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2019-09-06 03:46宋博文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9年8期
關鍵詞:工業區環境影響指標體系

宋博文

(上海環科環境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1 工業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屬于戰略環境評價的一種,是從規劃層次入手,協調環境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的關系,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給出規劃決策。我國環評法中明確規定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需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發[2011]14號文明確國家、市的各級開發區及產業園區均需開展規劃環評。滬環保評[2012]306號文中指出工業區規劃環評應以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工業區規劃環評與戰略環評、城市規劃相比,評價范圍小于后兩者,層位也較低,更著重于用來指導園區實際環境管理工作。

2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工業區規劃環評中環境影響指標體系的設立對回顧園區現有開發程度與環境保護的匹配度,設立未來可持續發展目標均要求具有指導意義。

2.1 構建原則及方法

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主要有:

(1)科學性。指標體系需體現戰略性、前瞻性,應能準確、全面、系統、有效反映規劃的內涵特征。指標體系有較深的理論研究背景,具有規范化、標準化、權威性的特征。

(2)整體性。應統籌考慮開發過程中各類開發行為、資源能源與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3)全面性和層次性。指標體系應充分體現工業區開發全生命周期中的環境要素、環境影響、環境管理等多方面,類別可進一步分級,直至細化為每一個可量化的指標,保證指標體系的完善、可量化;層次性體現在園區規劃實施往往具有階段性,可分設不同階段指標,階段之間對比呈現趨勢。

(4)針對性。工業區等級、主導產業、開發程度等方面不同使得指標體系的建立各有側重點,應針對規劃環評對象的發展特征提出相應指標。

(5)可操作性。指標體系設立后,工業區開發建設者是最直接的使用者。為考核園區開發進展和環境保護可持續性,各指標應直觀、明確、定量化,便于開發建設者從環境管理工作直接獲取。

通過識別園區開發過程開發行為、資源、環境要素之間的關系,判斷現狀影響的性質、范圍和程度,結合園區開發現狀與規劃目標,建立工業區規劃環評指標體系[10]。評價指標確定的方法主要有:核查表、矩陣分析、網絡分析、系統流圖、疊圖分析、層次分析、專家咨詢、類比分析、壓力-狀態-響應分析等。比較常見的指標體系建立方法是:SWTO分析法、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DPSIR)、生命周期評價(LCA)、專家咨詢、基本指標體系法等。

2.2 指標體系構建流程及指標值的獲取

工業區規劃環評根據開發時序可分為跟蹤評價和規劃評價兩類,跟蹤評價主要針對已開發實施部分,對比上一輪規劃環評,說明規劃實施的環境影響是否符合原環評的預測預期、原環評提出的環境減緩措施是否可行;規劃環評主要針對未開發、待開發的新興園區,評價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開發園區,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并對此提出減緩措施和要求。

通過資料收集、現有企業踏勘、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等前期工作開展跟蹤評價,可掌握工業區現有開發強度下資源、能源利用與環境要素的關系。再結合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設定的環境目標,識別出與工業區整體歷程發展密切相關的環境影響因子。對環境影響因子進行歸類,進行專家咨詢就可得到工業區的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

跟蹤評價中通過對工業區內現有企業的排污情況、資源和能源消耗情況的統計分析,可獲得園區指標現狀值。指標體系現狀值可判斷園區現狀開發的環境可持續性。結合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地區產業發展控制要求、地區環保規劃或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等環保要求、行業控制標準等,在考慮可操作性、可達性的情況下,可制定出指導工業區環境管理工作的下一階段指標體系目標值。

圖1 工業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構建流程

3 上海某工業區評價指標體系

上海市共有各類開發區兩百余個,大部分工業區在2002年環評法頒布后編制了第一輪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某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進行評價。環境影響因子識別結果見表1,從規劃規模、規劃布局和規劃結構3個環境影響要素分析,細化為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生態敏感區、環境保護目標、環境風險、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態環境等10個環境影響因子,具體分析以上環境因子對工業區產生的影響情況,包含正面影響、負面影響,影響程度,長期影響、短期影響等。

生態保護大類主要從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兩個方面評價,環境質量指標值以相應環境功能區劃要求作為目標值,現狀監測情況作為現狀值,土壤和地下水沒有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參考上一輪規劃環評的審批意見執行;綠地率和水面率作為生態環境方面的考核指標,數據來源一般是工業區依據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資源利用方面參考了地區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辦法,從資源和土地兩方面個定了單位工業產值綜合能耗、單位工業產值綜合水耗和單位工業用地產出3個指標,數據可由工業區經濟統計部門提供。污染治理大類主要分為環保設施和污染控制兩方面,前者包含污水納管、清潔能源替代、危廢處置3個方面,后者為工業廢水、廢氣中污染物排放量,前者數據來源由工業區環境管理部門統計,后者數據由跟蹤評價中企業調查后收集,目標值設定以改善環境質量、符合最新環境管理要求、節能減排為基本要求。環境管理方面的指標常常較難量化,因此參照生態工業園區的指標以及管理部門的實際要求,從環境監測、清潔生產審核、監管平臺設立3個指標進行考核。最終,以上指標體系建立完成后經環評專家、園區環境管理部門、園區所在區域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一并確認通過,同時也可在下一輪規劃環評實施時進行考核。

表1 環境影響因子識別

表2 評價指標體系

結語

工業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對園區環境管理工作者的指導意義很大,構建一套反映最新環境管理要求、體現可持續發展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標體系對園區企業、規劃環評編制單位、工業園區管理部門和環境主管部門多方來說都具有實際工作意義。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指標體系充分體現了地區環境管理要求,到2020年,環境質量、生態環境、和污染控制部分指標均要求有所提高,但同時也考慮到工業區產業開發的實際需求,污染控制部分指標給予了一定發展空間。工業區規劃環評指標體系的構建可以在今后大量規劃環評工作中積累經驗,完善構建方法,使得指標體系的建立有據可依、細化全面、數據來源更明確。

猜你喜歡
工業區環境影響指標體系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環境影響評價》征稿訂閱及廣告征集啟事
《環境影響評價》征稿訂閱及廣告征集啟事
“三線一單”與環境影響評價銜接研析
網絡空間攻防對聯合作戰體系支援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文萊魯谷工業區歡迎高科技工業入駐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高超聲速熱化學非平衡對氣動熱環境影響
濱海新區輕紡工業區規劃建設的管理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