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不能一味地迎合“顏值”

2019-08-27 04:06杜浩
課外語文·中 2019年7期
關鍵詞:麥家賈平凹影視劇

杜浩

不斷刷新的國產影片的票房紀錄,使中國電影市場正上演著一場“集體狂歡”,但在這電影盛世背后,也顯露出影視文化中的浮躁風氣。

正像有的文藝評論家所說:“中國電影一方面高歌猛進形勢大好,一方面又危機深藏?!蔽覀冋幵谝粋€大時代,需要有生活深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才能表現生活本質和社會發展趨勢,而文藝過分迎合“顏值”,追求浮躁庸俗的趣味,與時代的文藝要求是不相符的。

《小時代》等快餐和速食文化電影盛行,中國式粉絲電影大行其道,不少創作者回避深邃,追求淺白,誤認為現在是“顏值時代”和“感官時代”。不管是熒屏上還是銀幕上,那些娛樂化、庸俗化的影視劇還是很有市場,而我們的一些影視劇的創作者,由此產生了認識和創作上的誤區,認為娛樂化是影視劇藝術的本質,結果讓創作徹底滑向了娛樂化、商業化,甚至庸俗化之途。

4月19日《重慶晚報》報道:近日,當當第十屆書香節高端論壇,請來了賈平凹、麥家、徐則臣、鄭淵潔、劉慈欣等“五○后”“六○后”“七○后”知名的作家,同時也有張皓宸、盧思浩、苑子文、苑子豪等一批“九○后”新銳作家。在活動前走紅毯環節,一些傳統作家顯得還有些不太習慣,如賈平凹、麥家等作家,并沒有西裝革履,一身休閑裝就走上了紅毯。與傳統作家相比,“鮮肉”作家們則顯得明星范兒十足,他們每一位都精心挑選了時尚的名牌套裝,做了上鏡的發型,一位在網絡上人氣很高的帥哥作家上臺發言前,甚至還補了個妝。這幾位“九○后”作家的亮相,引發了粉絲們的尖叫和瘋狂,一度被閃光燈淹沒。

與賈平凹、麥家等著作等身、成名已久的作家相比,這些“九○后”的作家大都只有一到兩本作品出版。有記者詢問作家麥家如何看待這些人氣高、長得帥的新生代作家,麥家斬釘截鐵地回答:“作家肯定不是靠臉蛋的,帥不帥也不是衡量作家好壞的標準?!?/p>

的確,這些“九○后”作家的文學作品具有時尚化、消費化和商業化的特征,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文學理念和趣味,而他們處理文學與市場、文學與讀者等關系的態度和方式,又對傳統文學的格局、觀念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并在文化界引起爭議,乃至一度成為文化熱點。

“寫作變成了看臉的事業”“顏值決定銷量”這些粉絲經濟現象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其體現的不只是文學問題,也有市場、閱讀群體和閱讀趣味等發生了變化的因素。但是,我們不談這些年輕作家作品在文化、思想上的貢獻,而是去談他們的“顏值”,甚至“顏值決定銷量”“顏值決定讀者的取舍”,卻是本末倒置,是文學藝術的浮躁化、消費化。

當今的文化樣式不可謂不多,文化的時尚風、流行風一陣接一陣,文化的熱點、焦點事件也是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文化的品質與力量大大地喪失了。如今,影視中這種“顏值”趣味成流行標準,閱讀文化出版界“寫作變成看臉的事業”“顏值決定銷量”等,可能只是一種文化的炒作、文化的泡沫。

(選自《風流一代》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歡
麥家賈平凹影視劇
落葉
捉魚摸鱉的人
麥家:人成熟的標志就是學會與父母和解
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
麥家認錯
西安這座城
月跡
DECODING A SPY SAVANT
被影視劇帶火的“勝地”
DECODING A SPY SAVA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