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2019-08-17 02:03萬舒心
傳奇故事(上旬) 2019年7期
關鍵詞:珞珈山讀書

萬舒心

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后歷經變革,于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與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并稱“民國四大名?!?。時至今日,身居武漢這鬧市繁城,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以下簡稱“武大”)就好似一鼎鐘、一汪泉,用“自強、弘毅、求是、拓新”這幾個大字鎮住這座城。這里既漂亮又自由,既包容又開放,既有詩性又有才情。一封情書,武大人給華科人寫,用古文字寫,用三行詩寫,僅此一條,就能讓我徹徹底底地愛上這所學校。

江城多山,珞珈獨秀

游走在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校園中,在武大讀書的快感仿佛和百年前無差。我們中國哲學課的教授是從武大首屆人文班出來的,雖然已至不惑之年,但依舊很帥氣!課講得有趣極了,深得學生喜歡。大一的那個夏天,每周二的晚上,我們洗了澡,頂著半濕的頭發坐在教五樓里,聽他講夫子、老莊、魏晉名士。做學問的各有各的脾氣,這一位最不喜歡學生記筆記,課件上只有標題和原文,授課全憑他的嘴上功夫。整整一個晚上,幾乎沒人走神。他主攻哲學,也精通文史。他說,其實他最喜歡的是歷史,所以要把它好好地供起來當作愛好,讓哲學成為主業養活自己就好了!

武大從來都不缺少人才。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羅榮桓曾在這里指點江山;辜鴻銘、竺可楨、李四光、聞一多、郁達夫、葉圣陶、李達曾在這里激揚文字。武大現有專任教師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0余人,有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等。

在科研水平上,武大實力雄厚,成就卓著。學校擁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還參與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在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協型、紅蓮型雜交水稻,高頻地波監測雷達,GPS全球衛星定位與導航,高性能混合動力電池等科技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理論價值,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安然讀書,自得為人

武大依山而建,樹密而臨湖,被武大人戲稱為“珞珈山森林公園”;因校區極大,不少市民、游客來遛彎,又稱“珞珈山人民公園”。武大的教授從不會輕怠這山水——古代文學史課的教授看天氣太好,在水泥樓里上課太傷雅致,便攜一班人席地坐在教五樓前的大草坪上,讓學生們扔了書本各抒己見,一男生悠悠然擺起了八卦圖做解;外國文學史的課本太抽象,教授便請來生物學博士帶我們游珞珈山,認遍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確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是武大人自得其樂的大幸事。除了在課堂上交流,在各種講座論壇、科研實踐中,我們都與老師交流不斷。我們自己辦雜志,每篇文章都要請老師過目;我們辦沙龍,會一次又一次地去和教授確認選題、準備書目、修改筆記。萬林上面的咖啡店,記錄了我大一時和老師坐著聊天哭鼻子,大三時已經云淡風輕,對未來壯志躊躇。

年輕的老師活潑又好客,喊我們到家里做客,親手制作了一桌子飯菜,還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茶葉招待我們。我們抱著一個大柚子就去他家喝茶聊天,聽他給我們講武大的傳聞逸事。秋末時前往文學院的老院長家里拜訪,捧著師母沖泡的可可,聽他回憶當年在武大讀書的歲月。武大有座紅色的小亭子,六角形,坐落在布滿爬墻虎的教四門口,是為了紀念“六一慘案”的。老院長說,他的父親曾經歷過“六一慘案”,所以每次走過那個小亭子,他都會特別有觸動。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那個時代的一切都還留在這里,我們后來人要記住過去,要看向未來。他勸我們要多背書,他們讀書那會兒是要晨讀的,就在今天桂園那個小路口。他說,武大和原來的武漢水利學院因為爭地方還曾經“吵過架”,后來事情解決了就在那個地方建了一個拱門,取名為“團結門”,他們就在團結門旁邊的小池塘邊上背《文心雕龍》??上?,如今武漢水利學院并入武大,那個拱門也不見了,有晨讀習慣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少了。

亦正亦邪,不愧為學

武大人最喜歡自由。我們沒有早操,沒有晚自修,課上很少點名,可以盡情玩社團、辦活動,甚至在武大掛科后還有一次免費重修的機會。武大對學生的信任幾乎是無條件的,參加社會實踐或是競賽,立項階段都超乎想象的容易。有人說,在武大讀書,太容易讓人墮落,她的良辰美景,她的熱情洋溢,她的櫻花三月,給學子們營造了一個無比寬松的氛圍,有人就此撒歡虛度了四年,有人則在自由的空氣中充實自我。幸運的是,我看到的更多是后者:深冬的早上,等圖書館開館的隊伍排得長長的;金秋的每場比賽前,各個學院的自習室里每夜燈火通明……

在武大,沒有人會怠慢自己的任何選擇,無論是讀書、學習或是社團比賽,永遠都是激情滿滿,高歌飛揚。武大的辯論隊很有名,出了周玄毅等一批名將。辯論隊里都是身懷絕技的人物,他們將每一個簡單的辯題都當作課題來做,不僅查遍中文書目,還要逐字翻譯外文資料。我看過他們的辯論賽,在他們激揚文字時,仿如當年站在櫻頂的老圖書館上振臂高呼的聞一多。

武大人不聽話,還特別喜歡“較真”,上了一大堆社會新聞?!镀孑庹f》里的陳銘是武大的,影視圈里的吳倩是武大的,主持界里的李莎昱子還是武大的……其實,武大人最喜歡守規矩,只是這個規矩不在紙上,而在武大人的心里,在武大人的精氣神里。

這所學校百年前就以“人文”立命,百年后的今天依舊如此。最能讓武大人高興的不是排名榜上的驕傲,而是無論何時何地提起武大時,都能夠被認同的一種氣質所在。從武大走出去的,無論是否傾心于人文學科,都能自有詩性、自得安然。

猜你喜歡
珞珈山讀書
珞珈往事: 在荒山之上建設一座最美黌宮
我愛讀書
來自珞珈山上的春消息
難忘珞珈山
珞珈山的春天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她迎著世上最好的太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