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標準在食品安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探究

2019-09-10 23:22童桂琴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童桂琴

摘要:由于食品加工工藝的不斷創新,要求管理部門及時推出相應的食品安全標準,用于指導生產企業評價食品質量。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當中存在標準不一致、相關規范涉及大量專業術語以及適用范圍界定不清晰等問題,使得時效性極強的食品安全標準在實踐運用中時常被誤讀和誤用,本文基于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的分析,探討了如何改變現狀并提升新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有效利用率。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標準;專業解讀;準確運用

引言: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中不僅有界定食品安全性的量化指標,還涵蓋了食品加工技術規范以及檢驗方法等,因此基于對其相關條款和內容的正確理解,進行檢驗檢測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指標并作出科學評價,可以有效確保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管理標準運用現狀

為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并構建更加實用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針對目前食品加工、流通市場特點和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近幾年對原有體系進行了精簡、整合和完善,力圖讓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更加科學實用,使得所有標準協調統一、規范且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密集推出的新標準在實踐運用過程中遇到了如下方面的問題:

(一)標準一致性

在食品安全標準制定過程中,需要對所有產品以及原料名稱、范圍以及性質等進行規范化的定義。但是由于現代食品生產行業技術革新周期短、加工工藝與食品配方變化頻繁,因此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琳瑯滿目,加之針對同一種食品往往有部門與行業兩套安全標準,因此在具體條款的定義描述方面會出現不一致之處,給相關食品的檢驗檢測以及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質量管理工作都帶來了困擾。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于標準制定部門之間沒有進行必要的溝通,加之制定標準時基于不同的視角而各自有所側重導致的。

(二)適用范圍界定

隨著食品品類、加工工藝以及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安全標準的數量也相應的增長。而由于這些標準當中針對同一個食品安全評價指標的檢驗檢測方法與技術規范、評價標準時常存在差異,例如對于同一種致病菌類,不同類別食品的安全標準當中規定了不同的檢測檢驗方法和流程,而采用不同標準進行同一種食品的檢驗檢測,得出的結果會不一致。理論上類似問題參考標準當中對適用范圍的描述,就可以避免對食品安全性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目前部分標準當中沒有足夠清晰的適用范圍界定,使得標準使用者陷入兩難境地。

(三)誤讀誤用

隨著食品生產技術越來越專業化,加之不斷有新的技術和工藝被運用到這一領域,因此食品安全標準當中對應的相關描述越來越晦澀難懂,尤其是關于檢測檢驗技術方法和工作流程的部分,涉及到大量十分專業的生物學、生物化學等領域的專業術語、符號,所以近年來新的食品安全標準在實踐運用中頻繁出現誤讀誤用現象[1]。此外為在食品生產行業不斷進行工藝革新、新產品研發的背景下確保食品安全標準的實用性,時常需要對既有標準體系進行調整和完善,而由于行政執法部門或從事檢驗檢測的專業機構沒有及時掌握最新動態,使得其實踐運用的標準已經過時或尚未正式實施,而這與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推廣渠道不暢有關。

二、提升食品安全標準有效利用率的策略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是針對食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以及檢驗檢測需要制定的,只有確保相關標準得到正確解讀和有效利用,才能實現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初衷,確保流通的食品都足夠安全。因此應一方面持續完善現有標準體系并針對市場變化推出相應的新標準,另一方面要重視解決實踐運用當中遇到的問題,提升食品安全標準的有效利用率。

(一)就新標準開展培訓與宣傳

由于近幾年國家著力整合和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因此新標準推出和實施十分頻繁。而面對實踐運用過程中存在的誤用誤讀問題,應反思原有的新標準頒布與落實方法,改變過去只在官方媒體簡單發布簡要信息的做法。首先應在官方宣布原有標準廢止以及新標準實施日期等信息之余,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檢驗檢測機構以及相關生產企業的人員進行宣傳和展開培訓。一方面確保其管理人員準確了解相關信息,避免在實踐運用過程中錯誤使用。另一方面通過必要的培訓指導相關人員正確理解新標準,防止其在實踐過程中誤讀和誤用。

(二)運用實踐經驗優化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針對在食品安全標準實踐運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論是生產企業、行政監管還是檢驗檢測機構,都應通過各種渠道,將諸如標準之間不一致、適用范圍界定不夠清晰等情況反饋給標準制定部門[2]。從而由職能部門盡快對相關條款和內容進行完善和優化,保障基層的標準使用者有明確和可靠的食品安全評價依據。此外負責標準制定的部門和行業之間也應建立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在標準編制過程中及時溝通并就存在交叉的內容達成共識。

(三)對新標準的運用給予權威指導

由于食品安全標準中涉及越來越多的前沿科學知識、技術以及術語,因此每一項新標準的頒布實施,都應由專業人士對實踐運用進行指導。首先在系統化的培訓之余,應探索通過互聯網平臺隨時進行答疑解惑,讓新標準運用人員在遇到困難時可以進行咨詢并得到專業指導。其次就新標準當中的難懂內容進行深度解析,通過在網絡平臺設置專題板塊,以文字或視頻音頻形式進行宣傳培訓,確保新標準得到正確運用。

三、結束語

目前隨著食品生產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的使用價值已經不再局限于檢測檢驗技術規范、行政執法范疇,相關檢驗檢測結果與評價報告越來越頻繁做為重要證據出現在刑事執法領域。因此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并且促進其在實踐中被準確解讀和精準運用,能夠從完善法治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戰略高度起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程. 食品安全標準在食品安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 食品界, 2019(4):31-31.

[2]張周建, 盧丹, 陳雨牽,等. 食品安全標準在食品安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7, 8(4):438-44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