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認知的發展對創意概念的應用性影響探究

2019-09-10 23:22于浩然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設計師概念材料

于浩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材料問世以供設計師進行選擇,有的是被科學家發明出來的新材料,比如塑料、納米材料。有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舊材料的弱點被克服,設計師又讓這些舊材料散發了新的生機,比如玻璃,紙材料??傊?,如何讓自己的設計概念適用于最優的材料選擇成為設計師們的一門必修課。但是近些年來,設計師對新材料的過分追逐導致其設計概念的本末倒置,讓自己的設計偏離了本質。后來不斷有反新材料概念的提出,在1960年代初期,日本物派概念發展,主張對作品的材質本身和事物本身表現出一種強調和探究的姿態。材料一直是作為影響設計的重要因素,如何能盡其用成為了值得探究的事情。本文闡述了材料與創意概念的關系,分析了材料認知的發展過程,以此探究材料的發展對創意概念的本質影響,尋找材料與創意概念之間的最優解。

一、材料與創意概念

簡單來說材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功能和材質分類。而創意概念是靈感創意在腦中生成,產生具體而明確的創意方向,是一種先驗與體認的結合。創意概念來源于社會性、生活性、地緣性、當代性以及專業語言的語境。同時,創意概念的生成又受制于經濟、文化、材料等客觀因素等影響。

二、材料選擇的受制因素

(一)、科技發展對材料選擇的影響

創意概念并非只用存在于腦中,而創意概念生成的產品所選擇的材料要受制于材料。1946年,美國軍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重達28t(噸),造價約為487000美元。但是當威廉·肖克利發明半導體之后,使電腦的體積不斷變小。2008年2月19日蘋果發布了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macbook air 重量僅有1.36kg,售價僅為5988RMB,是第一臺電腦的兩萬分之一倍。2017年macbook air獲IF設計金獎,正是科技的發展才讓蘋果可以實現更多的設計,正是這些材料的可能性才造就了今天的蘋果。

(二)、環境因素對材料選擇的影響

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材料的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創意概念下所謂最優材料,并非僅僅是設計效果最優,還要產品所代表的意義,落地環境等諸多因素。鳥巢是中國現代標志性建筑之一,但是其大量采用鋼結構包圍建筑整體雖然實現了最優的視覺效果。但是從犧牲了經濟、舒適度來說的,這個建筑是失敗的。鳥巢作為中國的新世紀建筑承載了大量的社會因素,所以如何最優的進行視覺表現才是這個產品的材料選擇的主導因素。

原研哉作為享譽國際的設計師,在他對梅田醫院的視覺導師設計中采用了白布,白布材料作為公共場所的視覺導視在更換、清潔、保持的過程中無疑于是一種成本的浪費。但是醫院作為一個整潔性的公共場合,通過白布材料可以使人產生對醫院的信賴性和柔和感,從而促進醫院的品牌影響,對于梅田醫院來說,白布的視覺導視就是最優的材料選擇。

三、材料的認知發展初期——助推創意概念的發展

材料認知的發展一直是影響創意概念的重要客觀因素。在人類對材料認知的初期,材料的認知對創意概念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在古羅馬時代,混凝土的發明創造了萬神殿、羅馬斗獸場;包豪斯時期的教員馬謝·布魯爾,采用空心鋼管取代了木頭作為家具材料,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款空心鋼管椅子,從此奠定了現代家具設計的基礎。一百年前,貝克蘭發明了塑料,塑料作為20世紀最有爭議的發明之一,雖然對環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消極影響,但因為其高度的可塑性以及符合工業時代的快速生產,為設計師們的各種設計提供多種可行性的創意靈感,甚至設計師們可以利用丟棄的塑料產品完成自身的創意概念。在創作過程中,材料的發展讓設計師的創意概念成為了可能,找到了最優的表現形式。

四、材料的認知發展后期——反新材料概念提出

(一)、回歸材料本身概念

在材料發展的過程中,新材料的應用通常對創意概念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但是,隨著社會意識的發展,材料的過度浪費和商品經濟的多樣性恐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追逐新材料的概念也引起了設計師們的反思,反新材料的概念被廣泛提出,設計師們再設計作品的時候往往希望可以回歸到材料本身,追溯設計本源。

(二)、物派與回歸材料本身

1、物派的起源與發展

物派活動起源要追溯到1968年神戶的須磨離公園舉辦的第一屆現代雕塑展時,關根伸夫所推出的“位相—大地”作為源點,早期物派建筑物強調作品的純粹性和說服力,在創作上盡可能排除減弱人的因素。既沒有否認“物”的客觀屬性, 也把“人”的主導地位推到前沿。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進入了后物派時期,這時期的創作注重人的自我感知與生命狀態,時光觀念的關系,重視行為與材料的呼應,作品形態及空間明顯具有社會化的特征,

2、物派的延展---日本極簡主義

日本的極簡主義起源已久,十五世紀日本畫家雪舟的水墨畫簡練大方,就體現了極簡主義的精神。到了現代工業社會,日本出現了極簡主義精髓的產品,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發端于 20 世紀 80 年代的日本市場,無印良品的產品包裝沒有繁雜的設計,沒有鮮艷的顏色。產品本身也是追求材料的本源,比如用特殊砂紙對面料進行打磨, 令表面起毛, 再修剪起毛部分, 使其長度均勻, 令面料柔軟親膚。這種極簡主義精神深受物派的影響。同時這種極簡主義的精神也影響了中國的現代產品行業。

五、總結

人們對材料的認知是存在一個過程的,在新材料不斷發展的今天,設計師們也在不斷探究創意概念與新材料之間的最優解。在材料高度發展的初期,新材料的發展推動創意概念的生成,設計師們在腦中形成創意概念的同時,新材料的發明刺激了他們的創意概念,從而形成了新材料作用下的新理念設計作品。但是,隨著商品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意識的覺醒,同一件商品可能會有多個材質的設計表達,形成了沒有必要的材料資源和設計資源的浪費,此時的創意概念意識不斷增長,這種發展的意識反作用于對材料的應用上,于是物派、極簡主義這些概念開始影響設計師對材料的應用。設計師不斷對材料與創意概念的關系進行把握,希望從中找到一種平衡。這種平衡可以理解為設計概念與設計產品之間的博弈,優秀的設計師在這種博弈中尋找自身的平衡。

參考文獻:

沓名美和.從放置到活動:論菅木志雄對物派藝術的發展,2019.

聶茜.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可持續設計中的簡素美學研究——以日本無印良品設計為例簡.2019

猜你喜歡
設計師概念材料
我是小小設計師
創意設計師
可愛的小瓢蟲
古代的時間概念
材料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搖搖鵝
贈送折紙材料
天才設計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