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養老保險對延慶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019-09-10 12:55王芳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

王芳

摘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市化速度不斷加快,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這一新興產業推動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養老保險有較多與社會發展不匹配的地方,需要對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完善,筆者以延慶為例,分析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積極尋找對策,解決當前延慶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對策研究分析

延慶區位于北京市在西北方向,與河北省相鄰,海拔超過500米,氣溫較低。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延慶區常住人口31.7萬,是國家級衛生城市之一,延慶區外來人口較多,增長速度較快[1]。延慶區共有村戶口16.3萬人,分布著56個民族中的36個民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延慶區的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不斷提高。受制于多種因素影響,延慶區農村養老保險在資金籌集、運營管理上出現與飛速發展的現代化農村相脫節的現象[2]。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推動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發揮更好的保障作用。

一、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保險的特征體現叫較弱

延慶區的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本著量力自愿的原則,實際上可以稱為一種強制性儲蓄,農村養老保險是在政府的組織下[3],廣大農民廣泛參與的一種保險,但是農村養老保險在設計之初就和社會保險的特征不一致,在性質上不能成為社會保險,其商業保險特征更為鮮明。

(二)缺乏有效的基金監管

當前延慶區的農村養老保險的相關基金監管上,存在基金增值較為困難,管理使用水平降低,在實際的保障過程中出現一部分真空地帶[4]。在實際使用上的主要表現是保富不保窮,保小不保大。其中最為突出的特征是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延慶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導致這一部分勞動力,既缺乏有效的社會養老保險,又缺乏農村養老保險,出現保障過程中的真空地帶,這嚴重阻礙了,農村養老保險發揮保障的作用。

(三)宣傳工作不到位

在日常的工作中,政府在推行時,由于宣傳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農民對此較為不理解,或者片面的認為是“政府行為”,認為政府向農民強硬的收取社會基金,這導致一部分農民出現抵觸情緒。

二、解決對策

有廣大農民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解決廣大農民的養老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依賴于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建設新農村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解決養老問題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養老保險制度落實實施的物質保障。建設城鄉一體化,增加農民收入是一個長久工程,需要很長時間的奮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完善,以實現對農民的基本保障。

(一)增加財政支出,發揮政府職能,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農村養老保險的性質與商業保險社會保險,有本質性區別[5],是我國政府為保障農民的一項政策,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保障社會主義國家全體老農民的老年基本生活,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村老年人的關懷。所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三方面力量的有機結合,發揮政府的作用,增加養老保險財政支出,對相關保險制度進行不斷的豐富和完善。積極運用宏觀調控政策手段,解決當前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實現農村養老保險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首先借鑒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相關經驗,在養老保險基金獲取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法。個人繳納的養老金落實到個人賬戶上,堅持實帳運營的養老基金運營模式,根據養老需求和相關收入水平來決定國家的補貼金額。當農民到達一定年齡時,根據其個人賬戶金額,根據當地實際的發展水平,進行計算統一分配養老基金,平衡不同社會收入人群之間的資金需求。

其次,相關部門要加強立法工作,完善當前的社會保險法,明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性質,確定相關的標準和參保適用人群,進一步規范參保者的義務和權利,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對相關管理者加強監督。充分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嗯,制定不同的實施方案。

最后,政府應該加大相關資金扶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的投入。積極探索多種渠道,多方位籌集資金,增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自主造血能力。

(二)加強監管,提高基金運營效率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提高管理層次,強化管理。在中央和省兩級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分擔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相關基金管理制度,防止出現挪用基金等現象。將經營權和所有權分別給予獨立的地位,實現保費征繳、基金發放,基金運營三方分開,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三權分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其安全性是最為重要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放松對相關基金投資的管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選擇穩健的投資方式,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持續健康穩定增長。

(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情況建立多層次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區的農民之間的收入存在較大的差異,相關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使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建立多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實現養老保險對農村的全覆蓋,讓農村每個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三、結束語

當前延慶區面臨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也是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領域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相關部門重視,在政策上扶持,果斷行動,加大資金投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只有解決好廣大農民的養老問題,才能推動我國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慶霞.欠發達地區多層次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研究——以安徽桐城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0):238-240.

[2]梅石存.破解欠發達地區農村養老困境的思路研究——以云南陸良縣為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9,38(02):38-42.

[3]陽旭東.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養老服務的行為邏輯與實踐探索——基于貴州黔東南M村養老院的個案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9,30(01):118-123.

[4]楊舒萌,刁斐.幸福樓:奏響農村養老新樂章——基于余江縣農村以地養老的調查與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6):188-189.

[5]歐陽晨浩,聶梓欣.農村居家養老活動中心建設與發展研究——以江西省n縣h村養老活動中心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3):241-242.

猜你喜歡
城鄉一體化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探析
中國城鄉一體化新興發展模式實證研究
中國城鄉一體化發展路徑選擇
城鄉一體化布局下的農網智能化建設研究
城鄉一體化下農村商貿流通主體的培育
破局:從“城鄉一體化”到“城鄉一元生命體”
統籌城鄉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我國農民工社會政策的演變路徑探析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