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培育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課賽”融通課程改革研究

2019-08-15 19:08王晨葉鴻霞孫華
教育與職業(下) 2019年7期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融通工匠精神

王晨 葉鴻霞 孫華

[摘要]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領下,基于“冰山理論”,設計“課賽”融通軸心一體化課程改革路徑,通過“課賽”標準、內容、訓練策略、訓練體系的融合,把工匠精神培養融入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促進工匠精神的內化和外化。

[關鍵詞]工匠精神? “課賽”融通? 課程改革? 數字媒體技術

[作者簡介]王晨(1971- ),女,天津人,天津市中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學高級教師,碩士;葉鴻霞(1975- ),女,天津人,天津市中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學高級教師;孫華(1978- ),女,天津人,天津市中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學一級教師。(天津? 30002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6年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職計算機專業‘課證賽融通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VE3122)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9)14-0109-04

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被三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全國職教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培養大國工匠,不斷擴大職業教育影響力”?!吨袊殬I教育2030研究報告——發展目標、主要問題、重點任務及推進策略》中更是明確提出“實施工匠精神進校園行動計劃”。當前,確立和重塑工匠精神的地位、大力弘揚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精神,成為職業教育的核心職責。職業教育領域廣泛開展的職業技能大賽對工匠精神培育的示范和激勵作用日趨顯著。2017年,李克強總理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做出重要批示,希望技能大賽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這為新時期職業院校積極探索以“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為切入點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中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深入探討以培育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課賽”融通課程改革路徑。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1.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工匠精神的精神特質和外在技術表現略有不同。進入工業化信息化時代,新時代工匠升級轉型為利用腦力、展現智力、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工匠精神作為一種職業精神,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其中的“敬業”“誠信”要求高度契合,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精益求精、敬業專注、持之以恒、守正創新”。

2.數字時代的工匠精神。在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推動下,我國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變革,數字化進程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各個領域迅速擴展。為跨過數字鴻溝,把數字產品和服務做好,知名企業家提出“要以數字工匠精神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數字工匠精神的提出,反映了數字化相關領域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就數字媒體領域而言,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不斷被打破,人類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載體、技術支持以及全新的表達空間。首先,數字工匠精神表現為精益求精的技術美學標準。其次,由于數字媒體的每一次發展都由創新來推動,數字媒體產業比其他產業更需要具有持續的創新沖動、追求突破的創新內蘊以及高度個性化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藝術價值。因此,數字工匠精神對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媒體專業不僅是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更要融入數字工匠精神的價值追求,培養出符合數字時代需求的數字媒體工程師和設計師。

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現狀分析

1.專業人才培養中工匠精神的融入度低,導致工匠精神缺失。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普遍側重專業技能訓練,滿足于學生基本技能的獲得,而忽視職業文化培養和工匠精神熏陶。在專業課教學中,由于工匠精神的融入缺少精準具體的要求,工匠精神培育與專業技能培養很難并行并重、有效融合,專業課作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陣地沒有發揮其載體作用,導致學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不深刻。

2.缺乏項目實踐,脫離真實或仿真的職業情境,學生對職業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低。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中,由于授課內容偏重于軟件工具本身的學習,學生習得的技能無法與行業崗位標準接軌。因此,教學中要安排項目實踐,如果融入真實項目有困難,也要融入模擬真實項目的相關案例。只有在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中,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規范和習慣,并形成職業認同感。

3.在專業課學習中,學生多處于膚淺化學習狀態,難以做到踏實和專注。中職學生大多學習習慣不好,有畏難情緒,缺乏自信心,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如果不使用有效的策略對學生加以引導,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專業學習中表現為沉不下心來,不肯深鉆,不肯苦練,心浮氣躁,淺嘗輒止,遇到困難等靠老師,應付考試,及格萬歲。

4.實踐教學模式單一,技能錘煉和精神內化的外部環境缺失。不可否認,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職業院校的教學主陣地還是課堂,我們首先要抓好的就是課堂的實習實訓。但是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又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體系框架不能單一,要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實踐平臺,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課賽”融通課程改革路徑設計

1.理論基礎。哈佛大學麥克利蘭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也稱“專業勝任力模型”。他對個體素質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技能、知識、行為范式(習慣),是外在表現,屬于顯性素質,因為這些素質往往是可見的,并且大都是可以規范和考量的。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認知、特質和動機,是內在的,很難被規范和考量,屬于隱性素質。顯性素質屬于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而隱性素質才是真正的主體,所以顯性素質必然由隱性素質來決定,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作用。

2.路徑設計?!罢n賽”融通路徑設計以工匠精神培育為目標指向,以顯性素質和隱性素質交織融合、協同發展為軸心,建立“課賽標準融通→課賽內容融通→課賽技能訓練策略融通→課賽訓練體系融通”軸心一體化路徑(如111頁圖所示)。通過“課賽”融通提高實訓教學中顯性職業素質和隱性職業素質培養的整合度,提升工匠精神在常態化教學中培育的有效性。

“課賽”融通路徑中軸心的設計著眼于整個素質冰山,需要結合專業和職業崗位特點,提取出細化的、明確的顯性素質和隱性素質的培養指標,使工匠精神由抽象化到具體化和可操作化,便于教師在實訓課堂中實施與落實。環繞軸心的四個實施環節緊扣課程要素,從“課賽”標準、“課賽”內容、“課賽”技能訓練策略到“課賽”訓練體系全方位進行“課賽”融通,形成一體化工匠型人才培養路徑。

四、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的課程改革實踐

1.對接競賽標準,通過細化與提取生成工匠精神培養指標。蘊含工匠精神的中職教育培養指標是:知識與素養目標從簡單到復合改變,技能目標從中等到專通升級。技能大賽標準包括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是權威專家參照業內最佳實踐標準共同制定的,能夠清晰地描繪出相關領域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格。通過對接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相關賽項標準,融入技能大賽的人才觀、質量觀,對工匠精神外顯和內隱的職業素質進一步細化,并從中提取生成人才培養指標,為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提供依據。

結合“冰山模型”,我們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工匠精神培養指標進行提?。ㄈ缬冶硭荆?。

2.對接競賽內容,通過整合與重構生成真實或仿真的工作項目,作為認知和體驗工匠精神的載體。工匠精神培育只有與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等相聯系時才有意義。工匠精神是個體與職業情境密切聯系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綜合體現,需要在一定的情境或任務中通過親身實踐內化而成。職業院校通過剖析技能大賽比賽內容,將競賽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進而轉化為相關課程的教學項目,推進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的課程改革,讓技能大賽內容走進常規課程教學的課堂。

我們通過認真分析競賽標準和課程標準,對核心課程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與重構。第一,找出缺失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將缺失部分納入課程標準,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還要參照競賽標準適當降低要求。第二,教學內容以模塊化任務驅動形式呈現,若干個模塊可以組合成一個實踐項目,并增設市賽、國賽樣題演練項目,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綜合能力。在以上課程內容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校本教材研發,引入“動態教材”的概念,即借助每年技能大賽賽項的調整和更新,跟隨崗位需求,定期引入最新的技術和內容。

3.借鑒技能大賽訓練方法,創新“四度四化”訓練策略,促進工匠精神的內化與外顯。工匠精神的形成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其內化和外顯通過實踐活動交織在一起,這種轉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教師在技能訓練中運用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形成。一方面,教師通過必要的正面教育和灌輸,將工匠精神轉化為個體接受的思想意識,推進內化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又要善于引導外化過程,將個體的思想動機轉化為外在的行為,從而實現工匠精神從認知到行為的轉化。

第一,熟練度—自動化。反復練習是技能提升的必經之路,通過強化訓練固化成自然。重復與變通能讓學生加深對操作的理解進而對操作進行優化。在熟練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踏實專注、吃苦耐勞、知難而進、持之以恒的精神,塑造學生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第二,精細度—標準化。品質來自細節和標準化。符合技術標準的操作技術和技巧才是技能的本質。職業教育的課堂應盡可能直接、準確地反映企業實際工作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強化質量標準意識,培養學生規范嚴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第三,內化度—心智化。數字媒體人才的技能結構以心智技能為主,以操作技能為輔。心智技能以思維為核心,經由技能的內化過程獲得。從外顯的“技能”到內隱的“心智”,學生在“心手合一”中方能涵養工匠氣質。技能訓練中要思練結合、善做總結和反思、加強群體思維的碰撞。第四,創新度—個性化。創新建立在扎實深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之上,個性建立在共性之上。創新與個性的統一是應用性、藝術性和創意性的完美結合。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方案對于培養創新人才尤為重要。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全面提升人文素養,豐富各領域知識,在傳承中尋求突破。

4.延伸課堂教學,搭建多層次技能大賽平臺,整合“課賽”實訓體系,厚植工匠精神生長土壤。競賽的激勵性和挑戰性對學生技能和精神品質的提升有著極強的催化作用,參賽體驗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形成。

單一的課堂實踐教學顯然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我們要搭建更廣闊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崗位技能實踐機會,而技能比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如果說課堂實訓處于實踐教學體系框架中的基礎層次,那么技能大賽就處于實踐教學體系框架中的高階層次。職業院校要搭建多層次技能大賽平臺,并將其整合到學校的實訓體系中,這不僅豐富了學校實訓體系框架,還落實了技能大賽的常態化機制,為學生踐行工匠精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過研究與實踐,以培育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課賽”融通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已初見成效,其研究成果可以平行推廣到“動漫”“計算機網絡”等計算機學科其他專業。在與兄弟院校的交流中,以“課賽”融通培育工匠精神的模式也得到一定的認可,特別是在長期擔任技能大賽指導的教師群體中引起了共鳴。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們將不斷探索,為其他學科“課賽”融通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可借鑒的成果,推進中職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謝春梅.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與實踐[J].職業,2017(12).

[2]賈啟展.中職院校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的融合研究[J].理論研究,2017(5).

[3]儲德發.從匠人到匠心——論職校生工匠精神培養的層次和路徑[J].江蘇教育,2017(11).

猜你喜歡
數字媒體技術融通工匠精神
聯通融通變通,打造精準高效的復習課堂
法國現代學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啟示
什么是綏芬河
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參賽經驗與總結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風險警示:香溢融通、物產中拓、申達股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