過去既非完美無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現實中。

——【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讀者》

“朗讀者”本是一本德國小說的名字,這部感人至深的小說,被拍成了電影,它所反映的深刻人性,使“朗讀者”成為展現一個人靈魂的代名詞。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節目,主持人正是通過朗讀者的語言來和他的靈魂對話,從某種意義上說,朗讀者從一個特定的小說角色轉化為多種多樣帶有普遍性的靈魂。在我看來,任哲就是其中一位用靈魂來朗讀的人,只不過他的語言是油畫,他敘述的是他最熟悉的身邊的故事。

任哲的作品總是給人以靜謐與沉著之感。他的敘事是基于對空間的觀看和研究的,尤其是美術館空間。作為一個美術館人,任哲始終著迷于對“畫中畫”的再探索。美術館是藝術與人共存的特殊場域,作品、空間及空間中的人之間的關系是任哲新作的主要母題。畫面的敘事結構、“朗讀”的語言與現實的場域形成某種聯系,嵌入每一件畫作,作品并非簡單地攝取自然的片段,相反,它是畫家深思之后的重構。

畫中畫的表現方式,在中西方藝術史中都曾出現,如五代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和現代傅抱石的《讀畫圖》(又稱《洗手圖》),都是這方面的佳作。在油畫當中,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的《宮娥》不僅僅是“畫中畫”,更是通過重構一個敘事空間,凸顯了語言的魅力,畫家甚至把自己也置身于這個重構的空間中,這是高調的“朗讀”,展現了一個多么驕傲不屈的靈魂。在中國油畫創作中,陳丹青的畫中畫系列,是對委拉斯開茲的致敬,但在他的作品中,加入了中國“臨帖”或“臨畫”的概念,因此是完全平面性的。

任哲作品的“畫中畫”處理,關系更為復雜,他不滿足于在畫面中平面地重現畫作,而把它置于一個空間場域中。在新作《美術館》(三聯畫)中,他分別呈現了徐悲鴻、林風眠、傅抱石這三位中國現代美術史中重要的藝術家的作品。任哲將自己對于藝術史的見解疊加于美術館的空間假設之中,用不同的環境喚起對于藝術作品的新釋讀,而這三件作品的并置亦形成一個新的對話空間。這樣的空間敘事,是野心勃勃又富有挑戰的,任哲大聲地讀出了他對藝術史、繪畫和空間的理解。

事實上,生活中的任哲是一位冷靜而理性的人,少言寡語,他的畫面語言也是沉靜而樸素的。這也反映在他有關城市空間表達的作品中——無論是小區、公園還是無名巷陌,任哲都以自己冷靜的筆調詮釋著周圍的環境,帶著超越模糊的感性。一如作品《初夏》,任哲筆下的街道沒有太多的人間情味,灰色的處理和人物的安置是對于城市冷漠氣氛的體會和自身狀態的反省。

任哲作品的基調是古典的,而其觀察的視角是現代的。他的博物館“畫中畫”系列作品,起點是對空間和光線、秩序與構成的研究,這正如新古典主義畫派中的大衛一樣;而城市的風景系列是如霍帕一樣的對城市生活的考察。任哲畫面背后的眼光是理性的,這種理性在里希特等畫家的作品中亦時常閃現。在《機場》和《景致3》等近期的作品中,任哲對“透明”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在玻璃和鏡面之中,在反射與折射之中,藝術家探討了空間與時間、現實與想象的多重可能。

作為一個青年藝術家,任哲的藝術探索已經經歷了許多階段:從最初的寫生,到后來的《鋼琴》《打字機》的實驗階段:在城市風景題材中,從最初的對物的把握,到今天對于光和氛圍的側重;在美術館題材中,從最初的場景式敘事,到今天的思辨式虛擬。他就是一個繪畫的朗讀者,從朗讀別人的作品開始,到朗讀他自己為止。任哲真正用靈魂在作畫。

2019年6月2日于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

任哲 《美育的課堂》 布面油畫 200cm×150cm 2017年

任哲 《藝術課2》 布面油畫200cm×150cm 2017年

任哲 《冊頁2》 布面油畫 100cm×200cm 2019年

任哲 《公園》 布面油畫 80cm×100cm 2017年

任哲 《有松樹的風景》 布面油畫 130cm×180cm 2018年

任哲 《景致2》 布面油畫 50cm×100cm 2019年

任哲 《美術館》 布面油畫 80cm×180cm 2018年

任哲 《觀看聯想》 布面油畫 130cm×180cm 2018年

任哲 《景致3》 布面油畫 135cm×200cm 2019年

猜你喜歡
畫中畫朗讀者布面
王秋蓮
塬(布面油畫)
微軟Edge加入新功能
詹克兢布面油畫
畫中畫找一找
畫中畫找一找
畫中畫找一找
張方白藝術作品
評小說《朗讀者》中《奧德賽》的隱喻
一封關于《朗讀者》的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