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為何放不下“哀傷”

2019-08-19 17:59呂若琦
科學養生 2019年7期
關鍵詞:張大媽情緒反應陳女士

呂若琦

63歲的張大媽是因為失眠前往醫院就診的。接診醫生仔細詢問之后,覺得病因并沒這么簡單。張大媽身體不怎么好,生活上完全靠老伴照顧,用張大媽的話說,老伴就是她的拐杖。兩個人相濡以沫生活了大半輩子,張大媽根本離不開老伴??稍趺匆矝]想到,老伴竟然突發疾病去世了。從發病到離世,短短的幾天,張大媽感覺從天堂墜入地獄,萬般悲痛的她無法接受這一切,她整天看著老伴的衣服、鞋子,有時候還會叫著老伴的名字,然后突然發現沒人應她,便抑制不住地大哭起來。親戚朋友都勸張大媽放下,可她怎么也放不下,或者說她不愿意放下,不想從哀傷的氛圍中走出來,走出來她就覺得再也看不見老伴了。從老伴去世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張大媽開始出現失眠、頭痛等問題,吃了安眠藥之后,一個月才能睡著幾天。醫生告訴張大媽,她的失眠是因為哀傷過度引發的,當務之急是走出來,尋找新的情感鏈接。經過幾次治療,張大媽的情況得以改善,她已經能夠接受老伴離世的現實,但若從中真正走出來,還得需要幾個月的治療。

沉浸在哀傷中一年多并不算最長的,筆者還碰到過哀傷了3年多的。日前,陳女士再次來到醫院就診時,筆者發現,無論是形象還是精神,陳女士都完全變了一個人,有朝氣與活力了。筆者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陳女士時,頭發沒怎么梳,兩眼無神,滿臉的哀傷,走路不穩,是朋友陪著一起來的,感覺一推,她就能倒下去。第一次門診長達50來分鐘,在整個過程中,筆者只是陪伴、傾聽,陳女士則一直在哭,對話無法進行。隨著治療的深入,筆者才了解到,陳女士因為沒能見上愛人最后一面而帶著深深的自責與內疚。3個月后,陳女士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閉上眼睛就會出現愛人的臉,以致無法正常地生活,后來在兒女們的勸說下才來就醫?,F如今陳女士經過長達3年的治療,只是每到愛人的忌日、清明節,她才會進入到哀傷的情緒中,平時已經恢復了她之前“女強人”的角色。

“哀傷”是一個人的正常情緒反應,但不少人并不知道,過度哀傷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美國有數據顯示,10%~15%的精神科門診病人認為自己有未解決的悲傷。國內還沒有統計數據。但據估算,國人的比例不會低于這一數據,只是相當多的患者并沒有意識到過度哀傷是種心理疾病,只當成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而在就診時,也多以失眠、抑郁、頭痛等問題尋求醫生的幫助。

醫學臨床發現,大多數喪親者在第一年都有憂郁癥狀,不少人會出現頭痛、心悸、顫抖以及各種胃腸疾病的癥狀,有的喪偶者會復制疾病。因此“哀傷”情緒不可忽視。古時候的做法是守孝三年,事實上這不僅是對逝者的一種尊敬、緬懷,更是為了更好地梳理這種哀傷情緒。如果出現了哀傷情緒,不要急于擺脫,想著馬上阻斷這種情緒,而是要順其自然,慢慢讓自己找到新的情感鏈接,自然而然地化解哀傷。這個時候如果強迫自己去忘記,那么只會適得其反,越想擺脫就越擺脫不掉。

從臨床來看,容易出現過度哀傷情緒的群體主要集中在中年人,至于性別比例,并無特別明顯趨勢。專家分析,中年人這個階段是家里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面對親人離世的概率更大一些,而親人離世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意味著部分情感的喪失,控制不住哀傷情緒,同時也讓他們加劇了對于死亡的恐懼與焦慮。特別是那些感情細膩、豐富的人更容易中招。另外,親人的突然離世較已經有心理準備的離世,更容易將人“擊倒”,造成的后果更嚴重,哀傷持續的時候也更久。

哀傷是一個人的正常情緒反應,但如果時間超過2個月,則需要由專業的心理醫生做個評估。因為過度哀傷可能會導致抑郁、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等較嚴重的后果,需引起重視。

調查發現,每年4月過度哀傷的人會明顯增多。原因之一是因為春季就容易讓人情緒波動,其次跟清明節彌漫著哀思的氛圍也有關系。但凡經歷過重要親人離世的人,每到這個時候,心情不自覺就會抑郁起來。

清明節是對親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是一次療愈哀傷的機會,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緒,更利于心理健康,文明掃墓是值得推薦的一種哀傷處理方式。在這一天,可以將思念、憂傷、哀怨等各種情緒進行梳理,然后便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好好地生活,這才是對已故親人的最好懷念。

要學會處理“哀傷”情緒,避免走進死胡同。除了一些傳統的祭祀項目,還可以與逝者進行“告別”。告別是一種儀式,也是治愈哀傷情緒的一個重要步驟?!案鎰e”方式可以這么做:整理逝者的遺物,一些用處不大的遺物可以清理掉,避免“睹物思人”,同時重新梳理自己的感情鏈接。也可以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寫成一封信或寫在千紙鶴上,燒掉,與已故親人做一次告別。

還可以試試“蝴蝶拍”,這是一名墨西哥心理專家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得出的一種尋求和促進心理穩定化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雙臂在胸前交叉,雙手輕拍自己的雙肩,注意速度一定要慢,好像母親在安撫受驚孩子時的力度和節奏,這種做法可以使心理和軀體恢復和進入一種“穩定”狀態。當然,家人、好友的陪伴此時也必不可少。如果上述方法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則需要找專業的心理專家進行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千萬別自我“消化”。 編輯/譚明

猜你喜歡
張大媽情緒反應陳女士
過度情緒反應的背后
請允許我 細細地回憶她
艾滋病住院患者對新冠肺炎的認知、行為及情緒反應
請允許我細細地回憶她
張大媽的開心事兒
申請退款變“貸款”女子險被騙1萬
老頭暈
老頭暈
腦袋讓驢踢了
打工妹做生意被騙走五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