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泊與低調(外三篇)

2019-08-13 06:53任永恒
小說林 2019年4期
關鍵詞:淡泊

淡泊這種生存方式好像更作用于男人,因為男人的生存核心是有用,針對于社會、熟人和家人的存在價值。淡泊不是躲避責任,而是主動將自己社會邊緣化,愿望不多,把有些事情想通,過一種似乎是與世無爭的日子。而低調呢?很少談自己,有了也不說,說了也不夸大,不張揚,保持一種普通人的謙和,屬修養范疇。

無論是淡泊還是低調都是要有資格的。

前不久,天氣極好,心情也不錯,突然想吃一口好豆腐。于是就回了賓縣寧遠鎮。這里不但豆腐好,還是我的老家,盡管不是生在這兒。記得六歲的時候去過一次,這次說“回”也不算矯情。

寧遠鎮的街上沒人認識我,但不感到陌生,幾十年前,任姓家族在鎮上是有一號的,聽說離鎮不遠有座林木蔥蔥的山就叫老任家南山,應該是滿洲國的時候吧,我的祖輩是花過錢的。土坯的庭院里,曾有兩掛膠輪大車出入,拴紅纓的長鞭在街頭甩得“嘎嘎”地響。

我來了,為一口豆腐浪費三天時間,閑是一種淡泊嗎?

沿路打聽找到了表哥,他在院里抬起一張皺臉,是小恒?沒見過但總聽叔叔們說。

“在干什么?”

“下點雨,土松了,平平院子?!?/p>

“咋不用水泥抹一下?”

“一樣,不費那事了?!?/p>

站在屋中我回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所有的陳設像個東北人家的博物館。表哥訥言,問起家人、收入和身體時,只說挺好,不錯,還行。

“吃老豆腐得明天早上,四點開包,我去揀第一刀?!?/p>

門口有橋,院里有樹,桌上吃的都是自己種的,屋角放著一桶小燒酒,我笑了,這樣的生活算淡泊吧?他也笑了,我讀出另一層含義,城里人真怪,汽油又不是井水,就為了一口老豆腐?

二十多年前一起提處級的大多都過了五十五歲了,思緒開始轉向,于是就在微信中談人生,談養生,談淡泊。我相信我們是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對過去與未來有了切合實際的理解,于是就將這種生存類型體現在今天。那么這種感悟是什么影響的?社會經歷?閱讀?還是漸被社會邊緣化所產生的無望?總歸,淡泊一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悄悄地潛入。

這幾年用時最多的還是弄點文字,我常常問自己,點燈熬油的還有什么意義?出名無望,賺錢微薄。也曾進幾箱水果到早市上去賣,可那真不是我干的活,吃苦同樣要有資格??晌疫€能干什么?總要打發時間吧。至于這是不是淡泊想得不多,我知道嘴上說或在研究淡泊的人,頂多在想“淡泊”來了咋辦?心中的一股氣還沒放干凈呢。

低調則不然,那是一種高貴,是自律,是寵辱不驚。上車沒人給開車門那就自己開,酒席上坐在上菜口也覺得沒什么,把局級介紹成處級,把國家級會員說成是省級的,聲色不動決不更正……

而我有時的低調實在出于無奈。

同我常在一起的是位著名作家,十幾年來他很少說他寫書、出書和獲獎的事,可他出了一百多本書啊。他說,這是我的職業。職業的含義是該做的,做得好是本分,如同農民,應該把地種好哇。

掙大錢,做高官,出大名,是不是你的職業?若是職業,那一切都是該做的,沒有做好應該自責,不用高調,不用吹牛。

淡泊是一種活法,低調是修養或境界,都含著“放下”??膳c放下對應的是奮斗,既然大家都得死,神馬就真的都是浮云?換一種追問,我會告訴我的孩子要活得淡泊些?他要是真淡泊了我可操大心了。房子租著住,找老婆是女的就行,遠離金錢和權力,一個有用的朋友都不交,牛肉貴咱不吃,這行嗎?

我說淡泊要有資格,我表哥就沒資格。有資格的人很多,可淡泊之后嘗到內心快樂的人并不多,因為淡泊是一種文化。

我是想結交低調一點的朋友的,低調是自信,是“胸有波瀾而面如平湖者”,是“曾經滄?!倍≡谙叺娜?,是拳頭收在胸前的引而不發……高調是什么?蒙人呢。

淡泊同低調是兩個鄰居,是我們遠山上的一處人生風景,這個話題不是說的,是做,我說了就露怯,就沒了資格,天生一俗人。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才能的,在某個領域,某種技能上他很可能就是比別人強,只是自己有時不知道或不喜歡自己的長處。即便身邊的人看出來了,一般也不好說,因為說出來的效果不見得好。如有人就適合當工人,你若告訴他,他會不高興,社會位置決定著臉面。于是,就有人走進“誤區”,在“誤區”里做的不是自己該做的,而是想做的一些事,最不想做普通人的人,又都變成了普通人,于是世上普通人便多了起來。

我相信:天賦可能決定命運。假定我就適合做農民,但不想一輩子都做農民,那就是夢想,沒有夢想人還活個什么勁兒。我們說,夢想最好同自身的天賦相匹配,否則容易成為妄想。那么努力呢?可努力同樣要選擇屬于你的遠方。

善于修正自己是一種素質,在修正中與人交流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在別人的眼里完善對自己的認識,從而找到最適合于自己的一條路。

倘若別人說的不真實呢?

前不久,有人同我說,一個我們都認識的文學愛好者逝去了,我心頭頓然產生陣陣悲涼,這種反映與感情無關,是緣于一件事。

大約在半年前,應邀參加他的作品討論會,拿到書后便覺得這不是一本有質量的書,文字幼稚,全無文學感覺。后記中說他寫這本書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這更使我發生懷疑,因為這段時間里,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最輝煌的是對傳統生存理念的顛覆。他寫作之初是“特殊年代”,若接受“變化”就不易保持一部長篇小說寫作的連續性,不接受便沒有寫下去的必要了。我向來認為文學不該“十年磨一劍”,因為靈性常常一閃即逝。為什么還要參加那個作品討論會呢?一是受人之托,另外還有五百元的車馬費呢。

會上著名作家大學教授云集,發言對其評價之高讓我發傻,溢美之辭把橢圓形的桌面堆得滿滿的,儼然是下屆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老同志激動得哭了,淚水落在潔白的新襯衣上,出現不規則的褐色。他當場宣布,從明天開始寫這部作品的第二部,要寫八十萬字……我的天。

出得門來,我問約我來的那個朋友:“這樣說行嗎?”“人家花了錢不就想買個高興?!?/p>

再見到那位作家時是在下班的路上,他拉著我嘮叨寫作的進程:“我最近總覺得身體不大好,得抓緊寫,現在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敝拔覜]聽說過不讀書能寫作的人。

就是他死了,但愿不是寫作累的。

這幾年自費出書容易得很。以前書出了只送人,展示“才華”,最近興起開研討會了。有個在縣城工作的老兄把作品研討會開進了京城。一位皇城根兒混日月的朋友搭著我肩:

“哪請來的這位爺?真逗!找我們說事兒也得搭點邊兒.”

“那你就說幾句真話?!?/p>

“那就把嘴閉上?!?/p>

“這老兄可有點認真了,要是回去犯軸,后半生可就搭進去了?!?/p>

“愛好文學沒錯,總比你整天色迷迷的強?!?/p>

“日后要成你哥們兒,可得提個醒兒,他不是同文學死磕的主兒……”

文學創作不見得高尚,但確實是一種相對特殊的勞動,她更依賴于天賦,經驗告訴我們勤有時不能補拙。若我們的名家們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和氣生財,這樣的文風卻有害人之嫌。這里我不是說,在對作品評價時應以批評為主,而是希望我們在鼓勵中留幾分真誠和朋友式的關照,讓當事人激情與清醒同在。

我心中的紅色地標

在生活中,助人成長的大多不是榜樣,而是教訓。其中的緣由不需要展開,教訓更接近于真實。

結識楊朔散文是個偶然的機會,那年我十二歲?!疤厥饽甏焙笃诘囊荒昶咴?,長在校園里的我們,沒有甜瓜可偷,那就去偷書。賓縣一中的圖書館真經偷,被偷了十年,有的書架上還是滿滿的。暑假中的一個傍晚,圖書館的門前只有野貓在跳,大大的鎖上有個鳥窩。幾年后,我讀梁小斌的詩:“我在紅色大街上奔跑,中國,我的鑰匙丟了……”總會想起那把鎖。

門鎖與我無關,我走窗戶。

準備好黑色的膠帶,看看四下沒人,將膠帶“米”字型粘在玻璃上,拾塊硬東西,砰的一下,聲不大,碎玻璃不落地,反蘇備戰時學的。屋內滿地是書,同偷甜瓜一個道理,得挑,最好是寫打仗的,誰打誰跟誰打都不重要。那時教導我們準備打仗,當別國的孩子在玩溜冰時,我們童年的玩具是扎槍,是木制的大砍刀。于是,與人斗或看人斗成了我們的生活樂趣和本性。有斜陽射進,我趴在書堆上,一本一本地翻,真靜,只有耗子和我,一點都不著急。

窗戶外有雙眼睛,怒怒的:“小兔崽子,滾出來?!?/p>

是平平他爸,我還是有些怕,畢竟是大人。我隨便抱幾本書爬了出來,又不是你家的,不能白來。

“把書放下,給你臉了?”上來就踢我屁股,他有這個權力,他是我爸的大學同學。我撒腿就跑,他揀起一本書沖我摔來,沒打著,一本也行,我撿起來消失在夜色中。

那本書是楊朔散文。

初中寫作文,我抄的都是楊朔散文,《香山紅葉》《茶花賦》《雪浪花》,詩情畫意的,很受用。更關鍵的是別人沒有。他寫《荔枝蜜》“多可愛的小蜜蜂,對人無所求,給人確是極好的東西?!蔽覍憽洞袒被ā贰半m然渾身長刺,確給人們帶來一個美麗的春天?!本尤辉谌h中學生作文評獎中得了一等獎,可憐的老師們,北方沒有刺槐。

《楊朔散文》陪伴我走進青年,抄也是讀,我學會了楊朔式寫作,見景——入境——抒情——升華——點題,題材是真是假不重要,說好就行。我覺得我不但愛文學還懂了,一晃十年,由希望到失望,一次酒后,將一支英雄牌100號折成兩截。

八歲的兒子問我,今天的日記寫什么呀?我隨口,寫你為啥瘦了。他寫道:“為啥瘦了呢?是因為不好好吃飯。這個月,我在姥姥家住,她吃飯時一沖我嚼,我就想吐,啥好吃的都不想吃了。為啥?因為我小時候脫牙,吃不了硬東西,她就用她的嘴嚼碎了喂我,當時我不懂事,她喂我我就吃,現在想起,她用舌頭遞進我的嘴,我就想吐。我還不能同她說,她會傷心的……”兒子比我寫得好,他真實。沒有楊朔的年代就都懂得說心里話了。

當時,我正在讀《我與地壇》,讀史鐵生。他在耳邊同我說:“我現在有很多時間坐在窗前,看遠近峭壁林立般的高墻和矮墻,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墻,我們都在墻里,沒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規規整整的高矮叫人想起圖書館的目錄柜,只有上帝可以拉開每一個小抽屜,查閱億萬種心靈秘史,看見破墻而出的夢想在墻的封護中徘徊。還有死神按期而到,伸手抓鬮兒似的摸走幾個……”我仰天長嘆之后滾出淚水。

我還是總想起楊朔,在史鐵生的文字里,在兒子歪歪扭扭的日記面前,同時也想起“姥姥嚼動的嘴,將食物放在舌尖遞過來”。

找不到那本《楊朔散文》了,我賣過很多舊書。

一把年紀之后,我說我懂一點寫文章了,就是晾出內心,同陽光為友。朋友說,整那么玄干啥,我理解就是,有料,有趣,有種。

料為真實,趣指語言,種呢?良知?他比我說得好。

或許,楊朔沒有錯,戰場上哪個士兵想死?但只能那樣。無奈于我們從那個年代走出,回首一片紅色,于是就不愿回首,這成了我向前看的動力。

茶 舞

玩茶是最近的事。最近?時間還是不準確為好,因為不好確定。童年的最近是昨天,青年的最近是去年,而老年呢?五年之內都算最近吧。

北方不產茶,以前若有人與茶相伴總會有個因由,如父親喝茶或在南方待過……現在不了。

過去有人講茶,我是輕看的,茶同涼白開或啤酒比,少了些許的豪氣,我平時即便飲了,也是晾涼,牛飲一般??勺詮挠辛碎e心就容易與茶走近,閑心啥時候有的?說不好,閑心與忙和不忙無關,一種心境吧。再受身邊人的影響,茶就顯得親切一些。離“最近”遠些的時候,我常給南方的朋友寄木耳,他們寄茶來就是抬抬手的事。我大多是馬上送人的,放得久了品位會降低也就少了情分,自己不喝是沒有泡茶的耐性,也喝不出好來。我聽人勸最近也喝點茶是因為可少想點酒。喝茶不是個壞習慣,據說綠茶還防癌。我還是愛喝鐵觀音,同綠茶比有把子力氣。

玩茶,是指朋友間互相送,做個話題常聊或聚到一起喝,到了品的境界吧,與口渴無關。弄到新茶,這天就會有好心情,就會與朋友分享。同酒不同,有了好酒除了送禮還是留給自己喝為好,說茶是君子,是指茶本身還是喝茶人?不曉。有天,學者葉君同詩人李琦說,請你喝茶。湖北的口音,過后已是傍晚時分,“總該先吃點東西吧?”于是喚來幾個似能與茶共語的典雅之人。

我算嗎?李琦請客總是怕人吃不好的,只是沒酒。其實我是想喝一點的,那桌上的菜真的可以??沙嗽谧娜擞兄c生俱來的幾分典雅和清爽,還有我們要去喝茶,不但是茶還有“道”,酒在茶的面前總是透著一點俗氣。我挺住,挺出個暫時的境界,今晚就做個讀書的人。那群人真的很好,雖在一個城市,不是總見面的,每次一聚總要被深刻幾天。

……圍著安靜坐了下來,看茶藝師的雙手翻來覆去,神情上透著對茶的尊重和對自己職業的迷戀。我心情一好,嘴就犯貧:“都倒滿了吧?咱們干一個怎么樣?”茶藝師說,聞香,潤眼,三泡之后會品出回甘。

那盅如湯圓般大?。骸澳軒臀艺覀€二大碗嗎?”

人說,這茶幾千元一斤呢。

我沒說不喝,只想有個夠口的盛器,渴呀。人們有些后悔了,這副德性也配品茶?再帶他來兩次,會毀了茶的千年名聲。

有些痞是天性,其實我已經喜歡茶了,平時對茶的尊重如對書的尊重。這些年只喝烏龍系列,原因之一是整年供應我茶的幾個人也喝鐵觀音,家里還養著一把宜興的紫砂壺呢。

這道喝完,茶藝師換了一套玻璃茶具:“這道泡的是信陽毛尖,車云山的最好,這種茶不但要聞、品,還要看?!贬樢粯哟怪?,那葉慢張,一大一小如母子狀,水不動時還上下游走,左右漂移,像船如花……

“這叫茶舞?!编?,我心動了。

“更美麗的茶舞是‘青山綠水,苦丁茶的一種,先放水后放茶,水不動時茶葉開始變化,像一種儀式展示給人?!?/p>

茶舞。我變得小心,變得不敢將這詞展開,不敢賦予她某種哲理,因為她比哲理更可愛。因茶舞,整個世界靜了下來,古箏響了。在寧靜中我想起一段聽來的閑話:江南古鎮,一販茶巨商忽覺掙錢無趣,便回鄉建一宅院,青磚褐瓦,翠柏朱門,云紋的上馬石刻著大大的“心安”二字。棄轎,有馬拴庭,銅籠口、銀鞍橋,走起來紫鈴在響。自覺對茶的感受有云外之境,豎一風旗,邀天下懂茶者品茗盤道,有斗茶者更好。月余無人上門,均知其莊主茶之道深不可測,其茶之奇絕亦世間少見,怯。不日,有一落魄者上門,乞食并討杯茶。送上,只聞不飲,面現被羞之狀。莊主閑無事,也覺這人似懂茶,親自出屋泡珍茶一杯,觀其動靜。

“水不行,可打其鎮前靈水河的第三層浪花?!?/p>

照辦。

“炭不行,用三年的柞木,少許香樟青枝?!?/p>

換。

三泡之后,來者大悅,遂從懷中取一茶壺:“用這再泡一試?!?/p>

主客共飲。莊主沉吟許久:“我可用此宅院換你這把壺嗎?”來者大笑:“非這把壺,我不至于落此地步,同我換壺的宅比,你這也算宅嗎?”

杯中的葉片還在靜水中游動,我無語,那晚我的人品變好了許多。

文化細節展現地方人文情懷

“哈爾濱是個有情調的城市,只是文化品位不高?!迸笥言诟鎰e前又提到我們常常爭論的話題。

“需要講細節嗎?”我搖搖頭。同其他人一樣,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況且這個城市還是中國著名的藝術搖籃之一,每年輸出大量的藝術人才,居高不下的人均鋼琴占有量,還有較為純正的異國風情,這些都令我們為之自豪。同時哈爾濱又是多種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城市,沒有自己的原始積累,各種移民帶進來的文化類型,多是零散的,等級不高,融合與對抗并行。朋友指出的不是這些,他:“而今天的文化積累在大多數情況下,體現在城市修養和在生活細節上?!?/p>

話題一撂就是幾年,前不久,有機會去了南方幾個城市。走三峽、登峨眉山、游漓江,諸多名勝之地并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奇,而心動的是在途中生活的點滴之間。

九寨溝是多雨的,景區的路邊欄桿和樹上掛了許多雨傘。下雨了,人們摘下來遮雨,繼續觀光的路程,雨停了再順手掛在身邊適當的地方。人們游覽之處都有傘的散落。管理人員說,傘是年初買的,沒再數過,但丟失的不多。

在傘下我心里很暖。管理部門把游人都看作是有素養的,于是多數游人嚴格自己的操守。傘成為景區中一種入心美麗。

在桂林古東景區的山坡小路上,有四個竹竿排成一人左右的三個過道:第一過道較窄,當有人能過去,便有提示:你的身材如趙飛燕般的妙不可言;第二過道提示,是身材適中;第三過道寫有:呀,該減肥了,一個小靈感令游人有了游戲的情趣,在好玩之中,記住了古東景區和聰明的管理者。

在去往陽溯的途中,見到一株已經枯了多年的老樹,一般的情況是該把它伐掉,再種上新樹,不種也屬正常。但當地的人們沒有,而是在樹干上寫了一句話:“生命是結束了,綠蔭已成昨天,人們記住昨天?!?/p>

這是文化,有著可以延伸到所有領域的警示意義。

我們說,在都市的文化構想中,細節決定成敗。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是平和而又有遠見的文化心態;是不為一時一事而爭得面紅耳赤的理性行為;是有宏觀控制能力的不動聲色,它體現聰慧與品格。

哈爾濱并不比別的城市差多少,若選擇值得稱道的細節可能也會有的,只是顯現得不夠,有些糙。

文化是思想,是一個城市對自己形象與發展的思考,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在想什么,生活的趣味指向哪里,是一個城市的生動之處與靈性,少說我們有什么,多體現我們創造了什么。

細節決定一切,并不是指細節的本身,而是細節的文化意義。記得多年前,香港某電視臺搞了一次美好家庭評比,電視直播。當鏡頭對準一個家庭的客廳時,觀眾一片噓聲,因為客廳的墻壁是用金鉑裱的,金碧輝煌中透著顯富的俗氣,非議指向電視臺的審美旨趣。這時主持人采訪女主人,她說:看這所房子時是個下午,我同先生走進客廳時,一片夕陽照到墻上,漂亮極了,我就同先生說,把這片陽光留下。

最后,這個家庭被評為第一名,觀眾說,這個家庭有文化。

作者簡介:任永恒,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生于黑龍江省賓縣。當過兵,職業是記者和編輯。偶爾寫隨筆,是工作上的事,是一種養家糊口。出版過小說集和詩集。

猜你喜歡
淡泊
摩登晝夜
感悟世間淡泊
“淡泊”也有假
感悟淡泊
淡泊之心自有高遠
人生處處可淡泊
我談淡泊
心存淡泊——讀《論語》,悟人生
吳小旋 淡泊的奧運冠軍
淡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