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籃球世界杯會帶來些什么

2019-08-07 17:35薛原
新體育 2019年8期
關鍵詞:中國籃協中國籃球中國男籃

薛原

籃球世界杯要來了。這是世錦賽“改名換姓”之后的第二屆男籃世界杯。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是第一次。 第一次擴軍到32支,第一次將各大洲預選賽改為主客場制拉長時間線,上世紀70年代以后第一次“避開了”足球世界杯的年份……

最重要的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

對籃球運動來說,這是革故鼎新,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次;對中國籃球來說,這是夢想成真,來到新起點的第一次。這么多“第一次”疊加于2019年中國的金秋時節,雖然還不到盤點收獲的時候,但蘊含著滿滿的對成長的期待。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說:“我對我們的籃球潛力非常有信心。我們有巨大的籃球人口,籃球在各種年齡層里面都非常受歡迎。我相信在我出現之前,在NBA出現之前,這已經是一個事實。但是如何把這些熱情和資源轉換成有效率的、運營的、運轉的機制,這是需要我們下大功夫做的事情?!?/p>

什么是中國第一運動?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毫無疑問,籃球可以理直氣壯地給出自己的答案。比如,在青少年當中受歡迎的程度,還有那些遍及城鄉,從大漠到海島的籃球架,都在證明這項運動的根系在中國扎得有多深,流行有多廣。

由中國擔當推廣籃球世界杯的重任,某種程度要算國際籃聯不二之選。當今世界籃壇,NBA和奧運會賽事依然代表著兩種籃球體系的巔峰。男足世界杯的“豪門盛宴”,也令國際籃聯痛感“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于是,世錦賽改名為世界杯,其意所指,遠不止“名稱更上口”那么簡單,打造一個在世界體壇更具影響力、競爭力,更為全球市場認可的頂級賽事品牌,這才是國際籃聯借推出世界杯之際發下的宏愿。

中國,躬逢其盛,恰逢其時。中國籃球的變革,時下也正在風起云涌之際。從姚明2017年初擔任新一屆中國籃協主席以來,籃球改革就以“蹄疾步穩”的節奏獲得不少好評。國家隊層面,紅藍二隊優化了內部競爭機制,帶動一撥年輕人的拼勁;聯賽層面,新賽制穩步推行,市場開發也到達了新的高點;青少年層面,小籃球在大江南北播撒開來,為成長蓄力;文化建設層面,“讓平凡偉大”等中國籃協的一系列口號、愿景、使命、價值觀發布,籃球文化的系統性建構正在落地生根。

這把籃球之火,自然會因世界杯的到來燒得更旺。球迷關心中國隊的戰績。大家都還記得2008年奧運會,姚明帶領中國男籃殺入前八的經典時刻。中國男籃的首次世界前八,是在1994年加拿大世錦賽上創造的。眼下的中國男籃,首要目標是從世界杯小組賽出線,進入十六強。如果在本屆世界杯上成為亞洲戰績最好的球隊,就等于鎖定了一張明年奧運會的“門票”。

對戰績的渴望,背后是這十年來的跌跌撞撞。2008年奧運會之后,姚明退役,國家隊青黃不接。2012和2016兩屆奧運會一場未勝。2013亞錦賽敗走馬尼拉,無緣2014年首屆世界杯更是慘痛記憶。

中國隊尚處在重整旗鼓、艱難爬坡階段,在本屆世錦賽上能走多遠,也未可知。其實,戰績之外,東道主的身份會在更多維度上給中國籃球帶來發展的契機,同樣不可忽視。舉辦世界杯的八座城市,都將是世界杯輻射效應的直接受益者,其中四座在廣東。想想看,廣東是擁有CBA俱樂部最多的省份,充足的籃球“養分”涵養了深厚的籃球底蘊,也是當然之選。

世界杯來到中國的另一重價值,讓中國球迷第一次近距離了解世界籃球發展潮流與格局。平心而論,多年來NBA的浸染,培育出了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場,NBA的風格、NBA的文化,也深深影響著中國球迷對籃球的認知。

籃球世界杯給各路高手和廣大球迷提供了一個不同于NBA的籃球平臺。對中國籃球來說,這樣的平臺有著更為現實的參考和參與價值。這樣的價值會隨著世界杯的到來變得更為清晰。

等待男籃世界杯。這是中國籃球與世界籃球的全新對話,也是中國籃球面向世界的一次全新出發。

猜你喜歡
中國籃協中國籃球中國男籃
FIBA2019籃球世界杯中國男籃技術統計分析研究
中國籃球服飾文化研究
18屆籃球世界杯中國男籃籃板球數據分析
姚明新身份:CBA董事長
中國籃協行政主體資格探討
中國籃協向“服務者”轉型
中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培養對策
中國籃球掀起頭腦風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