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實驗教學《浮力》說課

2019-08-18 03:02趙仕疆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9年8期
關鍵詞:泡沫塑料浮力本課

趙仕疆

本節課的內容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課《浮力》。本節課的最大特點是合作與創新。學生小組實驗,創新實驗方法,針對實驗數據進行合作探究,從而達到創新實驗,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目的。下面我就從教材內容理解、實驗教學目標、實驗教學過程、反思與自我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內容理解

(一)地位與作用

《浮力》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沉和浮》第五課的內容,浮力是力在水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曾在上學期“運動和力”單元學習過重力、拉力等,認識了力是有方向的、有大小的,并且對重力和拉力進行了測量。

學生本單元在前4課的學習中,了解了物體的材料、重量、體積大小對沉浮的影響。本課通過研究物體沉浮的秘密,知道了上浮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同時結論的得出又為后續學習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影響及其原因,改變液體的濃度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以及初中進一步學習浮力的計算奠定基礎??梢姳菊n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本課內容對學生今后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典型的實驗探究課,通過“感受浮力”,使學生認識到當一個物體放入水中時,它就受到了水對它向上的推力,即浮力。通過“研究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用實驗探究浮在水面的物體、上浮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測量方法。又通過“測量泡沫塑料塊的浮力”,從浮力和重力的關系,分析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解釋物體沉浮的原因。經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有關,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本課要開展的探究活動,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在五年級上冊“運動和力”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對于重力、拉力等“力”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他們往往認為,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重力等于0。不知道該如何測量浮力的大小。學生已有的經驗不能解釋為什么物體在水里會上浮。但是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科學學習,他們對于探究過程有初步的了解,喜歡用探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因而我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和基礎進一步指導他們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及探究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事物表面興趣發展為對科學探究的持久興趣,讓他們體驗到探究中思考與發現的樂趣。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知道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2.理解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找到浮力與重力的關系,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重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泡沫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是可以測量的,向上的力)

2.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數據在分析解釋現象過程中的重要性。

2.學會用科學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解決科學問題。

依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了本課的重點。

三、教學重點

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難點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科學測量物體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通過測量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水量的關系,得出: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為了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動,需要進行如下準備。

五、材料準備

教學具:一個水槽、一個彈簧測力計、三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一個塑料量杯、一個小滑輪、一個吸盤式粘鉤、漁線、記錄單、水。

需要說明的是,教材中測量泡沫塑料塊“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時排開的水量、浮力,我發現學生難以把握其浸入水中的體積,因此課前在泡沫塑料塊上做好標記,改為“測量同一個泡沫塑料塊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種狀況時排開的水量、浮力”,提高了實驗的目的性和準確性。

六、實驗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感受浮力

(課件出示)首先創設情境,引出課題。然后學生分組實驗感受浮力。

感受浮力的實驗,教材中的方法是讓學生把泡沫塊壓入水中,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浮力方向,我在泡沫塊旁邊加一條紅線,學生通過觀察紅線在空氣中的方向和在水中的方向,根據細線,分析浮力方向。小組合作探究浮力與重力圖示,認識到當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請看實驗視頻,(播放實驗視頻)通過這個實驗,有效地達成了學生利用實驗器材感受浮力,知道上浮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實驗器材進行分組實驗

實驗一:測量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實驗步驟如下:

(1)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實驗。(泡沫塑料塊壓入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發生怎樣的變化?)

(2)小組合作探究實驗過程。①先測量泡沫塑料塊的重力;②在水槽底部裝上一個小鉤子,在利用一根細線繞過鉤子,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塊,一端掛在彈簧秤的鉤上,讀出泡沫塊浸入水時不同位置的彈簧秤的拉力數值(為了便于學生實驗記錄,我把教材上的記錄表改成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③填寫實驗記錄表。

(3)分析實驗數據。(從上面的實驗數據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實驗二:測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

(1)根據實驗一的方法進行實驗二操作。

(2)分析實驗數據。(根據以上測得的數據,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主要與什么因素有關?)

(三)評選兩個優秀實驗小組并展示本組實驗結果

(四)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問題一:一個人游泳時,仰泳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還是他潛水時受到的浮力大?

問題二:30萬噸的油輪與小貨船相比,哪個載重多?哪個浮力大?

【設計意圖:學生思考相互討論,深入理解將本課學習內容與生活實踐相聯系,讓學生體會:科學就在我們身邊?!?/p>

七、反思與自我評價

對于本堂課的教學,我作了如下反思和評價。

1.創新實驗器具,使實驗操作簡單、準確,增強實驗效果;

2.優化實驗記錄表使實驗記錄更形象直觀;

3.通過數據分析方法,使歸納出的科學概念更具科學性;

4.在本節實驗教學課中,實驗操作與創新實驗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作者單位:靖西市第五小學? 廣西】

猜你喜歡
泡沫塑料浮力本課
Let’s play football.(部級優課)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從“聽唱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備及其在建筑行業的應用
廢EPS泡沫塑料改性瀝青混凝土研究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tzsch ring in Rn
EG/DMMP阻燃聚氨酯-酰亞胺泡沫塑料的研究
復合軟段耐熱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備及表征
神奇的浮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