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脫心身疾病適時改變壞情緒的環境

2019-08-08 04:04
自我保健 2019年6期
關鍵詞:心身心理疾病衛生

提及心身健康問題,這在全世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專業機構的心理衛生服務供給量與患者求醫的實際需求間,始終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差距。據悉,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科的日常門診業務非常繁忙,有限的床位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患者治療需求。去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全院門診量約92萬人次,心理咨詢量也高達30余萬人次,且近年來一直以10%~15%的年增速持續增長。

“情緒中暑”的高發群體

長期處于緊張壓力下的人,如一些辦公室白領,加班頻繁、飲食不規律,每天都面臨著還貸、職場競爭等壓力,在高溫濕熱的夏季,一件小事就可能觸發負面情緒。

還有一些平時不善于與人溝通的人,遇到煩惱事,不善于自我調節,不善于與人溝通,在煩躁不安的夏季,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

“路怒癥”患者又是一類“情緒中暑”的高發人群。他們爭強好勝,在悶熱天氣更容易與人發生摩擦,不依不饒、非要分出高低。

此外,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厭食癥等的人,天氣炎熱導致舊病復發時,情緒格外煩躁。懷孕期間的準媽媽,懷孕帶來的心理負荷增大,情緒也很容易出現波動。這些人群都是“情緒中暑”高發群體。

心理疏導幫助治療心身疾病

面對如此龐大的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患者群體,目前由于臨床專業人員的數量不足,主要的治療方法仍是藥物治療,但心理干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即使進行少量的心理干預都有可能大幅改善療效。如一位抑郁癥患者,在藥物治療未進行大幅度調整的情況下,通過簡單的心理疏導,提升了治療動機,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幅度緩解。

而對于伴有心理問題的慢性軀體疾病患者,治療心理問題也會顯著改善軀體狀況,如一位高血壓患者,在經過近10年緊張失眠的折磨后,偶然到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科接受治療,心身兼治使其焦慮癥狀改善后,血壓也趨于平穩,用藥量顯著下降。

因此,無論心理疾病還是心身疾病,都需“心藥醫”,心身兼治才能更全面地提升大眾的健康。

環境改善也能擺脫“心病”

注意生活中的環境改善,也能很好地擺脫“壞心情”。比如酷暑天及時地降溫,置身于比較涼爽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在最炎熱的時候外出,盡可能增加休息時間,并注意飲食調整,補充水分;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提高自身對高溫的耐熱能力。

增加和充足睡眠。因為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日夜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建議每天保持至少7小時的睡眠,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可有效緩解情緒中暑。

夏天飲食還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欲。平時應盡量注意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多進食清火補水類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猜你喜歡
心身心理疾病衛生
我受夠了!
莫擅自貼上心理疾病標簽
前言
——綠色心身治療技術在老年心身疾病中的運用
能治療心理疾病的耳機
研究稱心理疾病史與癌癥死亡風險相關
淺談對心身醫學的幾點認識
保護環境衛生
衛生歌
講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