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高校教師體育鍛煉現狀調查研究

2019-09-04 06:00梁超陳楠夏小慧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9年16期
關鍵詞:身體狀況健康狀況年齡段

□ 梁超 陳楠 夏小慧

(1.蘭州理工大學體育部 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國內綜合實力快速發展,社會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及科研的需求在不斷提高,而這些壓力最終都將轉變到教師肩上。教師能否適應壓力,為社會長期奉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近年來,媒體屢屢爆出高校老師因工作等諸方面原因而英年早逝。這讓社會為教師健康狀況而擔憂。高校教師作為社會特殊群體,既要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重責,還擔負著為社會良好發展進行科學研究。此外,他們還需要面對來自家庭、社會等諸多問題。高校教師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少,教師用于自我健身的時間越發減少,以致于其身體情況令人擔憂。重視高校教師的身體狀況勢在必行,積極地改善教師體育鍛煉狀況,促其身體健康狀況改善。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通過調查研究甘肅省高校教師的健康狀況和鍛煉情況,提出合理建議的意義十分重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通過網上發放問卷形式,收集了甘肅省744名高校教師相關問卷信息。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方便抽樣法,通過網上問卷形式收集數據。此外還運用文獻資料法與數理統計法。

2、研究結果

2.1、健康狀況分布

表1 年齡、性別 *身體狀況交叉表

表2 年齡、性別與健康狀況卡方檢驗

通過表1發現,本次調查甘肅省高校教師過程中,其身體狀況(本次調查問卷中所涉及身體狀況的判別,主要根據受測者自我主觀感受判斷)以亞健康居多、健康其次;整體健康狀況較差。各年齡段在健康狀況中分布狀況相似,其中21-30年齡段在亞健康率上低于51-60年齡段。女性教師自感身體狀況比男性教師較好。由表2可知,健康狀況與年齡的P>0.05,無統計學意義;健康狀況與性別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年齡與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

2.2、運動強度分布

表3 年齡*運動強度交叉表

表3研究發現,甘肅省高校教師運動強度的分布:高校教師鍛煉強度總體情況偏差,47.3%的教師屬于輕松鍛煉,僅有15%的教師屬于相當激烈的鍛煉。從各年齡段分析,21-30年齡段鍛煉情況稍好于其他,51-60年齡段教師情況較差,其余年齡段相似。從性別角度分析,男教師的運動強度明顯好于女教師。

2.3、鍛煉時間分布

從表4數據發現,高校教師鍛煉時間總體集中在11-30和31-59分鐘兩個區間段;男教師在60分鐘以上的比例最大,且明顯高于女教師,女教師主要集中在11-30和31-59分鐘區間;21-30年齡的老師在進行60分鐘以上的鍛煉要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且隨著年齡的遞增,教師進行60分鐘以上鍛煉的比例依次減少。

表4 年齡*鍛煉時間交叉表

2.4、鍛煉頻率分布

表5 年齡*鍛煉頻率交叉表

通過表5可知,教師鍛煉頻率主要分布在一周1-2次,其次是一周3-5次;男女較在鍛煉頻率分布上相似;各年齡段在鍛煉頻率上相似,但31-40年齡段的教師一周1-2次的頻率上要明顯高于其他老師,一周3-5次和每天1次上要少于其他教師。

3、討論

上述研究證實,性別對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年齡對健康狀況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性別對健康狀況的影響,可能與男女在社會中的定位、功能不同相關。其次,與男女教師的不同生活習慣密不可分。甘肅高校教師的年齡對自我感知健康狀況無顯著性影響,各年齡段老師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認識是相似的。

從以上研究結果來看,甘肅省高校教師各年齡段在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地分布較為相似。但是,21-30年齡段的教師在以上三方面都明顯好于51-60年齡段的教師,且在健康狀況上亦是如此。這得益于21-30年齡段教師更加年輕,精力更加充沛,故而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分配到運動強度、時間、頻率上。女教師在運動強度、時間、頻率的分布較男教師的差。這是因為男女在生理上存在著差異,男教師有其天生的優勢;女教師除了要應付與男教師相同的教學、學術壓力外,在家庭方面的投入要明顯高于男教師。故而,其投入到運動鍛煉上的時間較男教師少。再者,因為男教師自我感覺身體狀況比女教師差,所以對體育鍛煉重視程度較女教師高。

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維持自身健康最為有效的途徑,是一種低投入、高收益的方法。長期規律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疾病地入侵,如心臟病、高血壓。其作用是任何醫療手段無法比擬的。除了有效維護身體健康外,體育鍛煉亦是教師群體合理宣泄自身、調節自我情緒最為合理方式之一。

4、建議

4.1、將高校教師健康狀況納入考評范圍

如今高校教師為年底考核合格,將大量精力投入教學、科研中,忽視了自身健康問題。將教師健康納入考評中,既可以增加教師考評計分,緩解考核的壓力,同時可以提高教師鍛煉意識,減少久坐行為,加強運動鍛煉行為。

4.2、整合校內資源,開展健康管理服務

高校應在校內整合體育部、校醫院等相關部門,為教師提供合理的運動處方,指導教師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同時可以開展培訓班,為教師提供多種體育項目的培訓,提升教師運動興趣。高校定期開放校內場館設施,為教師進行鍛煉活動提供場所。

4.3、定期組織體育活動,加強情感交流

高校應定期開展體育活動,除了各類比賽外,還可以增加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男女教師之間的體育活動。既可以向他人展示自身運動成功、增加成就感,還可以促男女進教師間、親子間、師生間的情感與經驗交流。此外,通過一系列活動,增進教師間的鍛煉友誼,通過這種友誼促進教師進一步強化自身鍛煉行為。

猜你喜歡
身體狀況健康狀況年齡段
體適能訓練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實驗研究
不同年齡段妊娠早期婦女維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兒童不同年齡段呼吸疾病與中醫體質關系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黑膠愛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論醫學護理過程中的人文心理關懷研究
人文關懷教學方法在《醫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課程中的應用
感覺不舒服
“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問題雜談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