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實踐路徑

2019-08-24 05:58吳燕
文教資料 2019年16期
關鍵詞:國防教育品牌建設實踐路徑

吳燕

摘 ? ?要: 本文基于品牌理論觀點,探討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精神內核與品牌文化,審視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服務與傳播、管理與創新等有效實施路徑。

關鍵詞: 國防教育 ? ?品牌建設 ? ?實踐路徑

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基礎是凝練品牌文化與精神內核,重點在于品牌建設中各個環節的全方位、系統化推進,包括:實現品牌內化、提升品牌服務、強化品牌傳播等,保障品牌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品牌的管理與創新。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需要我們基于品牌發展理論和國防教育科學發展規律在實踐中不斷論證和探討,整合品牌資源,打造品牌項目、傳遞品牌價值,真正實現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一、凝練品牌文化,把握精神內核

國防教育的主線是愛國主義教育,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精神內核與品牌文化應緊緊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傳播先進的國防文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盵1]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精神內核與品牌文化理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契合國家發展戰略,適應國防建設的新需求。

1.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時代,文化交流與融合已成趨勢,同時文化和文明的沖突問題比較突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正面臨著內在和外在環境的變化。當前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仍然繼續呈現積極向上的良好態勢,但現實生活中存在利益分化貧富差距問題等[2]。這就需要正確價值觀引導、加強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标U述了文化自信的獨特性質和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國防教育與國防建設早已不再單純局限于軍事領域,而是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密切相關。因此,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精神內核與品牌文化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素質教育。

2.強化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激發愛國之心、報國之行。

馬克思主義戰爭根源學說認為,戰爭是階級社會的一種歷史現象,其根源隱藏在階級社會的經濟制度之中,隱藏在社會結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之中。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的經濟狀況,經濟因素是爆發沖突和戰爭的主要根源[3]。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戰爭的根源并沒有消除,國家、民族、階級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超級大國對國際政治秩序和經濟利益的追逐從未止步。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倡導和平與和諧的理念,促進國際安全對話與合作,努力營造互信協作的國際安全環境,為世界和平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但是我們面臨的內部與外部安全問題越來越復雜、嚴峻。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家安全范疇不再局限于軍事領域,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共同組成國家總體安全。新軍事革命是一場國防文化革命,塑造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應以強化公民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為精神內核,普及正確的戰爭觀、國防文化知識,熱愛人民軍隊,建設人民武裝,激發公民的愛國之心和從軍報國的榮譽感,自覺參與國防建設、積極投身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牢固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國家安全意識。

3.講好英雄故事,弘揚革命精神,激勵強國之志。

革命精神是老一代革命者、共產黨人為國為民謀劃進取的探索精神、奮發向上的開拓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是革命時期人民軍隊能夠克敵制勝的理想信念支撐,也是人民群眾能夠戰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當前,中國仍處于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變革之中,仍然需要繼承和堅守這種革命精神。身處時代前沿,繼承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結合當前中國國防建設實際,凝聚社會共識、團結奮進力量,激勵人們銳意進取的強國之志,這是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應有之義。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總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這些輝煌成就離不開當代的大國工匠、時代楷模:“中國天眼”的奠基人科學家南仁東、全軍英模林俊德和張超,還有為保護試驗平臺挺身而出、壯烈犧牲的那些英雄們等,這些英雄事跡、這些最可愛的人、我們身邊的英雄們,時刻激勵著我們的強國夢強軍夢,值得我們永遠懷念和學習。

二、強化品牌意識,注重品牌內化

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內化對象主要是品牌的建設者、管理者、參與者,即:管理部門、教職員工和學生。這三類內化對象對品牌的消費者及利益相關者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學生,既是品牌服務的對象,又是品牌建設的參與者,要成功地打造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與配合,但是學生的流動性較強,品牌服務的具體內容需要隨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做調整。相關管理部門和人員主要負責品牌的運作、管理和維護,一般不直接提供品牌服務,但他們對品牌的認知與認同度較高,管理部門直接接觸合作伙伴、服務單位等相關利益團體,影響范圍較廣。相比之下,教職員工是擔任直接提供品牌服務與宣傳推廣的重要角色,直接關系品牌的忠誠度,應是實現品牌內化的重點對象。通過品牌的內部溝通,讓全體教職員工形成對品牌文化、精神和價值觀的共識,感受到自身在品牌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品牌建設的意義和目的,將品牌整體戰略思路融入工作實踐,在工作中強化品牌意識,讓教職員工真正成為品牌的建設者和代言人。

增強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品牌意識,需要根據品牌建設的內在規律,建立相應的品牌建設機制,可以在原有學校國防教育基礎上積極探索一些可行性較高的新載體、新形式,例如:北京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的畢業教育品牌、武漢大學“無人監考”的誠信教育品牌、東北大學的“在實踐中感受成長”育人模式、中南大學的以導師制為主的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計劃、湖南師范大學的“三突出”“四結合”隊伍建設模式、北京理工大學德育答辯教育品牌、中國礦大打造的“鏡湖映像”青年視點品牌欄目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活動主題涉及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學生社團活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等方面[4]。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培養師生的品牌意識,讓品牌建設更加深入人心、更符合教育教學實際,從而更好地獲得品牌認同感和忠誠度,形成品牌傳播的基礎和影響力。

三、完善課程體系,打造優勢項目,提升品牌服務

品牌課程、優勢項目都是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重點內容,打造品牌課程和優勢項目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整合優勢資源、完善課程體系、挖掘優勢項目、創建特色教學基地等,綜合提升內涵建設與品牌服務。

作為一個文化教育類服務品牌,課程與項目是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核心所在,完善的課程體系能夠呈現品牌的鮮明特色與價值觀。當前學校國防教育與國防文化的傳播主要通過針對在校學生進行短期的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完成,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工程,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多時間。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服務對象不僅局限于在校學生,還包括其他公民及社會團體,是一項普及性的文化教育品牌。在課程體系建設上,應加強國防教育學科的頂層設計,開發建設國防教育系列化課程,結合優勢教育資源,突出品牌課程的建設。同時要理清國防教育與思政教育、馬列原理教育的關系,充分發揮國防教育維護國家安全及綜合育人的獨特功能[5]。在課程開發與設置上還要區別不同教學對象,突出教育教學與宣傳推廣的重點,在擴大國防教育覆蓋面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品牌價值與服務水平。

要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之外積極組織特色活動項目,組建教育教學活動基地,推進品牌項目化運作。例如:在校內,打造國防教育基地、國旗護衛隊、國防教育社團、國防志愿者協會、退伍老兵俱樂部等,延伸國防教育的工作觸角;在校外,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和軍隊教育資源,拓展特色活動項目,建立學校國防教育基地,成立全民國防教育的大課堂。在項目運作上,可以搭建“省—市—區—?!倍鄬蛹壜搫拥暮献鳈C制,加強學校與省市級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之間的合作,爭取更多項目支持。此外,各個學??梢越Y合自身區位優勢、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防教育文化品牌;通過組織各種競賽(如:國防文化知識競賽、國防體育競賽、兵棋推演、無人機智能戰術對抗等)、特色評選、會議交流、志愿服務、國防文化宣傳活動等形式,深化軍民融合,加強校際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探索更多項目合作共建的方式,共享國防教育優勢資源和成果,樹立各層級的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示范學校,組建國防教育文化宣講團,讓品牌服務與傳播進學校、進軍營、進單位、進基層、進社區,擴大品牌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推進品牌建設專業化、系統化、大眾化。

四、樹立品牌形象,重視品牌傳播

品牌傳播是擴大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影響力的重要一環,品牌形象的樹立本質上是通過信息傳播實現的,信息傳播的關鍵要素有兩點:內容和渠道。一,在品牌傳播內容上,要輸出品牌的價值觀與精神內核,將國防教育相關理論和思想、品牌的活動項目信息,以及與軍事有關的社會熱點、熱門事件、熱門電影、話題人物等關注和觀點廣泛傳播到校園內外,為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同時,品牌傳播內容還應與重大節日、紀念活動相結合,如:“五四”青年節、國慶閱兵式、全民國防教育日等,通過長期性、系列化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大家關注品牌信息,自覺提升國防觀念及民族復興的使命感、責任感。二,在品牌傳播渠道上,可以采用傳統渠道,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和自媒體渠道,采取新聞傳播、口碑傳播、主題傳播、話題傳播等品牌傳播方式,樹立品牌形象,增強品牌傳播效果?,F代品牌傳播正經歷網絡自媒體時代,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傳播應緊跟互聯網發展趨勢,與時俱進。通過網絡和自媒體發聲,傳播自身的品牌信息,強化品牌的吸引力,發布品牌活動項目,增加品牌建設者、管理者與品牌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讓用戶與品牌平等對話,打造品牌的互聯網“粉絲”社群,讓先進的國防觀念、國防文化覆蓋校園,服務全社會,讓國防教育觸手可及。牢牢把握網絡宣傳教育的主動權,甚至可以引導用戶參與品牌的宣傳與推廣,成為品牌傳播的先鋒者。

五、加強品牌管理與創新

品牌建設是需要總體設計的復雜系統性工程,品牌管理與創新是品牌成長的關鍵所在。忽視品牌的內部管理,品牌建設質量與效率無法得到保障,忽視品牌的外部管理,品牌的傳播與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因此,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需要健全各項管理與保障機制,包括:規范品牌管理制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品牌投入力度、改善品牌資源配給等方面,這些都是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與保障。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需要學校領導部門給予高度重視,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教育機構、部隊機關、社會團體及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品牌的組織者和建設者需要深刻理解品牌管理與保障的重要性,在品牌運行實踐中交流借鑒、總結經驗、創新發展,探索品牌發展規律、逐步完善品牌管理與保障能力,才能真正建立適應時代發展、服務國家安全戰略、符合國防教育教學規律的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

品牌建設之路沒有奇跡,只有不斷耕耘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唯有變革,品牌化活動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持續發展才有了保障[6]。品牌創新理念可以貫穿品牌建設的各個方面,比如:思想觀念的調整、知識文化的更新、人才隊伍的創新、教育資源的擴充、教育手段的改革、宣傳方式的創新等,都可以為品牌建設注入新活力、新動力,增強品牌的生命力。我國國防教育涉及黨政軍群、各行各業,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的建設工作需要各單位、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形成共同推進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強大合力。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2]李海紅.校園文化建設理論探索與實踐案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3

[3]夏征難.馬克思主義戰爭根源學說辨析[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9(4):81.

[4]倪光輝,黃金.千帆競進扎實育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舉措深受學生歡迎[N].人民日報,2010-07-06(2).

[5]楊新.建立“國防教育學”學科對策建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8-24(4).

[6]王秀娟.關于高校團活動品牌建設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8):42.

本文系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學生軍事訓練專項課題“學校國防教育文化品牌建設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國防教育品牌建設實踐路徑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唯品會的品牌塑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