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專家告訴你的心臟健康的秘密

2019-08-19 17:59
科學養生 2019年7期
關鍵詞:讀數心臟病心血管

關于體重、飲用紅酒以及更多的與心臟健康令人驚訝的事實或許你尚不知曉。近日美國《讀者文摘》網匯聚了全美多位心臟病學專家,請他們向你揭示關于心臟健康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程度。

1、一般超重無關大礙。當體重顯著超重時,這是一個突出的問題。而僅處于略超重狀態時,很難說影響到心臟健康,因為醫學界對略超重現象持接受的態度,此時,很難向此類人群發出減肥警告。

2、瘦人未必不存在風險。即使你體重標準,也要關注攝入的糖量和血糖值。葡萄糖耐量降低可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這又促使心臟病的發生。這是天生瘦骨嶙峋的人所容易忽視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體瘦可以無須注意。

3、糖與脂肪相比前者對心臟危害性更大。當你攝入精制糖時,體內便會產生胰島素響應,這一反應有害血管壁。人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膽固醇上,但實際上檢查一下胰島素和糖化血紅蛋白質更有意義,這才是測量糖尿病的風險標準,與心臟病健康關聯更為密切。

4、多數補充劑對心臟健康毫無益處。有些醫生通常出于商業利益強烈推薦某些補充劑。就初級預防而言,如果你每周食用2—3次魚,即為補充魚油的良好途徑。

5、睡眠打鼾不可輕視。睡眠呼吸暫停是導致諸如心臟病發作、心搏停止和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主因。如果懷疑患有此癥,如打鼾和醒來感到疲憊是很重要的線索。如果配偶總是抱怨你打鼾,這也是重要的信號。

6、子癇前期癥。子癇前期癥是早期心臟病的一個隱藏風險。它說明血管存在潛在問題。青年女性應意識到,讓醫生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此癥至關重要。因為多數醫生不會詢問一名50歲女性從25歲之時有關孕期健康的狀況,同樣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和狼瘡也是如此。心臟病發作是這些患者的頭號死因,必須采取積極措施管理風險因素。

7、紅酒不是萬靈藥物。病人常說自己開始飲用紅酒了,在他們眼中這有益心臟,但必須謹慎,切勿過量。否則,可增加其他方面的危險。食用黑巧克力也是如此,人們往往認為可以盡情品味。的確,黑巧克力可以降低血壓,具有抗氧化功效,但大多數的食用量每天超過了一盎司。

8、為何要借助吸煙解悶?如果你是個煙民,必須戒掉。當我在與吸煙者交談時,我會感到惡心。任何時候戒掉都為時不晚。即便是70歲時戒煙也會改善生存狀況。如果病人想為自己的健康做一件事,這就是戒煙。

9、生活方式比服藥更為重要。情感中毒是心臟病的主因。抑郁、心碎和失控的憤怒是主要的風險因素。一名優秀的心血管專家能察覺到病人是否存有這些問題。許多醫生信奉藥物,但是,藥物在治療全身心疾病方面并非有奇特效果。

10、壓力是心臟病的主要隱患。壓力可促使血壓和膽固醇升高,而這又助推了心臟病的風險,因此,學會如何管控至關重要。建議病人用參加瑜伽和冥思等方法來處理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壓力。

11、可以幫助你節約買藥錢。在過去的幾年里,仿制藥有了大量的推廣,這對任何想要將藥物成本降低的人來說都是關鍵。舉幾個例子,降膽固醇的立普妥辛伐他汀和普妥他??;降血壓的代文和科素亞。所以,在用藥前應多詢問。

12、牙齒健康不可輕視。如果你的口腔存有炎癥,則是整個身體正在經歷炎癥響應的信號。有牙齦疾病患者更有可能患心臟病,因此,心血管醫生總是要檢查一下病人的口腔狀況。

13、家族史的影響并沒有你想象的嚴重。心臟病患者在就醫時總是說祖輩在80歲時死于心臟病,所以,心臟病在我的家族有遺傳性。事實上并未如此,每個人都會死于某種原因。我們把男性50歲前、女性60歲前發生心血管之事件定義為家族史因素,這遠比人們所想象的范圍要窄些。

14、未必需要做壓力測試。人們往往從50歲開始做壓力測試,然后每年進行。但壓力測試僅能檢測到70%或略高于此的堵塞。檢測正常并不意味著沒有堵塞。除非你有像胸痛或氣短、心電圖異常等臨床癥狀,否則,沒有醫學上的理由去做壓力測試。

15、未必需要安裝支架。如果堵塞沒有引起癥狀或造成血液流動減少,那么,也未必需要安裝支架,在沒有嚴重堵塞的情況下,服藥即可。一旦安裝支架,則需要再安裝另一個,問題會連鎖擴大化。

16、希望病人帶著問題找醫生。引起我關注的最佳時間是預約的最初幾分鐘,在我開始檢查之前,此時你需要把困擾你的事情和盤托出。醫生也希望在此時病人有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幫助,你可能聽到了不好的消息,帶著復雜的信息離開。

17、高血壓是心臟的主要殺手。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高血壓的關鍵。當你吃奶酪、喝湯、熟食肉之時,應減少鹽的攝入量。外賣食品的鈉含量都很高。睡眠質量也很重要,每夜至少需要連續6小時的睡眠。

18、知曉自己高血壓的風險因素。高血壓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持續多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也更為常見。即便在55歲時正常。在晚年仍有90%的可能性血壓升高。因此,要關注家族史。如果祖輩、父母或叔叔輩患有高血壓,則你的風險也更高。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過度飲酒和壓力均會使你處于患高血壓的高風險境地。

19、家庭測血壓讀數更有意義。醫務人員遇到許多“白大褂高血壓者”,這類人群在醫院比在家里測得的血壓讀數高。如果患者對其血壓讀數感到驚訝,醫務人員會重新測試或讓患者記錄下在家里一周測得的讀數。如果在家里所測數據也很高,則確有必要降壓。

20、測得精準血壓讀數。在醫院診療室測血壓之前,雙腿不應交叉坐,背部應在完全支撐的情況下休息5分鐘,然后再卷起袖子,把手背放在桌子上或扶手上。室內應保持安靜,不要說話,聽音樂或看電視。

21、男性應告訴性功能真實情況。勃起功能障礙也是血管疾病的一個標志。小血管是大血管狀況的晴雨表。

22、心臟病呈激進性。預防是關鍵所在。心臟病的關鍵在于:你生來就擁有一顆完全、高效的心臟。如果你從事讓心臟緊張的事,便會導致心臟的形狀發生輕微的變化,而當這種變化出現時,心臟的工作效率便會下降,使之承受更大的壓力。最終是導致心臟發生更多的變化。為此你應知道的就是,一個人可能會發現自己正處于一個快速下降的螺旋中。

23、自我判斷是否經歷了心悸。心悸是一種感覺,人們對此有多種描述,如跳動的心,劇烈的心跳、顫動或跳動。通常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這些現象通常是良性的,不能預測心臟問題,但有時則提示較嚴重的隱患。導致心悸的原因不勝枚舉,通常它們代表額外的心跳,醫生稱之為早收縮??Х纫?、壓力和焦慮都是常見的潛在致因。如果心存顧慮,則應讓醫生評估,因為安慰往往有助于改善或解決癥狀。如果癥狀持續超過5分鐘,導致頭暈的感覺,或者有心臟病史,則應立即就醫。如果你現在比以往處理事情要花更多的時間,這可能是一個警告,記錄下步行或鍛煉一段距離需要多長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認為處理事情的步伐會變慢,但實際上,他們之所以會行動遲緩在于潛在尚未診斷出的心臟病。例如,醫生曾讓病人記錄下行走一英里所用的時間。一般說來,本年度與上年度不應發生明顯的變化,如果時間變化幅度明顯,則有可能是患心臟病的信號。

對待病人擬定個案療法。從事心血管醫學最重要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其病人未來的心臟風險,這些風險包括心臟病的復發、心力衰竭乃至死亡。而風險的大小是決定最佳治療方案的頭等因素。所有的治療方案均會有潛在的副作用。所以,如果病人處于低風險之中,在選擇治療方案時,持保守態度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病人處于高風險之中,推薦更積極的治療方案可能是有意義的,所有的決定都要基于病人的未來風險,如應該給誰開出治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的藥物,誰應該植入可植入的心臟除顫器。理解了自身存在的風險和這些風險是如何確定的,你就會更好地理解你的醫生提出的建議。

猜你喜歡
讀數心臟病心血管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心慌”一定是心臟病嗎?
中醫新解心臟病
COVID-19心血管并發癥的研究進展
讀數
讀數
讀數
讀數
我做了七八次產檢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臟病?
lncRNA與心血管疾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