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體會

2019-09-10 01:16樂正宏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14期
關鍵詞:遠端根治術套管

樂正宏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方法:選取50例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分為對比組、觀察組各25例,對比組實施傳統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觀察組給予改良三角吻合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觀察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目、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數、VAS疼痛評分等狀況。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121.2±13.9)min、術中出血量(64.3±11.3)ml、術后住院時間(8.3±1.3)d、VAS疼痛評分為(2.7±0.7)分,術后并發癥發生數為1例,總并發癥發生率為4.0%,與對比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淋巴結清掃數目為(16.3±3.3)個,與對比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中運用改良三角吻合術進行治療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狀況,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改良三角吻合,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20-0010-02

惡性腫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層的粘膜上皮細胞,可發生于胃的各個部位,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廣度。由于胃癌在我國極為常見,且危害性大,有關研究認為其發病原因與飲食習慣、胃部疾病等有關,所以了解有關胃癌的基本知識,在早期對胃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故本文就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見下文: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回歸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胃腸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50例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通過胃鏡、病例、上腹部增強CT等檢查確診。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免疫系統病癥、意識障礙、呼吸道感染等患者。依照手術治療方式不同分成兩組:觀察組,25例,男女患者比例為15:10,24-68歲,平均(44.4±2.2)歲,按照TNM分期:I級6例,Ⅱ級10例,Ⅲ級9例;對比組,25例,男女患者比為14:11,25-64歲,平均(42.9±2.9)歲,按照TNM分期:I級5例,Ⅱ級12例,Ⅲ級8例。在基本信息、病情等方面,兩組差異不具統計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性消毒、鋪巾等操作,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操作,取仰臥位,將患者兩腿分開。在患者臍下緣1cm留置觀察孔,套管大小為10mm,并充氣保持腹腔壓力,壓力值為13mmHg(注:1mmHg=0.1333224kpa)。取患者左側腋前線肋緣下lcm,留置大小為12mm套管,作為主刀者主操作孔;取患者左側鎖骨中線平臍上2cm,留置大小為5mm套管,作為主刀者操作輔助孔;于右側腋前線肋緣下1cm,留置大小為5ram套管,作為第一助手操作孔;臍下1cm處留置套管大小為10mm作為觀察孔。術中,主刀醫生站于患者左側,助手站于患者右側,扶鏡手立與患者兩腿之間。

對比組:給予患者傳統性腹腔鏡輔助下遠端胃切除根治術進行治療,于上腹部正中處,取一處長約6cm的切口,做好切口保護,取出手術標本,并置人直徑為28mm的圓形吻合器,行畢Ⅱ式吻合。

觀察組:行改良三角吻合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在淋巴清掃等常規操作后,在距離腫瘤5cm以上之處,采用60mm直線切割器進行夾閉近端胃體并離斷,使用標本袋裝人標本并置于下腹部。在十二指腸斷端頂角處,采用電刀開約1~5cm開口,同理,在殘胃斷端大彎側頂角亦開一個小孔,采用直線切割閉合器放置兩處小孔中,行十二指腸后壁與殘胃后壁側側閉合的操作,并檢查吻合口是否出現活動性出血。最終,采用直線型切割閉合器關閉共同開口,并將十二指腸盲端一并切除。將臍部留置的觀察孔切口擴大至3cm,置入切口保護套,將標本取出。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目、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數;采用視覺疼痛評分表(VAS)對患兒實施疼痛評分,重度疼痛為7~10分,中度疼痛為4~6分,輕度疼痛1~3分,無痛為O分,總分10分。

1.4統計學方法本文數據均采用統計學SPSS22.D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配對樣本t檢驗,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情況相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數據表現均優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而淋巴結清掃數目,與對比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狀況相比較觀察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4.0%,對比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8.0%,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VAS評分表評分數據相比較觀察組VAS評分、術后住院時間,兩組數據均優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胃癌的幾率逐漸增加,55歲以上為胃癌的高發年齡。且男性患胃癌的幾率高于女性。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病情的進展,胃部癥狀漸轉明顯,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和貧血等。后期常有癌腫轉移,出現腹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黑便、腹水及嚴重營養不良等。

改良三角吻合具有操作簡單的特點,明顯的減少了手術過程中操作步驟,減免了腹腔鏡下縫合的需求,促使高效完成吻合操作,且由于閉合共同開口,造成部分十二指腸盲端腸壁血供不良,增加了發生吻合口瘺的發生狀況,因此實施改良三角吻合能夠有效避免十二指腸盲端血運不暢的現象。

綜上所述,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中臨床療效確切,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吻合口瘺的發生,值得進一步推廣。

猜你喜歡
遠端根治術套管
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對早期乳腺癌治療的近期臨床療效觀察
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固定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復位效果、愈合時間、骨折愈合率的影響研究
中耳炎乳突根治術的圍術期有效護理干預模式分析
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37例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經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療效探討
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宮頸癌根治術后預防尿潴留的預見性護理干預效果
中深層套管式地埋管換熱器換熱性能模擬研究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術措施的研究及應用
套管磨損機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